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应用研究

2021-09-17邹敏林王程辉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听说教学产出导向法高中英语

邹敏林 王程辉

【摘要】“产出导向法”以“产出”为核心,强调语言“输出”。文章主要分析高中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产出导向法”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场景驱动、目标导向,课中问题导向、支架渐进,课后产出评价、推先示范,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培养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作者简介】邹敏林(1998.05-),女,湖南娄底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王程辉(1971.08-),男,河南洛阳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XYJ2019GB05);湖南省2020年社科基金外语联合项目(项目编号:19WLH14)。

一、引言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教学流程循环组成。文秋芳指出“產出导向法”的“输出驱动”环节需设置驱动场景,实现“真实、有交际价值”的任务,促进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加深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本文着重论述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以驱动——促成——评价为循环链,最后通过案例说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体现,最大限度地发挥POA在高中英语听说课堂中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背景

POA在Krashen的输入假设、Swain的输出假设和Long的互动假设基础上发展而成。Krashen的输入假设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提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强调语言输入是有意义的,提高获得语言能力且获取一定的信息。

Swain的“输出假设”指在教学中光有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因为仅有语言输入表现出来的是学生说和写能力的局限性,语言输入更多能够促进学生阅读和听力能力的提升,但是输出能力无法得到培养,从而在语言输出过程中能够注意到语言形式,并且强调利用相应情节、场景驱动输出,这样学生能够根据情境进行合理、真实交际,提高学生交际与学习效率。

2008年文秋芳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经过修正,提出最初模型“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2015年文秋芳首次详细阐释了POA的完整理论体系,提出“驱动”“促成”“评价”的三大教学环节,形成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为主的循环链条,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等三大教学阶段。

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探究其在高中英语听说课堂中的应用,以译林版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第一册 Unit 2 “Let's talk teens”中Integrated skills部分为案例,设计完整、具有真实场景的产出任务,增强学生促成活动的驱动力,提高学生语用于语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为培养高端外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英语听说课程已由原来单一的听力课与口语课整合而成,并在以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展开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新奇体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从长远来看,明显缺乏后劲,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产出能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学目标导向模糊,重点不够突出。部分教师通常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过于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学生语言技能的灵活运用、思维品质培养、情感熏陶,从而容易导致学用分离,即学生所学英语知识无法应用于真实交际场合,学习知识仅仅停留于知识表面,无真正去应用它。

2. 教学活动方式单一,技能训练不足。大部分教学活动方式以先输入、后输出为主,使得学生积累不少“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学生知道这是什么,知道它是如何,但是不知道如何运用、应用。以前听力课与口语课把听说分离开,使得学生综合技能无法得到培养;而学生“程序性知识”也较少得到训练,部分学生在课堂结束后仍然不知如何使用课堂中所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难以提升。

3. 教学评价形式单一,评价指标缺乏。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形式单一,评价指标不具体,学生无法得到具体精确的反馈信息,无法从本质上得以提升,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部分教师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上需讨论的主题直接交给学生,不给予学生思考路径,只是要求学生多练习,多参与课堂讨论,但最终讨论结果往往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生在完成任务后,部分教师没有起到“脚手架”作用,学生学习效果明显降低。

四、“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听说课程的应用

POA在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必要性。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第三,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塑造英语高水平人才。因此,POA在高中英语教学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下文将探讨“产出导向法”理论如何应用于高中英语听说课堂中。

1. 课前——场景驱动,目标导向。场景驱动环节与传统外语教学中的“热身”(warming up)或“导入”(leading in)不同。“热身”或“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自身已有知识,利用图像或者视频等教学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下文知识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而“场景驱动”环节是设法使学生完成任务而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与意愿。

在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第一册Unit 2 “Let's talk teens”中integrated skills部分,Part A呈现出三篇短文章,它们是讲述一些青少年向《青年时代》广播节目的主持人Cynthia求助,谈论他们与他们父母之间的问题,渴求得到主持人的一些有效建议。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这三位青少年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课前呈现出三位青少年的问题,并设置相应场景,驱使学生思考。“产出导向法”中的场景驱动有助于学生换位思考,促进知识输出,同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增强语言学习内驱力。

2. 课中——问题导向,支架渐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听力环节,让学生听出Cynthia的回复,同时帮助验证学生之前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想出的解决方式相似。通过听的环节,能够扩充学生知识输入,加快知识建构,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记住关键点。

通过听力环节,为学生下一环节的“说”提供指导与素材。听力播放两次,第一次播放听力帮助学生了解Cynthia针对Rebecca问题而提出的建议。听力播放第二次,帮助学生了解到建议的具体细节。“输入促成”帮助学生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为下一步产出服务。紧接着进入到“说”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两两配对,在Simon/Laura和Cynthia之间进行角色扮演,进行交谈,试图去询问并且给出建议。

教师使用相关询问建议与给予建议表达方式,激励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加快“输出”,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建构,有效的“促成活动”丰富输入模式、拓宽过程性产出渠道。“产出导入法”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统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等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3. 课后——产出评价,推优示范。“产出导向法”始于“产出”,止于“产出”,重视对学生产出结果的有效評价。教学评价按照时间可以分为即时评价、延时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合作评价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有自评、互评、机评等方式。听说课堂既培养学生“输入”“输出”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开发学生优质思维潜能,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端英语人才。推优示范原则,有利于学生加强修正语言表达方式,提升语言交流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起到示范作用,提升自我荣誉感与自信心。

五、结语

“产出导向法”始终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的教学链条贯穿于听说课堂,并以“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为教育理念,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能力和水平。“产出导向法”理论视角下,研究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启示:第一,立足文本研读,又不能局限于文本自身,要学会在文本思想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搭建探究与推理的桥梁;第二,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确实是一次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真正有意义、有内涵、有思想的高中英语听说课,是一次在场景驱动下培养思维品质的成功探索。

参考文献:

[1]毕争.POA教学材料使用的辩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9(3):397-406.

[2]邱琳.POA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3): 386-396.

[3]邱琳.POA促成环节的辩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9(3):407-418.

[4]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97-406.

[5]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的辩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9(3): 419-430.

[6]王晓媛,宋岳礼.TSCA评价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7):80-83.

[7]文秋芳.构建POA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640.

[8]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POA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 2016(5):37-43.

[9]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3):348-358.

[10]朱苑苑.POA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效果的实证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6):112-118.

[11]张伶俐.“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外语,2017 (3):369-376,438.

猜你喜欢

听说教学产出导向法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浅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输出驱动假设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