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溯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与风控
2021-09-16邓勇
文/邓勇
溯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助力实现医疗废物从收运到分检、利用、处理、处置全过程跟踪智能管理。
近年来,针对医疗废弃物流入市场的乱象,相关政府机构纷纷出台管理条例和政策予以规范。越来越多医疗机构也开始引入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规范化业务操作能力。
医疗废物溯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也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如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建立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当前国家在专项整治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方案》指出,2021年底前,建立全国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覆盖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贮存点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掌握医疗废物产生量、集中处置量、集中处置设施工作负荷以及应急处置需求等信息,提高医疗废物处置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文将具体分析医废溯源信息化管理的优势、风险,从而助力医院更好地应对其到来。
用信息化技术将整个医废处置流程实时监管起来,对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转运、销毁过程都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医疗机构实现对医疗废物处置实时、准确监控提供了便利。
较传统手段优势明显
第一,传统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弊端。
首先,医废处置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医疗废物的转运过度依赖转运专员的自觉性,操作随意性较大,签字确认过程繁杂,依从率较低;交接单、登记单手工书写,准确性不高。
其次,医疗机构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监督缺失,医院管理部门对医疗废物的具体数量、科室分布、收运时间、收运质量等数据无法实时准确掌握和分析;传统监督检查模式存在瞬时性和偶然性,对全面、科学分析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存在缺陷;医疗废物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时,缺乏强有力的追溯管理手段。
第二,医疗废弃物溯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带来诸多便利。
用信息化技术将整个医废处置流程实时监管起来,对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转运、销毁过程都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医疗机构实现对医疗废物处置实时、准确监控提供了便利;实现医疗废物从收运到分检、利用、处理、处置全过程跟踪智能管理,可以降低废物流向管理统计工作的强度,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备性;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医疗废弃物的监管水平,也为相关部门实现医疗垃圾处理过程的全程监管提供了基础的信息支持和保障。
具体而言:
一是有助于实现医废处置的全方位监控。医疗机构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查询本单位任何时段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和处理量,并对以后的收集分类提供依据。焚烧中心可以方便地了解每天医疗废物的收运数量及重量,可以高效地进行运输、焚烧等相应的工作安排。
二是提高了医废处置整体管理效率。医废回收方面,通过手机提交医疗垃圾信息,每个科室都有属于自己的标识,便于回收员迅速定位,通过二维码扫描即可,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数量进行核实。舍弃传统回收的老套以及不便,提高其效率。智能记录方面,杜绝遗漏通过追溯管理系统自带的运算,智能化地记录录入信息,再根据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运算。大大省略了人工的统计运算,提高了效率。信息化管理方面,方便快捷地录入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存储,彰显智能化的管理平台。
三是减少了工作人员感染风险。对医疗废物处置的直接工作人员,信息化处理可以减少其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远距离、免接触、自动化实现对数据的采集,降低受感染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迫使部分地区医疗废物处理转为应急模式,对跨区域的协同处置、资源调配、废物转运、应急接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防止人为因素对处置流程的干扰。传统系统里,医疗垃圾交接凭据为纸质联单,需要人工填写完成,而这个过程存在严重的不可控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人为有意无意的疏忽、遗漏等错误,造成了医疗垃圾信息管控困难,而一旦发生医疗垃圾污染事件,由于过程数据的混乱,也非常难以快速溯源,找出最急迫的病毒控制点和管理点。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很好地规避了这些问题。
更好地应用信息化系统
各医疗机构是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直接使用主体,故若要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更好地发挥其用,医疗机构就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具体来说,医疗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好地运用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
第一,完善医院医疗废物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
一是明确第一责任人,引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医院需要根据人事变动,调整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及科室管理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实行多部门协作机制,确保医疗废物的管理落实到位;二是制订医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等。
第二,配备医疗废物管理硬软件设施,实行全过程监控。
闭环管理管理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实时查看医疗废物回收小车运行轨迹,跟踪操作人员回收路线是否符合要求,每日对各病区医疗废物回收重量、种类等情况进行查看,可及时发现未按要求交接、回收的科室或回收科室种类异常等问题,科室负责人也可以定期查看本科室医疗废物回收重量、种类、交接人员等情况,有效解决日常监管的难题。
第三,进行工作人员上线培训,强化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宣传、培训。
由于工勤人员普遍年长,文化程度偏低,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利用电子设备、回收录入程序进行扫描、确认,故需要加强对工勤人员的培训及使用情况跟踪,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医疗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前,组织所有病区护士长和工勤人员分别进行上线前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简介、功能、流程介绍,使用中关键点讲解,并现场示范和答疑。
社会资本的机遇与风控
诱人的机遇
第一,医废处理能力缺口明显,医废处理行业发展空间极大。
