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1-09-17崔梦婷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优化策略初中英语

【摘要】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尝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下,从优化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及合理设计并充分利用学习单四个方面,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崔梦婷,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新的形势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这一总的教育目标,我国提出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为指导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其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落实英语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能够立足课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形式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英语教师片面追求分数,课堂教学仍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课堂上教师对语言点进行讲解,学生记笔记,缺乏真实语言情境的创设,师生互动较少,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十分有限,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导致学习动机日益降低。此外,这种统一化单调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接受程度的不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不少学生可能并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课堂内容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越来越吃力,逐渐成为学困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日益加大,两极分化严重。加之,学生对词汇、课文、语法等知识点的掌握主要依靠抄写默写和死记硬背,这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一些不喜欢或者不擅长机械记忆的学生放弃英语,彻底沦为英语学习的“老大难”。

其次,教学过程重知识轻技能,忽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常以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点为主线,教师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全面、透彻,但是很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只会被动地接受,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美国学者布卢姆提出人的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级。其中,记忆、理解、应用也被统称为“低级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则被称为高级思维。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只是简单的解读和硬性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学生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识记和机械练习,缺少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分析和评价,这样只发展了低阶思维,无法实现高阶思维品质的发展。

再次,教学评价具有片面性。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和高分数,教师一般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考试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缺乏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因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二、运用学习共同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为解决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尝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下,提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1.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班级教育活动中,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合作小组为载体,以真实任务为核心, 以成员之间持续、深层的合作和互动为途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组织。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英语课堂,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交织,彼此倾听和沟通,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互动和交流,保证英语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避免学生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

2.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1)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男女混编,同时要考虑到组员之间兴趣、成绩、性格、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将班级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另外,可以组织学生为自己的小组确定组名,并制订小组口号,这样有利于增加小组内的凝聚力,增进小组成员间的和谐性。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一位成员都有事可做,承担对应的学习任务,从而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空有其表。其次,为学生创造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可以在教室内布置一些绿植花草或者根据课堂主题的不同,放置以下相关物品,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以放松愉悦的心态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布局,小組内U字型排列,小组成员对面而坐,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组员间的互相倾听、交流和沟通,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在学习牛津译林版英语“7A Unit8 Clothes Reading The fashion show”这一课时,笔者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将班级学生按照A、B、C、D四个层次,之后在考虑性别、兴趣、个性等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分别有一名A、B、C、D层次的学生,以期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此外,为了便于学生间的交流,笔者将每一组学生的四张桌子拼在一起,组内面向讲台,U型而坐,这样既不会影响学生看到老师和讲台,又便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鉴于Reading部分的主题是The fashion show,所以笔者在课前一天告知学生,第二天的课上要举办一次时装表演,每一位学生都是模特,要求学生在第二天英语课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服装并提前拍一张照片,提前准备了主持人话筒、走秀音乐和走秀PPT背景图,这种氛围的营造,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本课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开展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根据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英语学习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并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而且,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工具性,课标中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你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主题的不同,在创设相符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开展真实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英语,沉浸在英语语言当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习活动不仅要真实,还必须要有效,能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掌握课堂语言知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投入度和参与度直接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效果。学习的发生是在学生自主思考和同伴对话中达成的,陈静静教授就特别强调倾听的作用,她指出,只有用心倾听他人,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因此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参与学习活动当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能做到认真倾听同伴们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过程,打破自身的“思维天花板”,引发自身新的思考,不断从同伴那里获得不同的知识与观点,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

在“The fashion show”课时的学习中,按照4人一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时装表演并解说,这种时装表演活动不仅切合本课主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英语,并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使用英语、开口说英语的动机,切实提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开始讨论之前,教师要求中间的几个小组移到两边,空出教室中间位置作为时装秀的舞台。小组合作首先讨论选出主持人,并讨论确定主持词。然后,每一位成员分别介绍自己的服装搭配,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并给予完善其服装解说词的意见。接着,组内进行模拟表演,主持人开场,并且介绍自己的服装搭配,然后使用句型“...is coming.”或者“Here comes....”请出下一位组员,然后由组员介绍自己的服装搭配。最后,主持人说结束语完成时装秀。最后,选择小组上台表演,此时教师播放音乐和PPT背景,给出话筒,营造走秀氛围。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要给出评论和建议,教师给出补充意见。课后,将学生课前拍好的照片以及自己写的服装搭配解说贴在教室后墙上,让学生用星星贴纸进行投票,选出最喜欢的服装搭配,规定投票时要公正,不仅要看服装,还要看解说词写得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等。这一课后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部分,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课堂,要求教师要以问题为驱动,为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任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绝对不是灵光乍现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课前进行精心备课,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关键,确定课堂的核心目标和重难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定课堂需解决的问题并据此设计学习任务。另外,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要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吸引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思考和与他人协作,最终突破认知困境和盲点,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

在“The fashion show”的学习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What is real beauty?”这种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本课所了解的外表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一个人的内心之美,以及外表美和内心美之间的关系,帮助树立正确的爱美之心。

(4)合理设计并充分利用学习单。为了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教师需要设计高品质的学习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学习单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体现学习的过程。其次,学习单的设计务必要精简,重在突出课堂的核心和关键目标,因此学习单上的问题不能设计太多,不能只是各种细碎问题的简单罗列,而应具有意义和价值,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再次,学习单上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具有相应的學习方法和策略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脚手架,比如告知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协作,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等等,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学习单的使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见,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检验并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结果,理解学生的学习困境,进而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在“The fashion show”这一课时中,学习单的设计也力求精简,抓住核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时装表演”活动,包括小组合作指导建议、useful expressions和解说词书写卡片;第二部分是“Discussion what is real beauty?”在这一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词汇,对小组进行具体分工,要求小组讨论后并组织成文。

总之,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可能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和谐舒适的教学氛围,安全自由的对话环境,富有挑战和有价值的学习任务,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霜.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 2019.

[3]王锋.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开展合作导学设计及实施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41-45.

[4]郑家福,江超.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54-56.

[5]冯洁.基于学习共同体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J].华夏教师, 2018(30):24-25.

[6]陈静静.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优化策略初中英语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