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市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现状及思考

2021-09-17何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5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活化中山

何贞

摘 要:广东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中山是中共领导下珠江三角洲游击抗日的指挥中心,全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章对中山市红色资源发掘与活化利用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对红色文化资源发掘与活化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中山;红色资源;现状;活化;利用

广东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大革命时期,中山出过杨殷、杨匏安等革命先驱以及一批农民运动领袖;抗日战争时期,威名远播的珠江纵队就是在中山的五桂山成立的,中山是中共领导下珠江三角洲游击抗日的指挥中心。全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前南朗翠亨的孙中山故居(图1)、杨殷故居和五桂山的古氏宗祠(图2)都得到了较好的利用。

1 红色资源发掘与活化利用总体情况

1.1 实施保护利用工程,全民共享保护成果

近年来,中山市加大了对革命史迹的保护修缮力度,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孙中山故居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等都得到了修缮。全市省级以上文保单位100%完好,而且革命史迹多数有人管理,成为对公众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过大量的党建和集体活动,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普通游客接待量更是快速增长,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年观众数200多万人次。近年来,中山市文旅部门积极行动,以岐澳古道、珠江纵队活动历史路径为主线,挖掘出了10余条串联起分布于整个中山红色遗迹景点,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贯穿了中山东西南北各个镇区,沿线的自然景观及村落逐渐被人们发现利用,并逐渐开发保护,形成了红色线路与网红景点的互补。红色线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网红景点促进了消费经济,使红色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让游客品读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保护意识。

1.2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为延续城市文脉保驾护航

中山市对全市革命遗址进行普查,公布《全市革命遗址汇总表》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出版了《广东省革命遗址通览·中山市》,开展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编写《关于进一步加大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保护、活化利用力度的报告》,印发《中山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方案》,为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总体规划,促使相关部门认识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遗址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擦亮中山红色文化资源品牌、提高红色文化服务质量、拓展红色文化经济带动效应奠定基础。多年来,中山市积极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联手,挖掘红色文化历史底蕴,融入中山全域旅游规划,推动红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红色品牌战略,着力构建历史与现实、网红与遗迹的全方位多维度旅游体系,为延续城市文脉奠定基础。

1.3 不忘初心,打造中山红色文化品牌

中山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红色遗产、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深入推进文物古迹保护工程指明了方向,制订了措施,明确了责任,不断加强红色革命遗址(迹)保护利用工作力度,把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成党员群众接受党史教育的红色课堂(图3)。在杨殷故居举办“用生命捍卫信仰—杨殷烈士纪念展览”,修复杨氏私家花园“韵园”,规划建设更大规模的杨殷纪念展示区,以杨殷故居为中心的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来,中山一直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我与抗战》《抗战老战士》《中国共产党中山地方史(第一卷)》《珠江纵队史》《珠江纵队一支队史》等大批图文、图书资料,拍摄了《英雄珠江》《珠江怒潮》《横门保卫战》《谢立全》等一批电视专题片,编写了中小学生乡土抗战历史教材,开发了“解放中山”“传承珠纵精神 建设和美中山”“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學课程,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陆续改建、扩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五桂山古氏宗祠、横门保卫战遗址、罗三妹山、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等红色革命遗迹遗址和旅游景点。经过多年的宣传,绝大部分纪念馆、革命遗址场所成为中山市甚至广东省党政机关等社会团体开展党史教育、廉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宣讲、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阵地。

2 红色文化资源发掘与活化利用的工作思路

2.1 完善规划和保护措施,打造红色旅游示范带

当前,许多革命遗迹“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或者隐藏于乡村中,需要依照文物保护法对革命史迹进行保护和建设,在确保红色革命遗迹要素齐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标牌标识标志,依据历史背景收集制作文字和图像资料,为参观者提供简明扼要的主题介绍。完善公共交通,依靠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力量,发挥革命遗迹的经济、社会、教育效益,使其得到广泛关注。若条件允许,还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适当整治周边环境,尽量融入其周边红色资源,确保整体协调,一体打造出主题教育红色阵地平台和红色旅游示范带、示范区,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精神。

2.2 文旅融合,打造精品线路、开发文创产品

政府机构要统筹协调、整合优化,依照点线面结合的思路,融合当地的特色公园,做好主题开发,比如形成孙中山史迹旅游路线、岐澳古道旅游路线、东江革命旅游路线等,提高美誉度和影响力。中山着力于将城市文化融入旅游目的地,打造精品线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散落在中山各处的革命历史遗迹在旅游路线的串联下,其迷人的历史文化再次“出圈”。通过对文化遗产游径的规划,拓展新消费场景,讲好中山故事。同时加快文创产品开发的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带动文创产业的发展。

2.3 抢抓历史机遇,打造重点工程

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从实施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革命人物纪念展示工程、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工程、革命文物宣传传播工程、国防教育示范展示工程等大型工程入手,加快推进数字发展与文旅融合发展速度,运用全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推动中山红色革命文化走出去。在史料研究、重点片区、重大主题、展陈提升、宣传传播、国防教育等领域全方位构建革命文物活化体系,如杨殷纪念展示区将完善展示和服务功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钱润华宅、日安楼、杨维学烈士故居、杨仰先祖祠、杨启文旧居和杨日韶、杨日暲烈士故居共6处建筑内完善展示与服务功能,拟改造室内面积共1332平方米。同时增设纪念展示区出入口,完善建筑附属庭院的室外配套工程等,拟改造室外用地面积共1430平方米,进一步丰富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红色旅游内容,让游客通过游览杨殷纪念展示区了解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了解翠亨村的“抗日杨家将”事迹,打造好“杨氏三杰”故居内的现场教学点,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高地。

