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坊制下的唐长安城意象探究

2021-09-16郝成龙

大众文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长安城节点道路

郝成龙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江苏盐城 224000)

一、引言

唐代是我国城市发展规划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里坊制度在此时发展成熟。唐长安城作为里坊制城市中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城市格局、功能组织还是用地规划等方面都受里坊制度影响极大。里坊制作为城市规划制度不仅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影响了古人对城市空间的感知。

凯文•林奇编写的《城市意象》一书是城市意象理论中里程碑式的著作,此后,关于城市意象的理论研究迅速发展,城市意象也成了研究城市空间的切入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是跨越了时代和文明的,我们可以运用城市意象理论探究里坊制下的唐长安城意象。

二、城市意向的概念以及解构

(一)城市意象的概念

意象是人感知空间的方式,以具体客观的事物为原形,然后经过人的感受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形象。城市意象是指人对客观城市空间的主观感受,这一理论最早由凯文•林奇提出。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是由个别意象累积作用后的结果,人们对城市各种要素产生印象并且不断叠加累计,从而形成对这个城市的整体印象,是居民可以回忆构想的“主观环境”。

(二)城市意象的解构

《城市意象》一书中指出城市意象的五种基本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标志。这些基本要素对城市空间认知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人们感知并叠加累积这些要素才形成了城市的整体意象。

1.道路。道路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线性要素,是城市中居民经常或偶尔穿行而过的路径。道路可以作为城市的骨架,将居民沿途感知到的意象要素进行组合串联,形成整体的城市意象。

2.边缘。边缘是城市中除了道路之外的线性要素,作为分界线明确划分着两边区域。边缘不仅应当在视觉上便于人们识别感知,更应当具备整体性和不可穿越性。

3.区域。区域是指城市中的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并具有公共特征的区域。这些区域是人们行为活动产生的,往往具有突出的主题。这些突出的主题,在被人们识别感受之后便成了对这个区域的印象。

4.节点。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并留下印象的公共空间。城市中典型的节点是道路的交叉口和城门。

5.标志。标志是城市中使人产生深刻印象的构筑物,一般位于城市空间中比较显眼的位置,具有极好的观看角度并且可以与背景形成明显的对比,是人们认识识别城市空间的参考点。

三、里坊制的发展演化及以及空间形态

(一)里坊制度的概念

里坊制,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一种制度。里与坊,两者皆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一种基本组成单位,“坊者为方,言人所里为方,方者正也”,坊的平面呈方形,四周围以高墙,设坊门管理居民的日常进出。里坊制既是一种规划制度,又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民的专制统治。

(二)里坊制度的发展演化

坊,古代也称为里,两者并称“里坊”。里坊制起源于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的“鄙邑”。“鄙邑”来源于当时的井田制,奴隶主将奴隶安置在被划分为方格的田地中从事生产活动,组织生产和居住的编组便是“鄙邑”。并且当时的城市居住区域保持着部落聚居的状态,为若干“邑”的结合,被称作闾里制。西周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之中出现了有关“里坊”的大致描述,所描述的方格棋盘式的布局与后世的里坊制有很大的联系。

在封建社会的东汉时期,出现了“坊”,《太平御览》中写道:“洛阳北故宫,有九子坊”。此后,坊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到了西汉时期的长安城,城内的居住区更是被分为160余坊。自汉至唐,“里”与“坊”的形式逐渐制度化,成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管理居民的有效手段,使得城市在形式和制度上形成了极致的统一。

里坊制度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无法兼顾社会中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迅速发展,里坊制已经难以维系,到了北宋中后期,封闭的里坊制被开放的街巷制所取代。

四、唐长安里坊的城市意象

(一)唐长安城的里坊形态

1.唐长安坊外形态解析。唐长安城是里坊制城市中的集大成者,其东西边长近九千余米,南北长八千余米,平面几乎呈正方形。城内由25条大街纵横构成棋盘式的格局,道路布局整齐方正。全城除了宫城之外排列着109座里坊,大小规格经过规划大致分为三种级别。每座里坊的沿街面都用夯土堆成坊墙,墙高2米,坊门按时启闭,便于管理居民,可以看作一个封闭的小城,城市坊外公共空间的发展被抑制。

里坊制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面与线的规划,最简便的方式就是用正交的道路对封闭的里进行围合,封闭又整齐的坊墙形成了强烈的边界效果。整个城市空间呈现一种区域嵌套的格局,空间形态和特征非常鲜明,具有简单与清晰的几何性。

