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链驱动法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化学

2021-09-17杨志宏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深度学习初中化学

杨志宏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最近发展区的理论,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有效地将知识以问题链的驱动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从而把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体现化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承载并落实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深度学习;问题链驱动法;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1)15-100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意义过程,教师要成为这一过程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化学教师将知识以问题链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基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设计问题

不能只关注当天的教学内容,需要对整个初中以及高中的课程内容以及教材中的知识顺序有所了解,有些化学知识受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在课本中是不断延伸的。因此学生对某些概念的认识是分阶段的,呈螺旋式上升。所以对于这些知识的讲解,要呈现一个发展的状态,提炼知识的生长点,并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要理解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注重培养化学学科素养。

二、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只有当教学恰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最有效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下面以“二氧化碳(CO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来具体分析。

学习任务一: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发生装置以及收集方法分别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探究讨论用什么方法制取二氧化碳(CO2),为什么?本任务用两个学习活动来执行。学习活动一:由教师讲解相关因素,从而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学习活动二:能否用制取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CO2),为什么?

学习任务三:小组讨论设计一套完整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O2)的装置,并陈述你的理由。

学习任务四: 归纳总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对以上学习任务设计的反思:首先学习任务一由问题的形式呈现,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的一些已有知识水平,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其次在学习任务二中,学习活动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阶梯形,为任务三的完成搭建了“脚手架”。而且宏观上前二个学习任务是第三个学习任务的“脚手架”,第四个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升华,在学科背景下归纳出此类型的学习方法。

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关注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设计学习任务和开展活动的最根本依据。但我们又知道,“最近发展区”的目的就在于“发展”,也就是学生经过努力后,会向较高一层的智能区域发展。

2.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化学学习任务的设计,既要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同时更要重视在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使学生接触到新知识,此时就会有认知冲突,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使得新矛盾得以解决,也就获取了新知识。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转化为持久稳定的兴趣,诱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笔者下面以“分子与原子”为例来说明此类方法指导下,学习任务以问题链的形式推进。

对于一个未知的,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我们该如何启发学生呢?我们要进行有意义学习,这就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尚未形成而有待形成的知识,在这个区间内我们提出一些有启发引导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与认知,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1)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而水却变甜了;(2)经过酒店时闻到酒香,经过花圃时闻到花香;(3)衣柜里充满了卫生球味,但卫生球却变小了。我们从而提出学习任务:为什么一些物质消失了或经过我们身边的物质没有看见?

在经验1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一下学生:你还能看到水中的糖块吗?你相信水中有糖吗?学生由此产生兴趣,此问题的设置源于已有知识和经验,但又高于其,于是就激发了学生的挑战心理,就会推论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然后再由教师加以小结: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粒构成,我们把这种微粒叫作分子。

同样,在经验2、3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闻到的酒香,花香是什么,为什么走远了都能闻到?学生推论:是微粒——分子,它们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证明推论,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然后再由教师小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已有的思维发展水平出发,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从而把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从学生的角度说,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呈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趋势。学生在这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困难、战胜挑战,并在这一过程中心理上不断得到满足,这是构成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的基本因素,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准确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把学习任务细化,以有效问题链为载体很好地驱动学习任务,來完成教学内容,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深度学习习惯,形成化学学科必备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九中学,山东 威海264200)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深度学习初中化学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