2.4 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传播效果

要在展陈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置、情景再现上加强创新,借鉴国内外著名革命遗址的布展经验,加强艺术与技术的融合,通过实物展陈、情景再现、模拟虚幻、智慧导览等多种形式,结合观众的视觉、触觉,以互动影视、互动游戏、互动影像艺术、人机交互等创新方式,不断提高展览水平和感染力度,让观众享受红色文化大餐,接受精神上的洗礼,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让红色事迹人人知晓,以此凝聚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伟力,吸引更多的人自愿加入红色故事的讲述队伍中,当好红色故事的传播者,宣扬好红色故事,深化对党史、国史的学习。

通过专版网页PC端与移动端,以图、文、物、视频等形式全方位报道,立体式呈现,宣传推广中山文化遗产游径,以智慧赋能提升文化和旅游体验,创新消费内容,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树立旅游标杆,结合新时代要求,全力提升中山市的城市文化底蕴,扮靓中山旅游名片,以提高知名度、知晓率,进而激发受众参观学习欲望,最终达到由外及里地去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成就人,让红色故事和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飞入寻常百姓家。

2.5 抓好队伍建设

要建立引才、儲才机制,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强化社会宣教、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综合协调四种能力建设,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与开发,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福利待遇,建强并配齐红色讲解员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红色讲解员数据库,要涵盖专业的、业余的、年长者、青少年、儿童等社会各阶层年龄的民众,开展相应的培训考核。编写红色故事汇,采集整理官方或散落民间的鲜活红色素材,撰写出有血有肉的红色讲解词向不同阶层进行宣讲,用故事明理,以理共鸣,善用观众话,说观众听得懂的大众话,把故事讲活,把道理讲实,向观众传递具有时代特点和催人奋进的信息。同时可结合宣讲情况,组织参观者现场评分,网上收集反馈意见、建议,适时开展讲解比赛,建立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机制,解决目前文博系统普遍存在的讲解员短缺、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2.6 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展览与社教活动

要多元化、多样化组织群众性社教活动,比如开展常态化展演活动、举办临时性的展览、开展专题讲座等,积极占领思想教育阵地。在纪念馆展览策划中多融入红色教育元素,推动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密切合作,引进或送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展览,形成展览资源共享。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杨殷故居主办“村外木棉花正红—赏木棉花、缅怀烈士”活动,活动涵盖参观、摄影、家风活动、刺绣活动、书享会、诗歌会、革命歌曲传唱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不一样的英雄故事,让广大群众了解为立党、兴党、强党所发生丰厚滋养的英烈故事,推动党史学习,使教育深入民心,使红色基因浸润更多群众的心田。此外,不少革命纪念地都是以前的书院、祠堂,可依托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开展像开笔礼、成人礼、国学讲堂等特色实践活动和讲座,让孩子们能在革命纪念馆中亲身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红色文化资源发掘与活化利用的建议

3.1 提升革命历史文物展示水平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政府管理部门要树立“红色历史故事、表述与时俱进”“见人、见事、见物、见思想、见精神”的理念,以一个个红色经典故事、一件件厚重的革命文物、一桩桩革命历史事件为基础,高格调承办展览,平常姿态迎接观众,着重策划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旗帜鲜明、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符合时代、观众喜欢的红色文物陈列展览,并深化主题,研究精髓,及时补充更新既富有历史意义又彰显时代精神的展陈内容。在场地的设置、展品的陈列、社会教育效果的延伸上下功夫,让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能从不同形式的展览社会教育活动中感受“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红色教育氛围,以不同的形式述说爱国、爱党之情,传递信仰力量,传承好红色革命基因。

3.2 依托大数据库,健全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活化利用体制机制

依托大数据库,健全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活化利用体制机制,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开发文物全景展示平台,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上线相应的网站、App,让革命文化资源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被学习和利用,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从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实际来看,还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其保护利用的综合效应没有体现出来,急需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任、确定权限,应当成立红色文化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结合精品村建设,加强对红色遗迹文物的保存环境的保护、抢险加固、本体修缮、原址复原等工作,实施统一规划,共享整合资源,协调全市各个相关部门积极汇报整体保护开发思路,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征求当地民众意愿,实现整体联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3.3 注重革命遗址空间、氛围的塑造

重要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是举行重大爱国主义教育、群众性纪念活动的场所,场馆的整体建筑风格和环境布置需要统一、庄严和美观。要注意环境营造和艺术表达,加深瞻仰参观人们的内心感受和精神洗礼。不少革命遗址空间有限,参观者仅限于看遗址、听讲解、看展板这种单一形式,往往走马观花。鼓励有条件的场馆应开辟场地布置一定规模的展陈,复原部分场景设施,方便社会团体进行诗歌朗诵、表演、读书会等集体活动,提升教育效果。

3.4 加强学生研学旅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研学效果

在中央和广东省的政策支持下,中小学已经将研学旅行纳入“必修课”,革命研学旅行成为热点。根据红色资源的地位在核心景区附近范围内建设不同级别的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营地,或者与当地乡村振兴结合起来,鼓励民间参与建设民宿、农庄等,解决偏远地区革命旅游的后顾之忧,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对优秀的研学组织团体进行政策或资金上的适当扶持,提升学校、宣传部门、博物馆对研学活动的重视力度,积极组织专家编写优秀的研学读本、定制研学课程等,从专业、严谨的角度为研学活动把关,使“研学”二字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活化中山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中山君有感于礼
历史上的“中山人”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