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医院,风雨中“抗揍又能打”
2021-09-16郭潇雅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没有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救援力量,这些沿海小城的医院在一次次台风侵袭中临危不惧,百炼成钢。
“Experienced fishermen can always cope with storms.”这是一句英文谚语,意为有经验的渔民,总能对付风暴。对于“7·20”特大暴雨灾害中的河南人来说,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但对于江浙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或许郑州的水灾和沿海超强台风比起来还“差点意思”。
江苏人对于台风可谓见多识广,数据统计,从“桑美”到“蒲公英”,从“韦伯”到“利奇马”,近20年中有明显影响的台风一共有17个,再算上一些破坏性小点的台风,江苏人几乎与台风年年相遇。相比江苏,浙江的台风则是“狠角色”居多,似乎强台风偏爱在浙江率先登陆。1949—2019年,共有42个台风登陆浙江,登陆时强度在台风及以上的占比超过6成,其中还有3个超强台风,这比广东(2个)和海南(2个)的还要多。
近日,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在江浙沿海登陆,风力强、雨量大、影响范围广。面对狂风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江浙地区的医院一次次表现出“抗揍又能打”的坚毅和顽强,保证了医院各系统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梳理面对水灾时的“江浙经验”,或许能为内陆地区的医院提供应急管理方面的有益启示。
台州医院:做灯塔也做“充电宝”
2019年,浙江遭遇超强台风“利奇马”。一位派出所民警连续抗台风60小时后,出现心肌梗死。8月10日凌晨2时6分被送到台州医院,医院2时45分就开通了冠状动脉手术,放置了血管支架,将这位民警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超强台风登陆的不利环境下,一点也没有影响台州医院的电力供应和抢救速度。
电力是一家医院的生命力,各类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都要仰仗电力的支持。台州医院院长陈保富告诉记者,如果不能保证供电,整个医院将陷入一片混乱,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和新生儿来说,断电的后果不堪设想。因而早在几年前,医院就对电源进行了改造升级。
据介绍,2016年以前,台州医院的用电与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一样,采用双回路供电模式,一条云商线,一条城专线(后改为巾车线),一备一用。但两条高压线均存在与周边居民混用和同组50万伏变压站的情况。
2016年2月,台州医院投入460万元,实施“鹰北专线”用电改造工程,从一个独立的50万伏变压站引出,并与医院周边居民用电分离,在继续保留原两路供电线路的基础上,升级为“双重电源”的三回路供电模式,实现了“一用两备”。正常状态下,医院由鹰北专线供电,当外网线路故障导致鹰北专线停电时,云商线和城专线会自动投入使用。
同时,医院还设置了3处柴油发电机电站和6处UPS(不间断电源)机房,制定了电力保障与应急预案,在台风暴雨常见的7—9月,电力组技术人员实行24小时3班倒制度,切实保障电力供应。
陈保富对记者说,2019年台风利奇马登陆台州,台州全城被淹,导致了全城停电。由于改造后的供电模式,台州医院扛住了“利奇马”的攻击,台州医院的灯光成了当时城内唯一的亮光,不仅保障了在院患者的安全,还开放了门诊大厅和输液大厅,让医院成了周围居民的“充电宝”。
除了对电力的保障外,台州医院的灾害应急保障预案可谓面面俱到。在防汛装备方面,今年医院共准备了650只沙袋,骨科分部准备了320只沙袋,还备用了160只膨胀防水袋。在电梯基坑、配电房、暖通机房等低洼处准备了9台潜水泵,在地下车库出口、东门康复科、膳食楼北门、锅炉房等重要区域设置了5处防洪挡水闸,确保洪水来袭时能做到有效防护。
信息网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又一关键。台州医院信息中心办公室有一块大屏幕,显示着全院网络运行的状态。一旦出现线路断网的情况,屏幕上就会出现红色的×,技术员可以马上锁定该线路进行修复。同时,交换机、电脑主机、打印机、电脑屏幕、应急灯等备用设备准备齐全,一旦发生故障即可立刻更换。据悉,今年医院还开通了“台风防御期间互联网医院线上服务”,让台风中出行不便的患者也能得到及时的问诊咨询。
食材保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台风来临前,台州医院要采购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储备一定量的冷冻食品和干货。为了防止台风期间停水,膳食科还采购了100桶桶装水。台州医院膳食科副主任陈峥表示,医院的食材储备,可以供应职工和患者1周的用量。
陈保富介绍,台州医院有全院式应急预案46个,包括停水停电、信息系统宕机、发电机带负荷等紧急情况,平时会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各种应急演练。他对记者说道:“防汛救灾成功的关键,在于前期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科学的应对。还是那句话,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温岭四院:不惧风浪海上救援
台风在浙江的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其中温岭以9次台风登陆的历史数据位列第一。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温岭四院”)院长季灵正说道,在与台风的一次次搏斗中,温岭四院建立起了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也练就了院内医护人员在风浪中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近10年,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为理念,以“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快速反应,联动群防”为原则,先后建立起了体系完善的《抗台救灾防汛防病急救工作程序》《应对突发事件值班制度的规定》《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抗台救灾防病海上急救预案》等8项制度,每年开展各种演练多次,不断改进应对措施,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其中,独具特色的“海上救援”是温岭四院的拿手好戏。
季灵正告诉记者,之所以会有“海上救援”的相关制度,是因为在台风的恶劣天气中,医院一方面要做好院内防汛抢险工作的,另一方面还会接到出海施救的紧急任务。久而久之,医院自发组建了一支红十字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海上医疗急救的任务,被当地群众誉为“海上飞虎队”。
