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佤山下挥青春

2021-09-14刘道林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永和支教中学

刘道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年已是2021年。回首15年前,在云南沧源支教的激情岁月,依然历历在目。支教是一生中无悔的选择,是很有意义的事。我想从生活、教学、助学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支教时光。

一、生活篇

肩负着上海人民的嘱咐与重托,2006年8月24日,我们崇明支教组一行5人,经过两天两夜“水陆空”的辗转奔波,到达了支教的云南省沧源县永和中学。刚到沧源时,我们欣赏着美丽的阿佤山,目睹了神秘悠远的沧源秘境,倾听着“司岗里”的创世神话,品尝着喷香的鸡肉烂饭,抚摸着古朴的千年崖画,感受着古老的原始部落,敲起了震天的木鼓,跳起了佤族的特色舞蹈……短暂的生活体验一下子让我爱上了热情的佤族人民!

开学第一天,我到食堂查看学生吃饭的情况。只见两个瘦黑矮小的佤族学生,穿着拖鞋,端着饭缸。我的目光定格在了饭缸里面的菜——只有六片薄薄的冬瓜。我迅速用相机拍下了这画面,霎时我心里涌出一种莫名的伤感:在上海,学生有吃不完的大鱼大肉;而在这,学生只能吃没有一点油水的冬瓜,还只有六片。同在蓝天下,生活怎么会如此天壤之别呢?我问他们能吃饱吗,他们只是默默点头,眼神中却流露出无助。

带着种种疑问,我来到校长室,询问李校长:既然学生们吃不好,能否自己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周边的荒地,开荒种菜。没想到我和李校长一拍即合。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二下午,只见学生们扛着锄头,端着畚箕,来到学校后面的田野,开垦荒地,种植木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区域忙碌着。他们紧握着锄头,从容奋力地锄翻着泥土。从他们娴熟的动作可以看出,个个在家里都是父母劳动的好帮手。几百个学生,翻地的翻地,播种的播种,施肥的施肥,好一派壮观的劳动场面,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南泥湾开荒的场景。他们挥汗如雨,渴时便喝自来水,怎么也找不到城里孩子的娇气。我也拿起我班学生的一把锄头,试着翻地,却被学生笑着说外行,还被他们没收了锄头。

这只是他们一次劳动场景。他们也在学校的角落处,见缝插针种着萝卜、白菜,还搭着架,攀起了杨瓜,定期给它们除草。面对贫穷,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动手”,尽管他们现在还不是“丰衣足食”,但稚嫩的他們毕竟用自己的双手解决了吃菜问题。

二、教学篇

既然来支教,教学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我认为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树立理想,让他们打破贫穷和大山的限制,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第一次走进初一(1)班教室,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学生们大多皮肤黝黑、身材瘦小,有点营养不良,放眼望去,找不到一个胖子和一个戴眼镜的,也没有一个学生有字典。我先做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一一做自我介绍。内敛的他们,言语不多,普通话也不太标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女生,她大约花了五分钟时间,才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随后,我自掏腰包,为他们每人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方便他们学习。针对佤族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我从汉语拼音开始抓起,教他们读准音、写好字。我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课堂、与老师互动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气氛,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我也经常向他们讲外面的世界。由于永和中学大部分学生是寄宿的,不少学生没看过电视和电脑,我便用自己带的笔记本电脑,在晚自习时给学生放一些科教影片,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明白读书的意义,树立自己的理想,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到一年的时间,不少学生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来到云南省沧源县永和中学支教的这一年,我听了学校每个语文老师的课,与他们交流心得,吸取他们的优点,针对他们的不足提出我的建议。得知崔艳老师腿不方便,我为她承担一个班的晚自习,一坚持就是一学期。我还和年轻的陈天平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指导他语文教学,助他快速成长。我们支教组还走出永和中学,和沧源县单甲中学进行研讨交流,甚至到邻县的双江中学交流互动,把上海的一些教育理念带到祖国边疆,促进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助学篇

教学和教研是支教老师的基本职责,此外,我们还承担了特殊使命。我们把支教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为学校排忧解难,替学校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为此,这一年我在课后休息时间,努力为支教学校和学生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到学校一个月后,我发现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字写不好,音读不准,作文更是写不通,而且学校没有一个学生社团。于是我便和李梦明校长、黄振忠组长商量创建文学社,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我的提议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于是我创建了“晓荷文学社”并担任社长,让本地老师陈天平任副社长。利用文学社,我每个星期给学生做讲座,以期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把3500个常用字和容易写错、读错的字以及写作的基本要领等语文基础知识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学习;还开展了书法比赛和征文活动,活跃了学习气氛;每月还出一期名叫《佤风》的文学刊物,让学生有投稿的机会,在校园内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氛围。通过对文学社社员的培养,又在社员的带动下,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不少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整个永和中学学语文的氛围也日益浓郁。做讲座、出板报、打印刊物等事务非常烦琐,几乎占用了我所有业余时间——尤其是每期的文学刊物,都需要把学生的手写稿打成电子稿,还要进行编辑、校对、排版。一期几万字,我都亲力亲为,甚至利用我妻子探亲的时间,让她帮我一起打印文稿。但当我看到边疆孩子的进步,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离开后,陈天平老师依然把“晓荷文学社”办得有声有色,这达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效果。

此外,利用寒假回上海的时间,我们支教组积极行动,为永和中学的孩子们筹集衣物和图书。

在教学期间,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突然就不来上学了。他们有些是由于家庭经济问题,但更多的是因为当地学生家长的思想和眼光问题——不少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上学,不如让他早点帮自己干农活。于是对一些中途辍学的孩子,我们便进行家访。路近的,我们立即家访;但不少学生都住在几十里之外的深山之中,因为路线不熟,我们便让当地老师骑着摩托车带我们去。我们一家一家走访,询问辍学的原因,向家长讲明上学的意义,逐渐让不少辍学的孩子又重新回到学校。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了一个叫肖天的辍学孩子家,等到晚上8点多,还不见家里有人。询问邻居才得知,家长还在地里干活,肖天还在放牛。好不容易等到家长回来,肖天牵着黄牛也回来了。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破败的屋子里,肖天爸爸告诉我们:家里还有肖天的弟弟妹妹,上学的费用付不起;肖天也不小了,可以帮忙放牛做事了,山里的孩子没必要读那么多书。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肖天爸爸讲读书的意义,告诉他国家“两免一补”的好政策,还表示我们老师愿意资助他孩子上学。到了晚上11点,我们总算让肖天爸爸答应让孩子上学。等我们回到学校宿舍,已是晚上12点。

在助学中,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心交给学生,一心想利用一年的短暂时间多为学校做点事。其间,我和学校全体师生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临别时,我用自己的数码相机和全班同学、全校老师合影,给他们每人洗了一张照片,留下温馨,留作纪念。

总之,这次到边疆支教,是我一生不悔的选择。我体验到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感受着美妙的佤族文化,体会到祖国的博大;但同时也为学生家庭的贫困而痛心,为学生的成绩而担心,为边疆教育的相对落后而担忧。治贫先治愚,边疆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帮扶。

选择支教,选择在阿佤山下挥洒自己的青春,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区建设中学)

猜你喜欢

永和支教中学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画”出学生的思维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关门
恐惧
奇怪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