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视域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再思考*
2021-09-16刘威
刘 威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表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文化也正在这种氛围中经历着本质上的蜕变。各种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侧面反映了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巧妙结合。作为反映现代人精神体验和审美形式观照的审美文化,也正在这种环境中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实现相互渗透,并逐渐焕发新的生机。这是一种文化转型,也是一种审美泛化。顺应此种文化转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潮流便随之进入大众视野。
“日常生活审美化”又被译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其概念是由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在他的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命题的学术演讲中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1]简单来说,这种文化现象旨在促成两种文化概念界限的消弭,即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这种观点一经提出,便在中国文艺理论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便涌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有研究价值;另一方则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展缺乏现实性,并对其存在合理性存在质疑。这场论争此处先不做详谈,后文会继续提及。
陶东风曾在其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文章中提及这两种文化概念的消解现象。在他的观点看来,以往既定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已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下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审美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中也包括90年代文化转型以来,日渐占据主导的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和消费活动兴起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现如今的审美活动已不再是局限于针对纯艺术,纯文学的精英文化,而是走进普通大众,并渗透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说,这种审美活动已然超出以往诗歌、散文、小说、绘画、雕塑的范畴,开始走向一种范审美的文化类型,即审美泛化。费瑟斯通曾在他的《后现代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谈论日常生活审美时就曾将日常生活与艺术之间界限的消弭现象置于后现代社会的语境中,费瑟斯通将其视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这里我们姑且将“后现代”放在一边,可以发现,这是费瑟斯通认同日常生活与艺术相互渗透的重要的理论佐证。陶东风在其《学科反思》中对日常生活审美的“日常”概念也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他认为,“‘日’意指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术或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2]具体来说,以往诸如古典诗词歌赋,绘画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大众审美,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流行起来的新兴娱乐门类,包括流行歌曲、商业广告、城市花园、购物广场等。这些被新兴门类营造的新的审美环境中,文化活动、审美需求不需要再受到严格的规范限制。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些便是他们所追求的审美。而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则是由日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消费文化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何谓“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是指以消费为主导,以文化为内核,在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人们在精神、物质、日常生活需求中表现出的消费方式、理念、行为的综合。同时,消费文化也代指满足人们日常文化消费需求的带有文化属性的消费产品或活动。消费文化其本身已具有文化的显著特征,在鲍德里亚看来,如今的“消费”已不再片面地代指一种趋附于生产的“消极行为”,而是“生产力的一种有组织的延伸”。这是一种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文化转型现象。如今是一个消费文化主导下的消费世界,日常生活与消费紧密相连。消费文化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审美化在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延伸和渗透,使大众自然而然体会到对于美的享受。可以说,是消费观主导了日常生活,而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日常生活也不只是存在于遗忘的传统理解上,而是逐渐走向审美化,实现了某种本质上的蜕变。“审美化不仅是物象的丰富,更是文化的变迁”。[3]这种文化的变迁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并被消费模式所感染。消费模式的转变带动了审美的变迁,也带动了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消费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
在论述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理论来对日常生活审美进行解读。首先,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是审美的氛围之所在,这是审美的世界;其次,作为针对日渐日常化的审美需求和消费文化而进行审美创造的是作者,也可以理解为审美创造者;再而,审美创造者创造出可以用于审美体验的作品,这可以理解为审美对象;最后,大众作为此类审美对象的读者,受审美的影响,可将其理解为审美体验者或审美欣赏者。由此分析,日常审美基本符合文学四要素,艺术气息也尽然展现,这也为其被大众所欣然接受提供了心理基础。
