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唱读”到“美读”的理性追索

2021-09-16邝卫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邝卫华

摘  要:学生从课堂上的“唱读”到饱含感情的“美读”,需要教师更多的讲解、引导,对学生掌握诗词、陶冶性情,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新城小学对学生有序开展“美读”训练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探索,文章基于学校的实践探索,对“美读”开展的困境和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唱读;美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朗读是常用教学手段之一,但是学生的朗读往往是“唱读腔调”。所谓“唱读”,是指平直腔调、固定停顿、情感无表达的一种朗读方式。改变学生的“唱读”,转为有质感的“美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他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文章中的“美读”是指以美丽动人的声音、高超的朗读技巧、丰富的表情、饱满的情感,将作品美学与声音美学结合起来。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地纠正学生“唱读”的现状,帮助他们掌握朗读技巧,实现高品质的“美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

一、突破“唱读”的困境

1. 克服声音的扁白,立足发声方法,塑造音色美

“唱读”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不懂发声方法。教师应该从生理学的角度教会学生发声,指导学生运用技巧,赋予声音强大的生命力。不同内容的声音造型是不同的。例如,在朗诵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这首诗时,真挚深切、豪迈自信的情感构成朗诵的主旋律,学生的吐字应该饱满坚实,气息沉稳有力,声调响亮高亢。而朗诵教材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歌时,则要表达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声音热烈明朗,柔中带刚,咬字轻巧又不失一定力度,以自如的中声区为主。

2. 消除冗长的拖音,凸显停连,塑造层次美

“唱读”的表现之一是停顿和连接不当。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的方法,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而非任意。例如,在朗诵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文时:桑娜 / 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 / 忐忑不安地 /想:“他 / 会 / 说 / 什么呢?这是 / 闹着玩的 / 吗?自己的 / 五个孩子 / 已经/够他受的了……是 / 他 / 来啦?……不,还 / 没来!……为什么 / 把他们 / 抱过来啊?……他 / 会 / 揍我的!那也 / 活该,我 / 自作自受……嗯,揍我 / 一顿 /也 好!”基于生理上的停连是每一个节奏之间要停顿,同一个节奏之间要连得紧一些。“是 / 他 / 来啦?”“他 / 会 / 揍我的!”表示内心的惊恐不安。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要连得急促一些,“不,还 / 没来!”“那也 /活该,我 / 自作自受”“嗯,揍我 / 一顿 / 也好!”表示自我安慰,要停长一些。

3. 打破单一的语气,突出变化,展现情感美

学生“唱读”的另一个特征是语气没有变化。例如,气沉声缓表达悲的感情;气满声高表达喜的感情。一些特殊句子,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朗读时更需要有不同的体现。

4. 破除扁平的节奏,轻重缓急,呈现韵律美

“唱读”的一个弊端就是读起来缺乏韵律感。我们应该通过语调的抑扬、语速的急缓读出行云流水般的节奏韵律。例如,在朗读教材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这首诗时,要通过短促的音节、紧凑的节奏,通过“葡萄”“欲饮”的下抑,“几——人——回?”的上扬和拉长,用声音把听者带入古诗描述的豪迈、不怕牺牲的痛饮中。在总体爱国的基调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适当变化语气、语调和语速,做到张弛有度,读出战士战前痛饮、无所畏惧的豪迈和从容。

5. 突破语调的统一,高低升降,增强立体美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高低升降、轻重缓急来读,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语气。例如,在朗读教材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舒缓平直,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急升高亢,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高低相间,展现语调丰富的变化,让人有如临其境的立体感。

二、追索“美读”的方法

1. 灌入重音,凸显力度美

缺乏重音,是粤方言区学生“唱读”的重要归因。学生说话时,往往把主要意思加重语气来表达,以引起听者的注意力。重读的部分就是一句话的中心和主体。重音的处理关键在选择好重音词,但是重音切记过多,否则收不到该有的效果。

2. 注入想象,增添画面美

在指导学生朗读诗词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再现情境。例如,在朗读教材二年级下册《村居》这首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古诗中“草”“杨柳”“纸鸢”等丰富意象想象出一幅幅美好的图景,从这首诗前两句语调的柔转向“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惊和喜,从而使朗读充满画面感。

3. 引入音画,营造意境美

在朗诵中体现意境美,主要表现在意外有景、景外有境、境外有情、情外有意。教师可以通过配乐、灯光、舞美的设计,使学生的朗读表演更加立体 ,增强欣赏性,实现声、形、意的交融和音、诗、画的结合,营造出诗的意境美。

4. 加入情态,创造仪态美

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坐、立、走等基本仪态和举手投足间体现美感。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对学生进行站姿、坐姿、微笑、眼神、表情、手势等进行专门的训练,尽可能地在朗读时通过情态动作来辅助,更好地表达古诗中抒发的情感。

总之,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美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讓学生通过语言的激扬,传达个性的张扬、表达生命的飞扬。“美读”只是育人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该欣喜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不断深化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乔明瑞. 审美情感与文艺创作[J].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2]朱光潜. 朱光潜美学文集[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朱光潜. 诗论[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张颂. 朗读学[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5]孙绍振. 文学性讲演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