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及工作路径探究
2021-09-15贾戈
贾戈
摘 要:优良的学风是高等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定位,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建设的核心和使命。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学风建设现状、成绩调研等实际数据情况,从发现的问题出发,对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进行了针对性的剖析与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及方法。对于探究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工作实践路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风建设;人才培养;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0-0018-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19日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本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1]。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我国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为迫切。高校是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提高高校学风建设,强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学质量,是体现高等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關键保障。高校要明确坚持不懈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推进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形成坚持“愿学、好学、乐学”的优良学风,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一、高等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优良的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及综合实力,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加强学风建设可不断提高育人实效。优良的学风是高等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的学风氛围,深刻体现了其对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化程度。第二,加强学风建设可增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优良的学风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现实体现。学风内化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良好的学风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教学体系,发挥教育教学的主体作用,激发高校教师的授课热情,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带动学风建设的发展。第三,高等学校全面推进学风建设,既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顶层设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质量的双提升,也关系到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情感意志的培养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在坚持建设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催动下,进一步探析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并审思其影响因素,积极探寻破解高校学风建设的困境之策,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绩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情况,探寻高校学风建设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实际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全面展现了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现状。数据分析采用成绩分析、调查问卷汇总等形式,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为高等学校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意见。选取某校电子信息专业2018—2020三个年级,共11个班,336人的期末数据及学风建设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多维度解析了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成绩分析
根据专业成绩总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专业的总不及格人数率为22.4%,不及格人数为82人,针对不同年级具体分析如下:
1. 从年级成绩分析
3个年级不及格率有一定差距。2020级新生,学风呈现良好态势,不及格率为最低,为11.49%。原因是大一课业压力较小,课程难度较低,应继续做好学风建设,打牢基础;2019级成绩普遍出现不及格率高的现象占29.40%,且成绩较多集中于低分段,原因是大二期间,学生学习进入自主阶段,学生们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目标明确,有的学生则不在状态,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加之学习课程增加,考试难度提升,使很多学生没有很好地适应,因此部分学生出现“大二低潮”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2018级成绩呈平稳状态,不及格率25.23%,分析原因,大三课程较大二期间减少,虽然课程难度提升,但整体来看课业压力减小,需在成绩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做好学生考研指导和就业指导,为进入大四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2. 从分数段统计分析
低年级高分比率较高为55.75%,高年级学生出现部分未不及格学生分数不高现象。在未不及格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抱着“能过就行”的思想,甚至大部分学生还抱有“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导致学生成绩低分数段学生较多,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调查问卷分析
数据分析第二部分以调查问卷为主,对某校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2018—2020级进行调查,涉及1个专业、3个年级。本次调研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回收202份有效问卷。具体数据如下:
1.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研
本项主要包含学生学习满意度、专业满意度、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等内容,其中学生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较低,66.34%认为课程设置一般。专业满意度调查中,43%的学生对专业感兴趣,38.12%对专业兴趣一般,仅有13.37%对专业表示很感兴趣。
2. 学生个人目标及学习规划调研
本项数据主要围绕发展目标、学习规划、考试安排、学习时间等内容展开,在大学生发展目标当中有77.72%的学生认为需要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学习计划当中有44.55%选择一切随教学安排,有44.06%已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仍有11.39%的学生没有考虑过此问题。针对开始安排大部分学生选择考前2—3个星期进行复习。每日平均学习时间有34.65%集中在3—4小时,33.66%集中在1—2小时,从数据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保证每日的学习时间。
3. 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原因分析调研
本数据主要包含学风建设问题、旷课的态度、课余时间安排等内容,其中学习困难调查方面有63.86%的学生表示自我控制力差,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进入大融合大发展时期,高校深处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生走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在某种程度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进入到大学校园,间接地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是,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对外开放的日渐加快,各种不良思潮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和踏实勤学的态度。二是高校就业形势的影响。根据当前发展形势,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疫情之后,对于经济形势的冲击,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三是新媒体时代给学风建设带来的影响。在调研数据中课余时间有72%的学生选择了上网,互联网的介入也使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了懒惰心态,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二)以学生主体的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其学习情况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中也能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坚定信念,刻苦学习,主动求学,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但不可否认,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主体担当意识,在学风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多数学生存在迷茫和对于未来未知的状态,缺乏自主學习意识,学习内动力不足,二是学生多数学生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在实际数据统计中,有44.55%的学生在学习当中跟随教学安排,缺乏主体意识,缺少持之以恒的努力。三是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在对于旷课态度的调研中,有44.06%的学生认为可以原谅,大学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此项数据反映了学生对于课堂纪律的懈怠。课堂上学习纪律松散,长此以往致使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计划,出现基础薄弱的现象。
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路径分析
(一)制订符合高等学校发展的学风建设目标
高等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制订符合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学风建设目标,作为学风建设的开展依据,立足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根本,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2],探索学风建设创新路径,充分利用大数据,把握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分析调研学风建设的不足与短板,遵循教育规律,办好教育。
通过系统分析学风建设现状、成绩调研等实际数据情况可以看出,高等学校针对学风建设须制订完备的培养目标,从长远看,可通过全面构筑和实施学风建设工程,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全方位、多举措优化三全育人环境,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严谨的学术风气,探索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最终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近期学风建设工作分析来看,高校应立足师生实际,打造网格化学风建设体系,从多个维度加强学风建设的全面覆盖。通过成绩分析各专业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考风考纪,保持良好的课堂和自习纪律,杜绝校园不文明行为,树立“愿学、好学、乐学”的优良学风[3]。
(二)改善学风建设应对措施
1. 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思想认识,将思想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青年应当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准确把握学习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充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形成以学院教育为主导,依托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自身三者的协作发力、发挥三者的叠加效应[4]。
2. 建立以学风建设月为中心的主题教育体系,力争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努力把基石打深、打牢。建立以学风建设月为中心的主题教育体系,通过班会、讲座、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强化学习目标、增进学业认知,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源动力。
3. 开展好常规教学工作,加强专业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特点,结合不同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因材施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一年级一措施”“一专业一方案”“一学生一档案”制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学风建设。发挥学业导师作用,使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能力素质要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打牢扎实的专业基础,科学制订学业规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针对学困学生设置学业帮扶。实行“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措施,积极帮扶基础薄弱的学生,认真辅导和帮助,降低不及格率。建立后进生帮扶转化机制,通过建立学习帮扶转化工作台账、朋辈帮扶小课堂、家校联动等措施,持续抓好“关键少数”。
5. 注重宿舍学风建设。宿舍作为学生的第一阵地应当更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之间互相鼓励学习,互相督促,以优良的学风让宿舍更加和谐。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增加互帮互学的浓厚氛围,为创建学习型宿舍打下坚实的基础[5]。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 (2021-04-1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481432990042927&wfr=spider&for=pc.
[2] 习近平.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EB/OL]. (2018-09-10). https://www.xincai.gov.cn/a/zhuan tizhuanlan/zuixinzhuanti/xuexiguanchexijinp/2018/0911/9564.html.
[3] 张娇娇,孔晓茵,杨晓寒,等.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促进学风建设的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2):269-270.
[4] 王蕊. 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1):82-86.
[5] 王晓娥. 浅议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6):93-95.
(荐稿人:张英华,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