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阅读背景下的作文语言运用教学探析

2021-09-17林小英

关键词:教学策略

林小英

摘要 :伴随着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作文语言教学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如今大部分语文教師在展开写作教学中,其教学思想依然存在误区,忽视阅读教学,单纯展开写作语言引导,导致学生的作文语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体的作文语言比较单调与枯燥,不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站在精细化阅读的背景下深入展开作文语言运用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精细化阅读;作文语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73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跟上时代的发展,关注学生作文语言教学,从精细化阅读教学入手,在写作教学中,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法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语言现象,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高效掌握精细化语言知识,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语言中,提升作文语言表达的语文味。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思考与探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实践:

一、经典片段精细语言解读,学会仿写感悟语言魅力

作文语言的创新绝大部分来源于仿写,没有人天生会写出优美的动人心弦的句子,个人语文写作语言能力的提升总是需要经过从模仿到创作的环节,因此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作文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从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片段入手,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在模仿中领悟写作语言的精髓,品味其独到之处,并进行深入鉴赏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语言的质量,促进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语文味的情境,讲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这样一位铮铮铁骨的作家,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表现了我们的民族英雄气概。而就是他写出了《荷塘月色》这样精美的散文。之后走进《荷塘月色》的经典片段,借助PPT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经典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让学生思考:为何作者会选用裙来比喻叶子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将出水很高的叶子比喻成为“亭亭的舞女的裙”,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丽,而且化静为动,为荷叶赋予了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妖媚、绰约丰姿。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模仿句子进行写作,同样采取比喻的手法,选择自己熟悉的景色进行描写。交流后学生选出了他们认为写得比较成功的句子,诸如“荷花挺立水中,如美丽的少女的脸”等。

接着为学生呈现“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同刚出浴的美人。”“叶子底下则是脉脉的流水,更见风致了。”师生共同探讨确定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确定“袅娜、羞涩、脉脉”这几个词极具表现力,不仅将荷花在月下的形态写了出来,而且将花和叶拟人化以及生命化了,可以进一步想象到它们仪态万千的娇羞风姿。有了这样的语言感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对照仿写,学生写出了像 “茫茫的天地之间,密集地飞舞着些雪花,有优雅地下落着的,有快乐地转着圈的,正如一片片的鹅毛,又如春天里的梨花,又如穿白衣的少女。”的句子, 在仿写中学会巧妙运用拟人手法,这样就将知识转化为写作的能力了。

最后为学生展现散文中的经典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作者明明在写荷花的香味,为何会突然间写到了歌声了呢?带领学生对句子进行赏析,解读通感修辞手法,将嗅觉所感受到的持续不断的香味转化为听觉——歌声,将香味生动形象展现了出来,之后引领学生进行深入仿写,在仿写中强化学生对通感修辞手法的认识与掌握。学生仿写出了“细雨洒下,带来丝丝凉意,犹如夏日晴空下高远的笛声一样”的句子,使学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巧妙借助精巧文本资源,学会改写训练语言表达

改写实质上是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精细化加工,相对仿写而言其更加具有创造性,同时也具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改写,其比较简单的改写方式是转变文本体裁,人称变化以及叙述顺序等,而更上一个层次的改写则是转换叙述的视角,并善于从阅读文本视角入手,鼓励学生进行改写,在改写中可以检验学生的精细化阅读程度,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引领学生在深度改写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

