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5岁儿童川崎病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相关性分析

2021-09-15刘远威张峰华段晨敏范楚平

关键词:发病率年龄血清

刘远威,张峰华,段晨敏,范楚平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郴州 423000)

川崎病(KD)是一种以急性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变化的疾病,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部分累及冠状动脉,严重的可致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而死亡,好发于6月龄~5岁[1-3]。KD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少学者以维生素与血管和免疫均相关为出发点,动物试验及临床进行VitA、VitE与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轮状病毒肠炎等相关性的研究[4-9]。介于血清VitA、VitE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及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初步探讨0-5岁儿童KD与血清VitA、VitE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该年龄段KD患儿冠脉病变是否与血清VitA、VitE水平相关,为K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 2017~2019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0~5岁KD 患儿45例,其中男 27例,女 18例,年龄 0个月~5岁,平均年龄 1.630±0.982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 KD 诊断标准[10],入院前均未经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KD 组再根据是否合并 CAL,分为 CAL 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no 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组。 CAL 组男 8例,女 7例,平均年龄 1.290±0.908个月;NCAL 组男19 例,女 11例,平均年龄 1.800±0.989个月。 选取同期在我院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儿童 51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 32例,女 29例,年龄 0 个月至 5岁,平均年龄1.817±0.960个月。排除标准:儿童合并免疫缺陷、中重度营养不良、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既往 KD 病史等重要疾病者;近一个月补充VitA、VitE者。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第(科研)2021009号。全部入选对象均提前征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VitA、VitE缺乏的诊断标准VitA缺乏:检测值低于0.3mg/L;VitE缺乏:检测值低于5mg/L[11]。

1.3 标本的采集所有KD组于入院确诊KD后,予IVIG和阿司匹林治疗前,使用一次性采血管(含抗凝剂 5%的EDTA-K2)抽取 2 mL 静脉血,血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放入-80°冰箱进行保存。

1.4 VitA、VitE的检测上清液低温避光保存、运输送至北京和合医学检验所,取上清液于离心管,除蛋白与杂质,加入萃取剂萃取有效成分,取上清,吹干,流动相复溶,1290 HPLC进样采集数据,数据分析,报告血清VitA和VitE结果。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K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KD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性别(χ2=0.076,P=0.783)、年龄(t=-0.943,P=0.348)、体重(t=-0.780,P=0.438)及血清维生素E(t=0.974,P=0.3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D组的血清VitA水平较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9,P<0.05)。详见表1。

表1 KD组与健康体检组性别、年龄、体重、VitA及VitE均值比较

2.2 KD中CAL 组和 NCAL 组各指标比较CAL 组和 NCAL 组之间的性别(χ2=0.414,P=0.520)、年龄(t=-1.652,P=0.106)、体重(t=-1.098,P=0.278)、病程(t=1.866,P=0.069)及血清VitA(t=0.328,P=0.744)、VitE(t=0.053,P=0.9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KD中CALG与NCALG性别构成、年龄、体重、病程、VitA及VitE均值比较

3 讨论

KD多认为是一种与免疫、感染相关的血管炎症,约25%的KD并发CAL,而VitA、VitE是人体重要的外来食入的脂溶性维生素,它们影响着免疫系统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VitA促进肠道归巢T细胞,拮抗Th17细胞的分化,抑制免疫应答,减轻血管炎症反应[12-14]。Vit E可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其对不同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有选择性影响,补充Vit E后可以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如 IgG、Ig M)的水平,促进Ig M向 Ig G转化,增强机体对疫苗或其他病原产生抗体的能力[15-16]。所以本研究以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分析KD患儿与VitA、VitE水平的相关性,以及累及CAL者是否与VitA、VitE水平相关,进而为揭开KD病因提供一点线索。

本研究对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剔除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分为KD组、健康体检儿童组,KD组儿童中再依据是否有CAL,分为CAL组和NCAL组,每两组间的年龄、体重、性别构成比比较无明显差异。对0~5岁KD组、健康体检儿童组血清VitA、VitE水平进行比较,KD儿童组VitA水平明显低下,有统计学意义,提示0~5岁儿童KD发病与血清VitA水平低下可能有相关性,食物甚或药物补充VitA可能减少KD的发病率;0~5岁儿童KD组VitE水平较健康体检儿童组无明显差异,提示0~5岁儿童KD的发病率与血清VitE没有明显相关性,但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KD的发病率与血清VitE是否有相关性有待探讨。对0~5岁KD组内进行CAL组与NCAL组的血清VitA和VitE水平比较,KD中CAL组的血清VitA和VitE水平较NCAL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不同浓度的VitA具有双重影响Th17细胞的表达,低浓度视黄酸起正调节作用,高浓度的视黄酸抑制Th17细胞表达[17-20],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的KD冠状动脉病变是否与血清VitA和VitE水平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目前KD病因不明,但与血管炎症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而血清VitA和VitE在血管内皮功能及机体的免疫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血清VitA在大部分儿童中存在缺乏或亚临床缺乏,与KD的患病率增多一致。血清VitA的水平与儿童KD具有一定相关性,KD儿童与健康儿童组对比发现VitA水平下降较明显,我们可进一步开探究是否可以通过补充VitA来预防及辅助治疗KD,减少KD发病率及间接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或病死率。

综上所述,0~5岁儿童KD发病与血清VitA水平低下可能有相关性,与血清Vit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0~5岁儿童KD并发冠脉病变与血清VitA和VitE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合理补充VitA可能降低KD整体发病率,可间接地降低冠脉病变发生率。

猜你喜欢

发病率年龄血清
变小的年龄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