从长远来看,医疗废物信息化处理的行业前景较为广阔,中国医疗废物处理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国内医疗废物处置项目投资成本高等问题,龙头企业迟迟没有出现。
从我国生态环境部的数据可知,全国各省区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并且在各地区间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水平不一。故针对不同地区情况,《方案》提出不同的实施目标(1~2年内)。这些缺口意味着机会在未来1~2年内,全国各省区市及基层地区的政府将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集中发力,建设相应的处置设施。各类医疗废物处置设备或其他相关需求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所涉及的行业将迎来发展风口。
第二,疫情暴发,信息化管理需求更加突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推动了医废处置工作的开展,疫情迫使部分地区的医疗废物处理转为应急模式,对跨区域的协同处置、资源调配、废物转运、应急接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迫在眉睫。
针对我国医疗废物处理信息化建设的覆盖范围及流程,《方案》要求:第一,做到区域全覆盖:建立全国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覆盖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贮存点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第二,做到处置全流程: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掌握医疗废物产生量、集中处置量、集中处置设施工作负荷以及应急处置需求等信息,提高医疗废物处置现代化管理水平。
《方案》使得医疗废物处理的信息化进程大大缩短,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将迎来增长,拥有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企业会在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第三,基层地区成为中小企业下一个追逐点。
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人口较少的县(市)、乡镇、农村等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医疗废物处理建设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产量小、收集转运难、风险大、成本大、储存时间长等问题限制了基层地区医疗废物处置的发展。
对于社会资本方来说,若欲加入医疗废物处置的行列中来,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完备的医疗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来更好地进行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医疗废物处置信息化风控管理
第一,投资风险。
医疗废物处置信息化管理对于各企业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企业须坚持以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的规范、便捷、安全为主导,提供性价比优越的医疗废物信息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在这一行业中,企业投入的研发成本极高,并且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否则全盘皆输。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资本方应当事先就预测好投资风险,尽量不要出现差错,以免投入的巨额资金落空。
第二,政策风险。
目前,国家对于医疗废物处置的信息化管理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详细的规划。医疗废物处置信息系统的发展在我国还不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有待各社会资本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寻,各企业需要实时关注国家相关部门的报告和讲话,深入体会国家各级各部门所要传达的精神,并且予以落实,要响应国家的号召,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进行医疗废弃物的处置管理。
第三,法律风险。
目前,关于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的法律规范主要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
面临的风险有:
一是法律缺失的风险。与医废处置信息化管理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亟需有关部门完善立法予以规制。所以,医疗废物处置信息化企业在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并利用国家有关医废处置信息化的利好政策的同时,还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严守法律红线,规避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与此同时,国家应当通过发布各种法规规章来完善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保障各信息化系统开发企业的投资安全等,并结合全国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统一,实现信息一致、信息同步、信息共享。
二是主体准入的风险。医废处理行业是一个实行经营资质审批的强监管行业,任何从事医废处理的企业都必须取得相应的经营资质。而且随着环保监管趋严,医废处理企业的环保合规义务责任日益趋重。诸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医废应急处理资质、排污许可证等都是各企业获得准入资格的门槛。
三是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一要明晰医疗废物的范围,切不可在对医疗废物的定义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确定处置方案;二要明确医疗废物处置的第一责任人,以免真有事故的时候,还不知道由谁承担企业的责任;三要汲取以往各医疗机构和医废处置中心的违法违规行为,规避这些行为的发生。
医疗废弃物逐年增长,医废信息化管理已是趋势。随着国家各项鼓励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市场对于提升医废处理能力的需求,医废处理信息化行业的出现,将吸引更多社会投资者进入医废处理行业当中,与党和国家一同来提升我国的医废处置能力。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点
1 争取1 ~2年内尽快实现大城市、特大城市具备充足应急处理能力;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 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理。
2 鼓励人口50 万以上的县(市)因地制宜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医疗废物日收集处置量在5 吨以上的地区,可以建设以焚烧、高温蒸煮等为主的处置设施。鼓励跨县(市)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实现设施共享。
3 2021年底前,建立全国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覆盖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贮存点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掌握医疗废物产生量、集中处置量、集中处置设施工作负荷以及应急处置需求等信息。
4 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分别承担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和转运处置的主体责任,要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5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各地区要健全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医疗废物处置和转运设施建设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