例如,在《祝福》教学中,整体文本内容采取的是倒叙的方式,首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教师可以让学生改为顺叙方式,从祥林嫂刚刚到鲁镇的时候,直到祥林嫂死亡,让学生在更改叙述顺序中体会到倒叙手法的精妙之处,在故事的结局中强烈预感到祥林嫂的去世以及她必然会面临悲惨的经历,并在写作中深刻认识到倒叙手法的作用: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另外《祝福》文章整体是站在“我”的视角上展开叙述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与旁观者,是一位从远处归来,富有同情心与正义感,但是面对黑暗的社会无能为力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转变叙述视角,站在祥林嫂的视角上叙述自己的命运:我的名字叫做祥林嫂,很早的时候我就来到了第一位婆婆家当童养媳,婆婆总是让我干活,虽然干活很累,但我还有小丈夫可以依靠,日子还算没有那么苦,我以为最差也不过如此了,结果生活又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我的小丈夫在春天去世了,婆婆对我变本加厉……我的儿子也没有了,生活给我带来了如此多的不幸,难道是因为我是不幸的女人吗?为何别人家都开心地过着春节,而我却只能沦落街头呢? 通过这样的改写练习,带领学生深入体会祥林嫂形象,体悟倒叙的妙处,并在叙述文本中注入全新思想。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围绕《祝福》文本展开详细改编,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祥林嫂的命运的不公平争取公平的机遇,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在具体精细化阅读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内容,学生别开生面写了一篇《祥林嫂打官司》,在公堂上祥林嫂诉说自己的不幸,痛斥封建礼教对自己的种种迫害,发出了为自己的命运抗争的最强音。通过解读提升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改写文本穿插自己的思想与理解,深化阅读主体的个性化思考,强化个性化表达,在语文语境中提升学生的作文语言,扩展学生的语文写作思路。

三、寻找阅读文本留白之处,学会续写扩展语言层次

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讲述内容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留白处,此处留白给人留下这样的一种印象,此处无声胜有声,为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善于运用语文留白处,带领学生共同品读文本内容,在品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续写,续写中强化学生写作语言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方位提升。

例如在《雷雨》教学中,《雷雨》属于戏剧范畴,就潜台词而言,其本身属于留白范畴,相对台词来说,潜台词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加呈现出人物性格复杂性,正是因为没有完整地说出来,因此会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并从一定视角上丰富人物的形象。教师为学生呈现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一段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上述对话中的留白处,周朴园“你来干什么?”从这句话中可以分析周朴园的心理,你来这干什么,是为了认儿子,还是为了钱,想当年,你肯定是为了我家的钱,三十年来你没有找上来,如今你来了,无非还是为了钱。周朴园又问:是谁指使你来的,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你有同伙,另外一层你肯定是为了钱而来,而且让你一个人来,你肯定会缺乏勇气。从简短的一句话中分析出周朴园的心理活动,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补充,在台词的旁边增添人物的心理活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你来这儿肯定又是为了钱。)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我才不会和你一样卑鄙无耻)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你是不是还有其他同伙,谅你一个人也不敢来)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受到了不公平地对待,你必定躲不过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我就知道只要你还活着,肯定会找我的)

学生在扩展与分析中强化对雷雨人物性格以及情感纠葛的理解,体会人物复杂的性格,在解读中升华学生的写作语言。

四、解读阅读文本作者情感,学会注入情感于文字中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知文本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强化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善于引领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语文写作中,让自己的作文充满灵动的力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领学生深入感知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深度品读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中去的,激发学生对自我情感的表达,全方位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结尾内容,为何别里科夫去世之后,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别里科夫代表的是旧势力,恢复旧样子是在告诉人们,现实与愿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个别里科夫去世了,在现实中生活中还有很多别里科夫,因此会恢复原有的样子。之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不公平事件,进行详细描述,在具体描述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将情感融入笔端写成了“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工地打工,每天匆匆忙忙的就出门了,到很晚的时候才能回来,这世界上仿佛没有什么可以更改他的上班日程,每天戴着一个安全帽,穿着雨鞋,骑着小电动车走了,一天当中我见到爸爸的时间屈指可数……后来我上学需要钱,爸爸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给了我,我哭了,我理解了爸爸的早出晚归。”虽然文字质朴,但却极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就是吸收,而写作就是表达,一个是进,一个是出,由内而外,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应鼓励学生精细化阅读,在精细阅读中深入感知语言文字,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具体语言文字分析中强化学生的作文语言认知,同时展开对文本写作技巧的深入探索,在探索中提升语言品位,锻炼学生写作综合能力,从而实现真正写作。

参考文献:

[1] 秦建军.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3):38-40.

[2]张悦.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谈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1(1):44-45.

[3]苏艳.精整深读开文思 勤写细改成佳作——读写结合在高三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之我思[J].课外语文,2020(1):93-94.

[4]蒋健.分析迁移化用——高中语文写作课“读写结合”指导策略探索[J].高考,2018(20):111.

【本文为德化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三味”作文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HJK1352-0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一中学,福建 德化 362500)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