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矮秆基因 Rht-B1b和 Rht-D1b的检测及其验证

2021-09-16范胜男冯玉梅李星岩

麦类作物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春小麦株高引物

刘 娟,张 凯,范胜男,韩 洋,冯玉梅,李星岩,韩 冰,杨 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随着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气候不断恶化以及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高产成为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株高作为谷类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对作物产量潜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降低株高可提高植物的抗倒伏性[2-3]。

上世纪60年代,矮秆基因首次应用到小麦育种中,引发了第一次“绿色革命”[4],在小麦育种实践中利用的矮秆基因大体可分为三类:草丛型矮生基因(D)、单茎矮生基因(Us)[5-6]和降低株高的主效矮秆基因(Rht)。截止目前,已发现的小麦Rht矮秆基因共有25个,每个Rht基因对小麦株高产生的影响不同。其中,在小麦的矮化育种中,使用最广泛的矮秆基因是来自于农林10号的Rht-B1b(Rht1基因突变型)、Rht-D1b(Rht2基因突变型)和来自于日本赤小麦(Akakomugi)的Rht8[7-8]。Rht-B1b、Rht-D1b和Rht8为隐性基因,分别位于小麦4B、4D和2D染色体上。研究发现,Rht-B1b和Rht-D1b基因单独存在时,降秆效应约24%,Rht-B1b和Rht-D1b同时存在时,会产生累加作用,降秆效应近60%[9-10]。而Rht8降秆效应为11%[11],相较于Rht-B1b和Rht-D1b,降秆能力较弱[12]。

分子标记的应用,使得更多的基因被准确定位,Ellis等[13]设计的STS分子标记可以准确地鉴定出Rht-B1b和Rht-D1b基因。本研究利用Ellis等[13]设计的STS分子标记引物对321份中国小麦材料Rht-B1b和Rht-D1b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此外,对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具有株高表型数据)中Rht-B1b、Rht-D1b以及Rht-B1b+Rht-D1b的分布及各单倍型对小麦株高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优良的矮秆基因资源,为合理利用小麦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包括321份小麦材料,其中,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84份,中国小麦历史品种106份,春小麦育种材料131份,均由本实验室收集和保存。并选取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具有株高表型数据)进行春小麦自然群体的株高鉴定。

1.2 试验方法

1.2.1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利用CTAB法[14]提取321份小麦幼嫩叶片的基因组D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浓度,并将终浓度调至50 ng·μL-1,存于-20 ℃备用。

1.2.2 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根据Ellis等[13]发表的序列设计引物,引物对BF/WR1用于扩增Rht-B1a基因(Rht1基因野生型),引物对BF/MR1用于扩增Rht-B1b基因(Rht1基因突变型);引物对DF2/WR2用于扩增Rht-D1a(Rht2基因野生型),引物对DF1/MR2用于扩增Rht-D1b(Rht2基因突变型),分别以小偃 6 号(含有Rht-B1b基因)[15]和新麦18(含有Rht-D1b基因)[16]为阳性对照,验证PCR反应和电泳结果的准确性。上述引物均由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合成,具体序列信息见表1。

PCR反应体系为15 μL,包括模板DNA 1 μL,2×EasyTaq PCR SuperMix 6.2 μL,引物(浓度为0.25 nmol·μL-1)各0.15 μL,灭菌双蒸水补充至15 μL。PCR反应程序:95 ℃预变性 5 min,94 ℃变性30 s,退火温度见表1,时间为 30 s,72 ℃延伸30 s,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扩增产物用2%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用Gold View核酸染料染色,缓冲体系为1×TAE溶液,100 V电压下电泳20 min,在凝胶成像仪下观察并照相。

表1 扩增矮秆基因所用的特异引物Table 1 Specific primers for amplification of dwarfing genes

1.2.3 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株高的测定

2015和2016年分别将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播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行长2 m,株距15 cm,行距20 cm,设置2个重复,在相同外界条件下进行培养,小麦进入成熟期后,每一株系随机选取10个单株进行株高测量,统计每份材料两年的平均株高数据,求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Rht-B1基因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

利用两对引物BF/MR1和BF/WR1对供试材料Rht-B1基因位点进行PCR检测,结果(图1,表2~4)显示,在321份材料中,中国春、河套3号等66份材料含有矮秆基因Rht-B1a,占总数的20.1%;82170-1、临优一号等193份小麦品种含有矮秆基因Rht-B1b,占总数的 60.1%;巴丰5号、兰天25号等62份材料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占总数的19.3%。

