APP下载

脑卒中痉挛性偏瘫采用温针灸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2021-09-17伍笑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温针灸神经功能脑卒中

伍笑敏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86 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温针灸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改善效果,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 %)高于对照组(79.07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显著更低,四肢简化功能量表(Fugl-Meyer)评分显著更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各指标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可起到抑制痉挛、促使肢体功能恢复作用,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促使患者身心状态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温针灸;治疗效果;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5.31+5 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029-02

痉挛性偏瘫属于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主要是指高级中枢丧失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出现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症状。常规康复治疗以协调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为重点,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1]。而中医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治疗中备受重视,其可采取针刺治疗达到刺激神经、加强组织代谢及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并有利于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2]。常规采取电针治疗,电流可进一步强化针刺抑制痉挛作用。温针灸作为结合针刺及艾灸的方法,起到光辐射效应和温热效应,在温和作用下可起到抑制痉挛效果[3]。但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可获得相对更好的治疗效果需深入研究。为此,本次研究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临床确诊为脑卒中伴有痉挛性偏瘫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5~72(49.97±1.93)岁;左侧23例,右侧20例;脑梗死23例,脑出血2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4~72(49.88±1.92)岁;左侧23例,右侧18例;脑梗死23例,脑出血2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经颅脑CT及MRI影像学检查确诊;满足《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相关标准;表现出肌痉挛、肌张力增高及腱反射亢进等病理征,改良痉挛评定(Ashworth)量表分级Ⅰ~Ⅲ级;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脑外伤、肿瘤等神经功能缺损者;中风次数超过2次者;双侧肢体偏瘫者;精神障碍及精神病史者;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运动训练,同时采取电针治疗:取穴为百会、双侧太阳、风池、风府等头颈部穴位;极泉、曲池、内关、手三里、太陵、合谷、后溪等上肢穴位;急脉、阴陵泉、委中、三阴、丰隆、商丘、太冲、解溪、丘墟等下肢穴位。采取提插捻转法,连接电针治疗仪,调节频率为50 Hz,先弱后强电流,以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运动训练,同时采取温针灸治疗:取穴同对照组,针刺后,选择1.5~2.0 cm艾条,点燃后放置针柄位置,注意皮肤铺保护材料,避免烫伤,艾灸30 min,以耐受为度,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依据改良Ashworth量表进行评价:治愈为恢复至0级;显效为降低至少2级,但未恢复至0级;有效为降低至少1级,但未恢复至0级;无效为未降低分级。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神经功能采用NDS量表评价,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功能量表评价,均为分数越高越好;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及社会功能等维度,均为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 %)高于对照组(79.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兩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DS评分明显更低,Fugl-Meyer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F-36各指标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具有病因复杂、突发性及进展迅速的特征,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尽早治疗、尽早康复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条件[5]。虽然脑卒中尽早治疗可挽救生命,但多数患者易出现后遗症,其中痉挛性偏瘫较为多见,可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出现上肢及手指屈曲、下肢僵直等症状,且被动伸直时有抵抗感,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6-8]。临床认为痉挛性偏瘫属于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虽然常规西药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可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效果有限[9]。祖国医学将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纳入“拘挛”范畴,认为病因病机为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等,可采取针刺治疗起到调节气血运行作用,促使阴阳平衡,利于肢体恢复。其中,电针疗法在针刺基础上连接电流,电流经穴位刺激,强化神经反射通路各个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但该种方法存在一定风险,如反射活跃痉挛较高,电流刺激可能加重痉挛造成腕屈以及肘屈[10-11]。而强化针刺治疗效果,避免刺激过度,可选择温针灸治疗方案。针刺后经艾灸发挥辐射及温热作用,促进局部组织代谢,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周围神经兴奋,并进一步降低痉挛侧亢进的肌张力,促进肌肉兴奋,重建反射弧。治疗中选择百会、风池、极泉、曲池、内关、手三里、阴陵泉、委中、三阴等穴位,可有效疏通肝胆经络之气血、平肝熄风潜阳,而且依据现代医学研究可知,针刺上述穴位还可调节中枢γ-氨基丁酸转运蛋白-1的释放,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减轻痉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Fugl-Meyer评分及SF-36各指标评分高,NDS评分低,提示采用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痉挛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恢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利于生活质量改善,治疗价值较高。此研究结果与文献[7]结果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 %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 %;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近。

综上所述,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可进一步减轻神经缺损及痉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芮康乐.温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7):123-125.

[2] 张晨,伍梅梅,刘宗涛.温和灸联合电针疗法在缺血性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3):335-339.

[3] 方颖,李劲,杨畅.靳三针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痉挛程度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3):19-22.

[4] 韩振翔,祁丽丽,褚立希,等.关刺温针法复合易化技术治疗缺血性卒中痉挛性偏瘫运动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10):1190-1193.

[5] 陈勇,周海,金婷婷,等.分期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8,38(10):1027-1034.

[6] 韩振翔,祁丽丽,周一心,等.关刺温针结合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8,16(3):150-155.

[7] 黄宗菊,黄平.温针灸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J].四川中医,2018,36(6):184-186.

[8] 樊留博,江毅卿,王灵芝,等.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3):256-260.

[9] 崔俊涛,张红结.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5):522-523.

[10] 普虹丽.针灸与中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世界复合医学,2020,6(10):129-131.

[1 1 ] 高塬,邱晓玲.针灸对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4):605-606.

猜你喜欢

温针灸神经功能脑卒中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