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用研究探讨
2021-09-15薛祥俊曾祥宗梁金彩易芳
薛祥俊,曾祥宗,梁金彩,易芳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18)
0 引言
临床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患者群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现象,进而出现的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故又被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不能给予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对其临床症状、血小板计数进行改善,将会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甲强龙[1]属于临床治疗该种疾病中较常采用的一种药物,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治疗时间较长,仍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随机抽取于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该类型患者60例,以甲强龙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为研究内容,探究分析其治疗方案的临床整体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中纳入对象均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纳入时间和病例数分别为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和60例;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有患者30例。常规组[女性患者:男性患者=12:18;年龄 29-78岁,平均(48.12±2.35)岁;体质量 48-77kg,平均(65.12±2.33)kg],给予甲强龙治疗;实验组[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14:16;年龄29-77岁,平均(48.10±2.30)岁;体质量 48-77kg,平均(65.10±2.38)kg],给予甲强龙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许研究。
纳入标准:(1)经本院相关辅助检查后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病史资料齐全的患者;(3)对于此次研究内容表示认可并进行签字确认的患者。
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2)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合并血栓史的患者;(3)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入院接受相关指标及用药禁忌证的检查后,常规组按照医嘱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静滴治疗,药品生产厂家为比利时: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使用剂量80mg/次,国药准字HJ20170197;治疗次数为每天1次;实验组则保留常规组用药内容,按照医嘱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5000U(1mL)]皮下注射治疗,药品生产厂家为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剂量/次,国药准字S20050048;治疗次数为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连续14天。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以及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回升至30×109·L-1的时间、出血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记录,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2]。
临床疗效:参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疾病诊断和治疗标准,显效: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且血小板计数≥ 100×109·L-1;有效: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效果明显,且血小板计数≥ 50×109·L-1;无效:均不能满足以上两种诊断标准,甚至更为严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本组研究对象均应用SPSS 22.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及(n/%)进行表示,检验值应用“t”及“χ2”。如果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对比
如下表1所示,常规组中无效治疗患者10例,显效和有效患者共20例;实验组中无效治疗患者3例,显效和有效患者共27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常规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对比[n, %]
2.2 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对比
如下表2所示,两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回升至30×109·L-1、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对比(±s)
表2 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对比(±s)
组别 例数 血小板计数回升至30×109·L-1(d) 出血症状消失时间(d) 血小板计数(×109·L-1)治疗前 治疗后2周常规组 30 9.25±2.87 11.35±3.18 17.13±2.56 69.51±4.10实验组 30 6.57±1.27 8.47±1.08 17.15±2.61 92.33±4.05 χ2 - 4.677 4.697 0.030 21.688 P-0.000 0.000 0.976 0.000
3 讨论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患者自身的免疫机能异常存在关系,其血小板生成和破坏异常加速使得患者血小板数量<20×109·L-1所诱发出的严重性内脏出血现象,临床中需要给予该类型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临床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改善,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4]。传统的临床治疗中通常给予患者采用甲强龙等糖皮质激素治疗,帮助患者进行血小板合成的促进,但是该种治疗方案预后效果不佳,甚至还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5]。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回升至30×109·L-1、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的应用已经获得临床医学专家的认可,其可通过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的透过细胞膜结合胞浆内特异的受体,从而与DNA(染色体)[6]结合将mRNA的转录进行启动,最终合成各种酶蛋白;药物的应用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同时还可以改善其炎症和免疫反应,帮助患者促进心血管系统、骨骼和肌肉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同时,本次联合用药中采取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以通过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来促进血小板生成和血小板水平,其属于临床治疗中一种高度特异的血小板刺激因子,且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另外,该种药物属于一种外源性药物,它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调节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特异性增加血小板,并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分裂[7]。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采用甲强龙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药物联合治疗后,不仅缩短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改善时间,同时也明显改善了血小板计数,整体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应用效果显著。同时,部分参考文献中的相关医学研究专家也曾表示[8],在临床中给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采用甲强龙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0%,这一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采取甲强龙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药物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可充分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