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民观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2021-09-15樊朋秀

决策探索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践价值新时代

樊朋秀

【关键词】新时代;人民观;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人民观的形成背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际国内势态纷繁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国内社会急剧变迁,进入改革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深水区,亟须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同时,国际社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更需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人民观,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堅守人民本色。

在我国新的发展历史方位上,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同时也是矛盾突发和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时期。“三大差距”逐渐显现、公共服务问题突出、社会各阶层结构分化等社会问题意味着新时代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是复杂且多样的,揭示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和巨大考验。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更好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思考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重点工作。

面对时代呼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实践诉求,着力解决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推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人民观是贯穿其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是具有更高要求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详细阐述了新时代人民观,主要表现为人民目标观、人民中心发展观、人民主体观,强调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推动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新时代人民观的基本内涵

(一)坚持以人民为目标导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目标,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应有之义,是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人民不仅仅追求物质文化的满足,更追求民主、法治,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层面远远超越了我们原来对物质生活追求的层次,进而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因此,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目标,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现出“维护人民利益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实实在在以人民为目标导向,增强全体人民的福祉。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既要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要在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得到真正实惠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一切依靠人民就是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获得人民的经验和智慧,才能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让全体中华儿女参与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在共商共建中共享发展进步的一切成果,最终实现美好生活。新时代的人民不仅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有力建设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多次提到人民并将其分成诸多部分,比如为国家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致力于精准脱贫的农村干部、保卫国家的军人,以及奋斗在第一线的快递员、外卖员和出租车司机,等等。究其根本,只要衷心拥护、参与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新时代人民观的内在动力就是要顺民意、解诉求,使每一个人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三)坚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符合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尊重认可,更是对中国改革发展的方向指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人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回顾历史,人民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其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中国社会变革是在尊重人民的意愿下驱动实现的,同时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我们不仅要肯定人民群众的贡献,更应当看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意识到自己不仅有能力,并且肩负使命,使其自发地参与各种有益社会、有益国家甚至有益整个人类的劳动活动。如今,我国正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新时代我们要牢牢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紧密团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新时代人民观的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人民观是对党的根本宗旨新的诠释,为进一步落实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不断改善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怀人民,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关心人民疾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住房、医疗、教育、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福祉更好更多更快惠及到每一个人。

(二)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出关键一步。新时代人民观坚守人民底色,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过程,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正是新时代人民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够团结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断奋斗。新时代人民观丰富了人民的内涵,使其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和增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力支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有利于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心系“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中国共产党人,登上了国际历史舞台,承担起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责任,向世界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对如今互通互联、问题频发的世界形势,新时代人民观着眼于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关心。作为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世界人民心声。自提出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实践路径完善细化,一批批项目落地生根。这推动了各参与国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也成为国际社会对此理念高度认同的重要原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动地呈现了“中国的‘世界梦,与‘中国梦相辅相成,互为机遇”。中国将继续履行大国责任,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更好地为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幸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3.

[3]李雪梅,张雅妮.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5):14-20.

[4]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J].党建,2019(01):1+33.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7]赵冰蕾.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8):4-6.

[8]张惠忠.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04):1-5.

[9]阮宗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J].国际问题研究,2016(01):9-21+133.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价值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