出海施救大多数是在狂风暴雨且其他专业急救队拒绝出海的情况下进行的,可谓是临危受命。这不仅是对急救业务技术的考验,更是对身体和意志的考验。
一名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队员回忆,在一个台风呼啸的子夜,大雨滂沱,等待救援的船只在不远处海面若隐若现,但救援船一靠近,就被浪头弹了回来。一次,二次,三次……海上无风都有三尺浪,更何况是在狂风巨浪的台风天。经过几十分钟的努力,在两船随浪尖靠帮的一瞬间,急救队员们成功“跳帮”,那位被困的渔民被船员们抬头扛脚,一把“抛”了过来,救援船上的医护人员迅速接应,前后动作仅仅几秒钟,其高难度堪比杂技。随后,志愿队便对患者展开了吸氧、脱水、护胃、输液等一系列救治。
为了进一步加强救护队应急机动能力和海上救护能力,医院构建了由院长牵头、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救援体系,选拔组建了一支由60名年龄在27~40岁之间、职称为执业医师以上的精干医生担任骨干的急救队伍,每年联合卫生、渔政、海事等部门开展海上急救大演练。
针对海上风浪大、船体摇晃严重等特殊情况,医院根据救援需要专门配备包含救生衣、手提心电图机、除颤仪、气管插管等20余项急救设施的“海上医疗急救包”,并配备3只用于救治外伤、中毒等常见病的急救箱,为海上急救工作夯实硬件基础。
季灵正说道,近年来,医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海上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放120海上急救电话,形成了由当地政府牵头,渔政、边防、医院联合组成的抢救网络,成为东南沿海一道温情的生命屏障。
由于业绩突出,医院的海上急救事迹被国内多家大型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温岭四院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20多项,荣登“浙江好人榜”“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红十字先进集体”“省红十字会先进集体”“浙江省红十字奉献服务奖”“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等称号。2019年年初,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授予温岭四院“中国海上搜救奖”,这是全国首家获得该奖项的医院。
东台市人民医院:面对灾害救人渡己
江苏省东台市被誉为黄海明珠,拥有85公里海岸线,自然生态禀赋得天独厚,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候鸟天堂。因为靠海,东台时常受到台风、龙卷风、暴雨的侵袭。正是在天灾频繁的环境中,东台市人民医院练就一身抵御自然灾害的硬功夫。
东台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中心,是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江苏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为东台市百万人民群众及周边县市群众提供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作为市域内唯一一所三级综合医院,也为应对自然天灾、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提供应急医疗保障服务。
1 温岭四院在恶劣天气中开展海上急救。
2 东台市人民医院定期邀请应急救援专家,来院开展应急演练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
3 台州医院工作人民用身体堵住洪水。
该院副院长杨小进告诉记者,立足沿海特殊情况,东台市人民医院把关注天气变化作为日常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应对恶劣天气时,建立预警长效机制,有专人关注气象预报,当收到气象部门风险提示后,及时转发科室、员工群,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针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医院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预案》等,医院成立了“防台防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管理指挥,定期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对防台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检查,开展了一系列防治活动。一是对地下车库、危化品库、配电房等地下空间防汛措施提前布置,采购了足量的沙包袋、挡水板、强排水泵、小型移动发电机等防汛应急物资储备;二是加强高低压机房、制氧机房、水泵机房、地下停车库等方位的日夜巡查,杜绝出现漏水现象;三是完善了院内排水设施和系统,定期清理雨水井、落水口的杂物和淤泥;四是与电力部门加强沟通,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医院用电正常运行;五是积极参与全市防台抗汛指挥中心各项活动,为救治人员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2016年6月,江苏盐城地区发生了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东台市人民医院在做好院区防护并积极处置本地区伤病员的同时,接到盐城市政府紧急抢险通知,医院迅速抽调医护人员,调整全院空置床位,增加临时床位,多方调集大量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共收治阜宁、射阳重灾区伤病员近100人,保证了所有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杨小进告诉记者,医院常年开展应急演练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通过全市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开展多期5大急救中心培训会等活动,提升全市医护人员急救技能,优化资源调配;通过开展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演练,锻炼急诊、麻醉、药剂等多个科室的配合默契度,从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急救组织体系,更好地保障东台及周边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过全民急救技能知识培训,推动全院人人学急救,鼓励专业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厂区、学校等场所,通过手把手教授的方式,把科学有用的急救知识教授给普通市民,营造“人人会急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