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江普舍寨段冬季浮游植物及水质分析

2021-09-16孟立霞梁朝美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清水江种类中度

孟立霞 王 召 梁朝美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浮游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类群之一[1]。因为不同浮游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性,其生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监测和评价湖泊、河流水体的水质情况具有重要关系[2-3]。

清水江是贵州省第二大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为沅水流域干流的上游河段,经过黔南黔东南12个市县[3]。清水江普舍寨段水源是凯里市民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然而,近年来普舍寨周边住宅、娱乐、岸边烧烤、洗车等人类活动频繁,对清水江普舍寨段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解普舍寨段水质状况,笔者对普舍寨段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从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出发,结合水体理化指标,判断清水江普舍寨段水质情况,可为普舍寨段浮游生物调查提供基础数据,为清水江普舍寨段水资源管理利用和渔业资源合理开发等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在清水江普舍寨段的上、中、下游分别设置3个采样点,于2017年10—12月每月20日左右分别进行水样采集,并现场测定水体理化参数。分别进行浮游植物定性和定量水样的采集,当场对采集的水样使用鲁哥氏固定液和甲醛溶液按一定的比例对浮游植物进行染色与保存。

1.2 水体理化参数测定

每次采样时,现场测定并记录上、中、下游采样点水体的理化参数。使用pH计测定水体pH值,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和气温,使用便捷式多参数水质测量仪测定透明度、磷酸盐、溶解氧、硫化物、亚硝酸盐氮、铜、余氯、氨氮等含量及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值。

1.3 密度计算及优势种判断

浮游生物密度计算参照文献[4];优势种计算参照文献,当某种类Y≥0.02,则为优势种[5]。浮游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使用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计算,浮游生物物种均匀度J使用Pielou公式,浮游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D使用Margalef公式。

1.4 水质评价

浮游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的指标参照文献[6],清水江水体理化参数检测结果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清水江普舍寨段水体理化参数

清水江普舍寨段水体理化参数见表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河流pH值的正常范围为6.00~9.00。所测得pH值均大于7.00,水体呈现弱碱性或碱性;磷酸盐变化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溶解氧变化范围不大;氨氮变化不大,11月上游最高达到0.41 mg/L,在正常范围之内;硫化物、亚硝酸盐氮、TDS值和铜均在正常范围。

表1 清水江普舍寨段水体理化参数

2.2 清水江普舍寨段浮游植物

2.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清水江普舍寨段冬季浮游植物共鉴定出38种,隶属8个门29个属,常见浮游植物种类为绿藻门与蓝藻门(见表2)。

表2 清水江普舍寨段冬季浮游植物的种类

2.2.2 浮游植物密度及优势种。清水江普舍寨段的浮游植物物种密度在采样点上游与下游之间存在变化,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在2.6×104~11.8×104ind/L。采样点上游密度大。

浮游生物优势种与其数量对水平结构的稳定存在重要影响,优势种数量变多,则优势度变小,群落结构越复杂、稳定。清水江普舍寨段浮游植物种类优势度表明,其优势种为链丝藻、不定微囊藻、中型新月藻和小球藻(见表3)。

表3 清水江普舍寨段浮游植物种类优势度

2.3 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

清水江普舍寨段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见表4,根据水体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标准,上游和中游H在3.02~3.67,H>3,水质为清洁—寡污型;下游H在2.58~3.02,水质为β—中度污型。上游和中游J在0.37~0.52,J在0.30~0.50水质为中度污染;下游J在0.49~0.58,水质为轻污型。上游D在3.00~4.00,水质类型位于β—中污型与清洁型之间;中游和下游D在2.00~3.00,水质为β—中污型。

表4 清水江普舍寨段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2.4 清水江普舍寨段水质状况

水体理化参数磷酸盐、铜、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余氯、硫化物等的含量以及pH值、TDS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无超标的水体理化参数存在,说明水体没有被严重污染。浮游植物种类优势种为绿藻门,没有发现水体污染所特有的浮游植物指示种类。根据Shannon-Wiener指数知,上游和中游水质为清洁—寡污型,下游为β—中度污型;Pielou指数知,上游和中游为中度污型,下游为轻污型;Margalef指数知,上、中、下游均为β—中污型。这说明清水江普舍寨段的下游水质属于β—中度污型,上游和中游水质属于清洁—寡污型。

3 讨论

对清水江普舍寨段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初步了解普舍寨段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种群密度、优势种及多样性,并对普舍寨段水质进行评价。浮游植物作为自然界中水生生态系统组成中的重要一部分,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时,会有一些浮游植物作为水体污染指示性物种出现。3个月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显示,清水江普舍寨段冬季浮游植物不存在水体污染的指示性物种存在。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绿藻门,占种类组成的36.84%;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在2.6×104~11.8×104ind/L;优势种为链丝藻、不定微囊藻、中型新月藻、小球藻;Shannon-Wiener指数为2.58~3.67,Pielou指 数 为0.37~0.58,Margalef指 数 为2.14~3.97。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H值为6.00~9.00,在正常范围内,如高于最大值或低于最小值,则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由清水江普舍寨段水体理化参数知,pH值最高出现在12月,达到8.46,最低出现在11月,上游为7.51;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悬浮物含量决定则水的透明度,SD在3个采样点之间波动范围不大;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水体自净能力有关,在3个月里所测得DO值在14.65~21.54;其余理化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由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水体理化指标参数综合评价,清水江普舍寨段的下游水质属于β—中度污型,上游和中游水质属于清洁—寡污型。

通过加强对水体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并且对水体进行水生生态常规跟踪监测,可对水体水生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进行了解[7]。通过清水江普舍寨段浮游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与水体理化指标参数的测定,掌握水体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预防普舍寨段水体发生生态风险。因普舍寨段下游处存在居民,人类活动较频繁,如钓鱼、烧烤、洗车等,导致下游水质为β—中度污型;而上游和中游处周围没有居民住房,且周围设有围栏,人类活动较少,上游和中游水质属于清洁—寡污型。对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普舍寨段进行环境管理,如建立文字提示标牌等,发现违反行为时给予相应的处罚。

猜你喜欢

清水江种类中度
小米手表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苗、种植技术及其生态学意义
清水江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明至民国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探微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