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对其的预测价值*

2021-09-16王伟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

王伟英,任 娜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全科,河北石家庄 050031

高血压可导致患者全身小静脉发生痉挛,使血管内血流灌注量减少,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风险[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不仅会增加患者病死风险,还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在早期准确评估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并进行干预尤为关键。微小RNA(miRNA)对特异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2]。miRNA可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过程[3],与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是多种心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4]。miR-297a、miR-143是两种常见的miRNA,是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分子。许多miRNA有利于机体创伤的愈合及血管生成[5-6]。笔者推测miR-297a、miR-143表达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而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了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旨在将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用于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早期风险评估,从而指导早期临床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最终纳入了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9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55~67岁,平均(61.32±2.01)岁;高血压病程3~10年,平均(6.03±1.11)年。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均为原发性高血压;(3)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清楚。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障碍影响检查配合度;(2)合并病理性认知功能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4)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相关疾病或病变。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评估及分组 参照文献[8],依据治疗期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将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患者纳入发生组,剩余患者纳入未发生组。

1.2.2基线资料收集 使用本院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为0.86,重测效度为0.88,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史(吸烟指数≥400为有吸烟史,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酗酒史(1次喝5瓶或5瓶以上啤酒或血液中的乙醇浓度≥0.08 g/dL为有酗酒史)、合并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

1.2.3实验室指标检测 (1)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磷脂(PLIP):在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当天早晨抽取外周肘静脉血5 mL,使用TD5A型自动脱盖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2)纤维蛋白原(FIB):于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当天早晨抽取外周肘静脉血4 mL置于含有枸橼酸钠的试管中,使用自动脱盖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企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F-8000型]检测。(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于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当天早晨抽取外周肘静脉血5 mL,使用自动脱盖离心机,以5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由合肥莱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miR-297a、miR-143:于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当天早晨抽取外周肘静脉血10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赛默飞世尔公司TRIzol Plus RNA纯化试剂盒提取RNA;使用ABI公司TaqMan检测试剂盒对miR-297a、miR-143进行反转录和扩增;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进行检测,在待检样品中额外加入5 nmol/L的cel-miR-39作为内参,采用2-ΔΔCt方法分别计算miR-297a、miR-143的相对表达量[9]。

2 结 果

2.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情况 69例高血压患者中,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有18例(纳入发生组),发生率为26.09%(18/69),未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有51例(纳入未发生组)。

2.2两组间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史、合并糖尿病的情况、酗酒史、TC、TG、HDL-C、LDL-C、UA、FIB、Lp-a、ApoA、ApoB、ApoE、PLI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血清FGF23、MMP-14水平高于未发生组,miR-297a、miR-143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比较

续表1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比较

2.3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97水平与miR-14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97a水平与miR-143水平呈正相关(r=0.548,P<0.05),见图1。

图1 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97a水平与miR-143水平相关性的散点图

2.4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将高血压患者血清FGF23、MMP-14、miR-297a、miR-143水平分别作为自变量,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GF23、MMP-14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miR-297a、miR-143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2.5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用于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效能分析 绘制ROC曲线,见图2,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AUC均大于0.80,预测价值较理想,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依据ROC曲线,血清miR-297a、miR-143的cut-off值分别为0.585、1.045,并计算得到特异度、灵敏度,见表3。

图2 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ROC曲线

表3 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效能

3 讨 论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也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后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0-11]。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拟定合理干预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有研究报道,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风险约为25%[12]。本研究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6.09%(18/69),与上述研究结果相近。可见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较高。高血压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研究指出,细胞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而FGF23、MMP-14分别是常见的细胞生长因子和MMPs[13-14]。FGF23主要是由成骨细胞产生,能够有效调节维生素D及钙磷代谢,FGF23释放入血后可激活蛋白激酶,进而参与多种脏器功能调节[15]。MMP-14是MMPs家族中常见的蛋白酶,MMPs家族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重构中起重要作用,与多种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有关[16]。FGF23、MMP-14可能受基础合并症、糖脂代谢紊乱等其他因素影响,致使水平异常升高,故单独依靠这两项指标的水平来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风险有较大的局限性。

miR-297a、miR-143作为miRNA主要存在于外泌体中,被机体组织细胞摄取后产生调节能力,且具有特异性[17]。外泌体已被证实是一种新的细胞通讯介质,具有传递miRNA的作用,可介导miRNA的转导及免疫调节[18]。当机体心肌细胞缺氧、缺血时不利于外泌体的产生,进而释放大量肿瘤坏死因子-α,进一步加重炎性反应,加速心肌细胞凋亡,不利于预后[19-20]。本研究中,发生组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初步表明血清miR-297a、miR-143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相关。某些血清miRNA已被发现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呈低水平状态,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潜在生物标记物[21]。正常情况下,某些miRNA对组织、细胞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组织、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时,miRNA的表达受到抑制,不仅进一步加重机体受损程度,且可与Beclin-Ⅰ结合,产生大量血管紧张素Ⅱ,引发心肌肥厚,加速右心衰竭的发生、发展[22-23]。为了更进一步明确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297a、miR-143均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AUC>0.80,预测价值较理想。血清miR-297a、miR-143低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预测指标。此外,本研究还对miR-297a、miR-143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97a水平与miR-143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97a水平与miR-143水平可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调节,但二者的具体关系、相互影响的机制,以及参与疾病病理过程的机制仍未明确,需在未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与血清miR-297a、miR-143低水平有关,临床可考虑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97a、miR-143水平来预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志谢: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磊老师在统计学分析中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全国高血压日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