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结:大班幼儿科学活动的园本化设计与实践
2021-09-15姚纯瑶
摘要:幼儿园中自然资源丰富,有许多适合幼儿探究的事物。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看似玩乐的游戏中其实蕴藏着孩子自己独有的“观察——猜测——实验——分析”。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思维发展迅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渐发展。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开始出现互动、合作、向同伴学习等行为。我们要将幼儿当做有能力的学习者,保护他们在科学探究时对自然保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文从幼儿角度出发,讲述如何让幼儿通过已有经验、材料、心理等支持,设计科学集体活动,感受有温度的探究过程。
关键词:三联结;大班幼儿;园本化;科学探究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剖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集体教学优势在于高效、经济、公平以及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引领性强。然而要实现这些优势需要在教师充分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规律、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反之,则会有许多弊端。例如:领域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制定的学习目标与幼儿时机学习发展水平不符、重视技能目标而轻视学习品质的培养、材料提供不符合幼儿当下年龄特征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没有提供良好的探究氛围等。因此,设计与实施集体活动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提供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材料格外重要。
(二)价值判断
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在“自然资源”的浸润下得到发展,是我们园本化的探究课程。以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无患子》为例,笔者尝试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探究如何更好的支持幼儿进行深度学習。
二、概念界定
笔者以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无患子》为例,尝试使用“三联结”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三联结是指:联结地域资源、联结幼儿(幼儿兴趣、幼儿经验)、联结领域特征。本文将从以上方法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贴近幼儿和领域目标,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三、教学实践
(一)联结地域资源,构建教学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无患子》来源于幼儿园内常见的无患子。幼儿园的操场上有许多棵无患子树,秋天到了,无患子纷纷掉在树下,像一颗颗绿色的小宝石。大班幼儿好奇、好问,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逐渐有了清晰地认识和好奇心。常常在散步的时候听见他们问:“老师,这是桂圆吗?老师,这个怎么黏黏的?”因此,我选择了无患子作为探究的目标,科学活动《神奇的无患子》就此诞生了。
分析:探究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一磨的目标只简单注重于发现无患子的外形、气味等外部特征,而科学领域的学习重在激发兴趣以及发展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活动目标的制定改为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无患子的特点,并通过亲手探究操作取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幼儿科学领域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品质。
(二)联结幼儿,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1.联兴趣
孩子们散步的时候常常捡起这些无患子当做宝贝拿回教室或是作为游戏的材料“豆豆”,用来“做饭、做菜”,由此可见,孩子们对无患子具有高度的兴趣。《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让幼儿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感受探究、操作得到发现的乐趣。
2.联经验
幼儿园孩子思维具体形象,幼儿的学习建构在已有经验之上。因此,在《神奇的无患子》这一活动的实践时,经过磨课充分挖掘幼儿的已有经验,对活动的环节进行了修改,以此帮助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无患子并进行实践探究。
挖掘幼儿对“无患子”的经验,修改环节
分析:在磨课活动中的第一环节是以水波游戏导入,这样的导入虽然有趣味性,但是没有链接幼儿对无患子的认知,进行了水波游戏后孩子们并不知道泡泡是由无患子产生的,无法与自己本身有的经验链接起来。因此,再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对第一环节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关于无患子的图片导入,更为直观、贴近幼儿生活。
②发现无患子的特殊功能
分析:在磨课活动中第二环节请幼儿猜测水中发生泡泡的物质并用猜测的物质进行验证这一环节在具体实施中发现用肥皂、洗洁剂等放在水中产生的泡泡和无患子产生的泡泡相差不大,难以区分几样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点,并且难以发现无患子的产生泡泡的部位以及无患子的特点。因此我进行了修改,引导幼儿利用工具亲手探究找到无患子的秘密。
(三)联结领域特征,调整活动内容
幼儿科学学习是以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途径的。在科学活动的实施中,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上。
1.材料支持——多种材料发现无患子的特征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借助探究材料的支撑,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些能够支持他们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探究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观察、操作、记录。
案例描述:
磨课:在活动中,由于提供的几种材料放在水里后产生的泡泡相似,幼儿无法根据泡泡的产生找出相对应的物质。水洒在水面上和地上,比较滑,有些混乱。筐子较高,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在筐子里寻找所需要的材料时容易打翻筐子,材料倒在地上。记录表由于没有塑封过,被水打湿,在操作过程中无法记录,导致在后续的交流环节幼儿没有记录表的支持。
现活动:当幼儿开始进入桌子旁边操作时,根据老师的要求有条不紊进行操作。几位幼儿经过协商后决定分工合作。幼儿1在托盘中轻松找出所需要的材料,用无患子打湿水开始洗毛巾,幼儿2洗瓶子,幼儿3准备记录,当发现桌子上有很多水时主动用吸水海绵将水擦干。在交流环节,小组幼儿主动推选幼儿3拿着记录表上前进行交流,幼儿3能够大胆的拿着记录纸和大家分享实验结果,声音较大,语言表述清楚。
分析:在一研中,我准备材料时不够仔细,没考虑到纸会被水打湿,无法将操作结果记录在内,在活动前没有将要求说清楚导致活动中有些混乱。考虑到大班幼儿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主动性并且能和同伴学习、合作等行为的出现,在后续的设计中我对操作环节进行了调整。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我将操作要求说清楚、鼓励幼儿合作完成操作、记录后,幼儿便能将以往所获得的经验融入到操作中,搓洗毛巾、杯子,并且做好记录。我在活动前记录纸进行塑封,这样即使沾到水也可以继续使用,方便幼儿操作。
2.心理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幼儿科学探究需要具有支持性的心里氛围,我们需要鼓励幼儿提问,在安全的前提下对幼儿自发的探究行为和方式给予支持。
案例描述:
幼兒在回答老师“你观察到了它的什么特点”时,说到发现了打开无患子的果肉后发现里面有短短棕色的绒毛,我在当时并不了解无患子顶端绒毛的作用,于是实话说道:“你的观察非常仔细,老师都没有发现这种小绒毛,我们一起去查查这种绒毛的作用好吗?”幼儿开心的点点头,在第二天来到幼儿园,幼儿来到我们教室找到我,告诉我她查到无患子里面的小绒毛有驱虫、清热燥湿的作用。我对她主动寻找问题答案的行为给予表扬和肯定,她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班里,和其他幼儿分享自己查到的答案。
分析:“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这句话在这次案例中得到验证。在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前提下,我积极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该幼儿在支持下回到家后和妈妈一起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第二天来到幼儿园告诉老师自己找到的答案。我认真而热情的倾听了该幼儿的表达和分享,对幼儿积极寻找答案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四、教学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以发现无患子的“神奇”主线贯穿活动,时刻吸引着孩子们参与其中。在不断地开展活动、进行修改之后,我获得了一些成长。
(一)“发现——调整”从幼儿经验出发
在原先设计的环节中,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原有经验,发现幼儿在活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较“不理解、不明白”等问题,之后我经过思考,及时调整活动环节,考虑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水平。通过已有经验促进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主动探究,获得发现的快乐
第二环节“寻找无患子的秘密”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感官观察、用不同工具探究,尝试剥开果皮,发现无患子内部特征,通过果肉和核的对比实验发现无患子的泡泡来源于果肉。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操作中分工合作,十分投入,经过自己动手操作能发现泡泡的来源,在“观察、思考、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09-128
[2]程风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时间限定的适宜性探讨[J].现代教育,2016(12):54-55.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幼儿园 姚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