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合作式学习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实践研究

2021-09-15周荷静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

周荷静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实施自主合作式学习,通过自主归纳、汇报合作成果、自我反思、多元评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复习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自主合作式学习;高三生物;复习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取新的教学方法。目前,高三生物复习存在着低效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一直是困扰广大一线生物教师的难题。笔者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引入自主合作式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结合“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的复习来谈谈自主合作式学习的实施。

一、自主归纳,合作交流

1.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近五年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确定“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的复习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合作交流。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归纳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可列出以下复习纲要:①植物组织培养,包括基本原理、流程、操作细节;②植物体细胞杂交,包括基本原理、流程、优点、缺点;③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包括微型繁殖的意义、脱毒苗的获得、人工种子的培育、如何实现细胞产物的工业化生产、如何获得作物新品种,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归纳和整理,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2020年各地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是阅读量、信息量大,阅读信息来自科学研究,这就要求高三生物的复习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研究前沿的习惯和阅读科研资料的能力。教师选择合适的科学研究资料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先自主提取关键信息,再提出4~5个想要探究的问题或是没有弄清楚的问题。

2. 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個性进行分组,一般6人为一个小组,由学生选出组长。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块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有三大块内容,因此可将两小组合并为一大组,每一大组负责一大块内容,这样学生精心研究、充分准备就有了保证。在自主归纳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讨论,提出疑问,共同探讨,进而将知识细化,共同精心准备课堂交流的内容,包括构建本块知识的框架图,商榷给其他小组成员提问的问题、本小组对于教师提供的科学研究资料中想要探究的问题与疑惑问题等。

3. 教师指导培训

教师既要重视集体指导,又要强调局部培训。特别是很少接触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他们合作、交流、讨论等能力薄弱,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组内集体指导,建设好每个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课堂发言的学生关于板书设计、实物投影的使用、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技巧等较为陌生,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培训。通过教师的培训,一个个“小老师”就诞生了,实现了课堂高效。

二、汇报合作成果,小组质疑解惑

1.汇报小组成果

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上讲台做“小老师”,“小老师”用实物投影或板书课前建构的框架图,在框架图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梯度问题串。例如,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这块内容,学生设置如下问题串: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②该原理的基础是什么?③为什么用胡萝卜进行组织培养时选择的是形成层部分?④对外植体和培养用具分别如何处理?⑤为什么要强调无菌操作?⑥脱分化、再分化分别需要怎样的外界条件?⑦比较脱分化和再分化所需外界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框架图和问题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结构清晰,能有效突出主干知识。

2.组间提问释疑

“小老师”讲完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质疑,提出以下问题:①为何选用蔗糖,而不是葡萄糖?②为什么脱分化要避光,而再分化时却需要光照?脱分化与再分化所用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具体有何不同?③植物组织培养属于何种繁殖方式,为什么?④同一植株不同的部位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后代基因型都一样吗,为什么?“小老师”不能解答的,或解答不清楚的,可由小组内其他成员释疑或补充说明。

3.教师点拨补充

教师注意倾听、观察,及时点拨、更正学生的错误,可以补充一些模式图进行讲解,对复习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的精讲点拨,同时对学生的独创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阅读科学研究资料产生的问题,教师课前整理,利用课件对问题进行翔实的解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课堂通过交流展示、组间质疑、教师点拨补充,学生会发生思维上的碰撞,燃起更多、更亮的思维火苗,及时收集这些火苗能很好地提高复习效率,在此时教学要“留白”,改正错误、记录疏漏之处,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

三、自我反思,完善知识网络

课堂成果展示和教师点拨补充后,需要知识的内化,因此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编制的复习纲要,结合课堂“小老师”的框架图、问题串及组间质疑的问题进行二次归纳,找出自己的知识弱点,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建构全面的概念图,如图1为学生建构的“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的概念图。

课堂复习完主干知识和零碎知识后,学生需要将两者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知识,即构建知识网络图,教师将每位学生的课后反思成果在组内展示与交流,评选出小组代表作,在代表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最佳知识网络图。

对于科学研究资料,小组需要整理出一份阅读笔记,内容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想要探究的问题,提出探究的方法与策略;二是没有弄清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查阅的资料或教师的解答,教师将研究成果在班级内展示。阅读与整理科学研究资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扣标反馈,提升能力

围绕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和近五年高考试题,精选例题,以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下面两道习题,一题为基础性题目,一题为情境题,答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

习题1:(多选题)如图2为金黄花滇百合快速繁殖的培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先用次氯酸钠处理30分钟,立即用无菌水冲洗3次

B.过程③所用的培养基需要高浓度的蔗糖,提供脱分化所需要的能量

C.过程④的基础是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此时需要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有利于根的分化

D.将愈伤组织包上人工种皮即可获得人工种子

习题2:广藿香(2n=64)是广东的道地药材,具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科学家研究发现,原生质体具有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能力,是进行细胞器分离、转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等研究的理想材料,也是以细胞杂交方式培育新品种的必备材料。某科研小组成功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体系,以下是部分研究数据,请分析回答:

(1)选用广藿香茎尖为外植体,原因是                  ,诱导其               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挑选浅黄色、半透明、足够蓬松的愈伤组织颗粒转移至               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从而获得更多的悬浮细胞,用于制备原生质体。

(2)将上述悬浮细胞加入到不同pH的            酶液中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并在不同温度下避光振荡,酶解12 h,图3是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是                                                                。

(3)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对原生质体进行培养,每天镜检观测,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方法适合原生质体的培养。原生质体的生长会受到细胞密度的影响,密度高会               将会阻碍原生质体的生长。

(4)将培养的原生质体诱导融合,图4是正在融合原生质体的显微照片图,融合后的原生质体进行第一次分裂,其染色体数目是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愈伤组织再生,获得融合细胞再生体系。

五、多元评价,激励自主合作学习

激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激励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设计评价表格(如表2),每个环节4分(教师打分,小组之间互相打分并取均分,分值是1或1.5或2),从而选出最优秀小组。笔者还尝试采用其他的激励机制:课题结束后组间评选出“最齐心小组”“最佳小老师”“最佳科研小组”,组内评选出 “最会自主归纳学生”“最善质疑学生”“最会反思学生”“最具科研精神学生”,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激励其再进步;采用加分制,每学期分两次进行加分奖励。高三的学习压力大,精神上的激励是学生克服困难、主动学习的驱动力。

自主合作式学习的开展改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高三复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指导、补充、总结、评价的作用;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自主合作式学习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能够取长补短,在注重学生均衡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個性化发展。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高三生物复习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概念图教学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学科的复习质量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三生物习题讲评的误区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