在84份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含有Rht-B1a、Rht-B1b以及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30、29和25份,占比分别为35.7%、34.5%和29.8%。在106份历史小麦品种中,含有Rht-B1a、Rht-B1b以及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材料分别有8、77和21份,占比分别为7.6%、72.6%和19.8%。在13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中,含有Rht-B1a、Rht-B1b以及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28、87和16份,占比分别为 21.4%、66.4%和12.2%。

2.2 Rht-D1基因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

对供试小麦品种Rht-D1基因位点进行PCR检测,结果(图2,表2~4)显示,321份材料中,永2352、临农14等73份小麦品种含有矮秆基因Rht-D1a,占总数的22.7%;临优一号、格兰尼等135份小麦品种矮秆基因Rht-D1b,占总数的42.1%;沈太1号、陕农757等113份小麦品种均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占总数的35.2%。

表2 84份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检测Table 2 Detection result of dwarfing genes in 84 wheat cultivars in China winter wheat areas

+代表有该材料含有所检测的矮秆基因;-代表该材料不含所检测的矮秆基因。表3~4同。

+ means containing the dwarfing genes detected;-means not containing dwarfing genes detected.The same in tables 3-4.

表3 106份中国历史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检测结果Table 3 Detection result of dwarfing genes in 106 historical wheat cultivars

表4 131份春小麦材料矮秆基因的检测结果Table 4 Detection result of dwarfing genes in 131 spring wheat breeding materials

(续表4 Continued table 4)

在84份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含有Rht-D1a、Rht-D1b以及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14、41和29份,占比分别为16.7%、48.8%和34.5%。在106份历史小麦品种中,含有Rht-D1a、Rht-D1b以及不含Rht-D1a和Rht-D1b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40、21和45份,占比分别为37.7%、19.8%和42.5%。在13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中,含有Rht-D1a、Rht-D1b以及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19、73和39份,占比分别为14.5%、55.7%和29.8%。

2.3 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株高结果

选取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对其株高及其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5)发现,含有Rht-B1b、Rht-D1b、Rht-B1b+Rht-D1b以及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分别为 71.95、67.84、67.19和78.29 cm。多重比较结果(表5)表明,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最低,但与单独含有Rht-D1b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独含有Rht-B1b矮秆基因和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差异显著,矮秆基因的分布及株高数据详见表6。

表5 不同矮秆基因对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株高的影响Table 5 Effect of different dwarfing genes on plant height of 91 Spring wheat breeding materials

表6 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 Rht-B1b和 Rht-D1b的检测结果及株高Table 6 Plant height and detection result of Rht-B1b and Rht-D1b in 91 Spring wheat breeding materials

(续表6 Continued table 6)

(续表6 Continued table 6)

3 讨 论

本试验利用Ellis等[13]发表的4对特异性分子标记,其准确性已经过杨松杰等[15]、慕美财等[17]和唐 娜等[18]的验证,该标记多态性强且目的基因条带清晰,可应用于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试验。小麦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为隐性基因,不宜于早代筛选, 但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提前获得含有矮秆基因的小麦个体,加快小麦矮化育种进程。本研究检测的321份材料中,Rht-B1b矮秆基因的分布频率高于Rht-D1b矮秆基因,这与梁 丹等[19]对263份CIMMYT材料的矮秆基因分子检测结果一致。

本试验对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的株高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含有Rht-B1b、Rht-D1b、Rht-B1b+Rht-D1b以及不含所检测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分别为71.95、67.84、67.19和 78.29 cm,其中,单独含有Rht-B1b、Rht-D1b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与Miralles等[9]和Brner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本研究中,虽然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最低,但可能由于本研究试验材料品种数量的局限性,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同时存在时,降秆效应没有达到60%,与前人[9-10]研究结果不一致,所以,后期还需要加大样本量来验证这一结果。

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最低,这些小麦材料共有26份,分别为07-7165、青春556、05cm178、05cm220、07-5866、08冬中788、08冬中3008、交原356、05-1173、格兰尼、08冬中1146、05-1411、07-6228、08冬中5378、兰杂7002、08冬中1807、轮选、临优一号、08-1312 、08冬中6741、07-6239、张掖1号、08-1826、08-3348、08-1699、08冬中2455。以上材料可在降低株高的抗倒伏育种中作为亲本使用。

猜你喜欢

春小麦株高引物
甜菜全基因组SSR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玉米品种德美亚多重SSR-PCR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花菜类杂交种纯度鉴定SSR 核心引物筛选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