如今,消费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日益普遍,此处可以通过一些对比感受彼此之间的变化。以往的审美中,剧院,剧场等表演大型话剧或歌舞剧的场所是审美之所在,目前,这类场所已被影院所取代。影院所表现的视觉影像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众的感官系统,在带来感官娱乐的同时也构建了审美体系。除此之外,这种变化还表现在诸多文创产业的崛起上。可以说,这是日常生活审美与消费文化的结合最明显的表现。以故宫为例,最近掀起的“故宫热”使得故宫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受到大众的追捧。以往故宫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庄严肃穆。如今,消费文化与文创产业的兴起让故宫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促进了消费观念。于是便催生了“故宫猫”这类文创产品。“故宫猫”的设计初衷与故宫的整体氛围紧密贴合,“白天出没于红墙黄瓦间,是故宫的一道风景;晚上抖擞精神,巡逻放哨,开启捕鼠模式,给故宫看家护院”,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对于猫这类“萌物”的审美需求。于是消费文化下大众的审美需求与故宫古典古朴文化的结合,共同促成了“故宫猫”文创消费产品的诞生。借助这一消费行为,大众的消费欲望被点燃,对产品的预期也被无限展开,这种行为一方面导向了大众审美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得商家实现了盈利的目的。其中,商品销售内涵的文化思维传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实例不论是从正面或是侧面都集中反映了日常生活审美在如今消费文化世界中的突出表现,不管怎么说,这终归是一场收获颇丰的尝试。
三、日常生活审美下的艺术反思
日常生活审美化自提出以来便广受争论。在中国,尤以陶东风与童庆炳之间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能否作为新的美学原则”的论争最具代表性。当时论争从谈论“日常生活审美化”逐渐偏向“美学边界问题”的探讨。依本人愚见,这场论争的本质主要还是归结于是否对日常生活能否参与审美体验存在身份认同感。在陶东风看来,目前的文艺学或问一个作者始终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姿态来应对90年代以来的文化转型,究其根本,原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主导他们对审美泛化的态度。以往的形而上学已然不再适应这种新潮流的蔓延。
虽然这种论争早于2005年便趋于平息,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讨论也不再似往日般针锋相对。但其已开始从个案走向普遍,这种文化现象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主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并成为生活的主流导向。直到现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现象仍广受关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也引发我们对于消费文化视域下的日常生活审美的文化思考。
“在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界限模糊的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身具有重构意义”。[4]从总体来说,日常生活审美引领的是一种对美学文化的重新审视。在消费文化日益蓬勃的今日,审美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大众的追捧。受消费文化主导下的消费生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平日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也在这种影响下颠覆了以往的认知。人们开始日渐重视起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想法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这种想法不单单是关乎物质的,同时也是关乎精神的,而往往后者更能实现这种对美的追求。于是,生活逐渐被审美化并被美感所填充。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对于生命的自我认同,也是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同。从此,“活着”不再是唯一的目的。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审美化满足了广大群众梦寐以求的审美享受,且使得这种审美享受不再拘泥于特定阶层。日常生活审美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存在。
审美不再只是特定文化下的片面表现,因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使得日常生活不再单调和乏味,而是被赋予了诗意。人们也能够在这种文化现象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当然,处于过度追求下的日常生活审美也并非可取。属于艺术美感的精神和灵性是审美的核心所在,如果抛却二者,则会使得相关创作失去艺术价值和审美需要。关键在于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和度。一方面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审美的权威性而忽视大众审美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推崇大众审美而抹杀掉古典审美的内涵和底蕴。
总结来说,日常审美带给我们的是文化情怀,切莫失掉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是根本。在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也不要忘却提高审美素养。应在审美中体会艺术人生。
四、结论
在消费文化占据主流语境的今日,以其为主导催生的消费生活正以其价值理念引领整个社会的风尚和面目。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至今,离不开各位学者的坚守和付出。同样,它也与时代潮流的进展息息相关。没有消费文化主导下的文化潮流变迁,也就没有日常生活审美摆脱既定文化的藩篱,从而与文化潮流并驾齐驱,继而演变为新的潮流的如今。这是文化的转型,也是文化的变迁。当然,切勿忘怀的是,我们仍需持有批判的思维来看待艺术和日常生活。在追求日常生活审美的同时,也别忘却属于艺术本真的精神和灵魂,以及那令人向往的永恒诗意。这也终归是我们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