2.唐长安坊里形态解析。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唐长安城内坊的空间是比较随意的,可以看作是在一种有规划的网格街道与自发生长的有机住区叠加而成。也有学者提出更加具体的“大小十字说”,即在里坊内部,用一大四小共五个十字街道将坊内平面划分为十六个小区域,而在每个区域之间,有居民自发建造的弯弯曲曲的小巷,称为“坊曲”,整个坊内的道路结构也被划分成的三个鲜明的等级。这样的结构形态更方便统治者对人民进行监管控制,但是大大遏制了里坊内部公共空间的发展。

(二)唐长安城的意象元素

1.道路。长安城内路网结构是明显的棋盘式布局,《长安志图》记载,唐长安城内各个大街皆“广百步”。可见,长安城内的街道空间是相当宽阔的。

但唐长安城街道的主要功能是“帝王出行”和“捕亡奸伪”,坊墙的存在割断了两端空间的联系,扼杀了街道的公共性,居民的日常活动集中于里坊之中。

2.边缘。据史书载,唐长安城有三重城墙,这三种不同等级的墙将城市分为外城、皇城、宫城三个区域,各区域之间的城墙是明显的边界意象,划分着不同领域的空间。

城内除了皇城之外的其他区域划分成109个里坊,里坊外环以高墙,成为坊外和坊里两种不同性质的空间的边界。为了方便管理,居民只能向坊内开门,坊门则按时启闭,这样一来,极大地增强了坊墙作为边界的整体性和不可跨越性。

3.区域。长安城除了官署皇城区,还有里坊可以看作区域,每个里坊都根据棋盘式的路网规整地排列。无论是里坊还是宫城都被墙完整围合出明确的边界,这就使得城市中块状区域的意象十分明显。并且每个里坊的内部都被分为更小的区域,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等级结构,强化着居民对区域意向的感知。

4.节点。长安城中公共空间呈现出比较均质的特征,并且坊墙降低了人群对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因此极度缺少公共空间。典型节点主要由与墙体相关的门与道路交叉口组成,是人流的交汇点。但是千篇一律的街景还是削弱了它们在城市意象中作用。

5.标志。唐长安城中的高大建筑物例如寺塔、楼阁都可以被看作标志。据《寺塔记》记载,长安城中有寺塔18座,可见塔在长安城内有一定的数量。同时,唐代要求民居“皆不得造楼阁”,而官署王府等建筑都可以建起高楼。这样一来这些高楼寺塔更加雄伟。楼阁寺塔组成了唐长安城的天际线,成为居民识别空间的参考。

不过并非要有大的尺度才可以成为标志物,树木等具有辨识度的物体也可以作为标志被识别,只不过因为其可见性的差异,他们的影响范围不相同。

(三)唐长安城的意象形态

城市意象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它们相互作用之后就形成了整个唐长安城的意向形态。

观察唐长安城的平面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排列方式整齐的方块区域。这样的排列方式使得区域意象得到强化。再加上里坊面积都比较大并且内部等级分明,这样严密多层次的区域布局再次强化了长安城中的区域意象。

唐长安城中的25条大街正交之后形成了唐长安城的格局。除了少数街道如朱雀街、丹凤门街等,其余大多数道路没有名称,居民难以对其有效记忆。道路两侧封闭的夯土坊墙使得街景十分相似,难以识别,因此,道路被居民感知可能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无论是城墙、宫墙还是坊墙都具有极高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不可跨越性,边界的存在也使城市区域的意味不断强化。两边对比之下,区域意象明显更加突出。

唐长安城中公共空间匮乏,除了东西二市和其他有限的公共场所之外,只有坊门和道路交叉口具有节点意味。坊门和道路交叉口的分布也具有规律,这样一来就大大削弱了其辨识度,不过相似的节点反而强化了标志物意象。

标志物与区域和道路两者之间的联系都比较近。居民通过对标志的识别而感受区域和道路所在的位置。不过由于尺度差异,标志物对两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尺度大的标志物,例如大雁塔,往往会与更加宏观的区域意象产生联系。另一方面,道路则相对处于一种微观的层次,往往会与较小的标志,例如某棵树木,产生更加密切的联系。而对于城市的整体意象来说,宏观的区域相比微观的道路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城市意象中各要素的综合作用之下,使唐长安城呈现出以区域为主的整体意向形态。

五、结语

里坊制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里坊制不可避免地瓦解,被街巷制取代,但是里坊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里坊制度下形成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功能规划直接影响了以唐长安城为代表的古代城市的意象。

猜你喜欢

长安城节点道路
基于RSSI测距的最大似然估计的节点定位算法
我拥有满地的落叶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分区域的树型多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图连通支配集的子图匹配优化算法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大圣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