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联合多种教学法在小儿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6李嫣田健美孔小行周玉林成芳芳
李嫣,田健美,孔小行,周玉林,成芳芳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江苏 苏州 215003)
0 引言
小儿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儿童中的发生、发展、转归与诊断、治疗、预防等的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儿科亚专科。开展与传染病的斗争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主要内容,例如自2019年12月以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随着疫情发展和病原学检测的开展,儿童感染病例也逐渐增多,小儿传染病的防治仍是当今全球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其专业性极强,知识点繁琐、抽象,不仅涉及儿科疾病的基本知识,还涉及病理、生理、免疫、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互,因此在小儿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中普遍反映该专科临床知识较难掌握、易混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多媒体教学等较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小儿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学模式仍沿用传统的以讲座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LBL虽然可以系统性的完成教学目标,但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1]。与之相比,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 Learning,PBL)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在本研究中,作者将PBL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Learning,CBL)和以图像或视频资料为基础的教学方法(Diagram-Based Learning,DBL)三种教学法有机结合,探讨其教学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的60名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0,采用PBL联合CBL和DBL教学法)和对照组(n=30,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实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为21~23岁,平均(22.10±0.40)岁,平时考试成绩(89.12±4.14)分;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为21~23岁,平均(22.20±0.55)岁,平时考试成绩(89.07±4.3)分。两组间的性别、平均年龄、平时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师相同,教材均为《小儿传染病学》(第4版),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LBL传统教学,即教师根据学习大纲的要求,采用PPT等多媒体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每次2学时。实验组学生接受PBL联合CBL和DBL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利用临床中的典型案例设置成具体的教学案例,把学生分为三小组,每组10人,发放资料及问题后,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让学生自行查阅书籍、资料等。开始学习时,结合图片、视频资料等基础教学法,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辅助学生理解、记忆[3]。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设置一位leader,一位writter,全程以学生为中心,自行讨论案例及查阅资料,得出问题答案,教师作为tutor只起引导作用。最后由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总结,包括重要知识点的学习、病例问题的结论以及点评学生的表现等,每次2学时。
1.3 效果评估
两组学生考核方式相同,其考核内容包括小儿传染病学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基本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考核,每项考核分值均为100分。另一方面,以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意见。教学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包括: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这四个方面,调查问卷按程度分为“满意”或者“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操作、综合能力考核四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学生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这四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100%、96.67%、96.67%、93.33%,均高于对照组的上述四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满意度80%、66.67%、70%、76.6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传染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临床学科,随着微生物疾病谱的变化、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疫苗范围的普及,典型病例逐渐减少[4],且隔离环境要求相对较高,致使许多传染病在临床上难以见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在学习小儿传染病学时,认为本门课程今后应用范围不广,故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5]。而传统教学手段偏重理论知识灌输,教师主动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主动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习[6]。
目前,PBL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其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7]。但是,也有研究指出,PBL教学方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比如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较高、师资培训耗时过长等,这些也成为制约PBL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重要因素[8]。因此,很多学者也开始尝试以PBL为基础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而CBL是在临床教学中以真实病例为基础,为学生营造出临床患者就诊时的情景,锻炼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临床病例分析、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儿传染病教学中,有许多需要辅助以图像、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即DBL教学法。比如皮疹的类型容易混淆,及一些临床上不常见到的传染病,比如禽流感、登革热等,学生比较陌生。据观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学生,特别是加入视频资料教学的学生,课堂参与度更高,对课堂知识掌握更好[5]。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PBL联合CBL和DBL教学法的学生成绩分数更高,且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病例分析与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提升学生教学满意度。综上所述,PBL联合CBL和DBL教学法应用于小儿传染病学临床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可全面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成绩,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