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2021-09-14井玉萍杨同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农村

井玉萍 杨同亮

摘 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安徽省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成为继江西省之后的全国第15个正式交卷的省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势必会征收土地。土地征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是会产生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本身,还失去了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等一系列权益。失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该何去何从,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该研究以萧县地区为例,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以期找到合适的路径,使失地农民得以生存发展,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农村

中图分类号 C913.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5-0010-03

A Study on the Employment of Landless Peasants

——A Case Study of Xiaoxi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JING Yuping et al.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year 2020 is the year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year of ending the battle of fighting pover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is year, Anhui Province achieved the tas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became the 15th province after Jiangxi Provinc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bound to levy land. Land expropriation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problems, among which will produce landless farmers. Landless farmers not only lose the land itself, but also lose a series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such as economic rights and interests, social rights and interests, political rights and interes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is issue, taking Xiaoxian area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path, so that landless farmers can achiev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event large-scale poverty.

Key words: Landless peasants; Obtain employment; Countryside

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正式批准萧县、临泉县、阜南县、阜阳市颍东区等9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自此萧县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脱贫任务已经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使农民富起来。当前,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布局、建设美丽乡村正在不断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必然会涉及拆迁重建任务,导致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问题。土地的征收利用,涉及农民的利益,农民以土地为生,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劳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失地农民问题日益严重,失地农民失去了维持生活的途径,他们该以什么为生?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十分严峻,失地农民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很难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通常面临着失地即失业的状况。而如何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这一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萧县概况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局。萧县是皖北重要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115.2万,耕地11.33万hm2。萧县是宿州市下辖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萧县有20个镇,3个乡,其中失地情況较严重的是龙城、白土、官桥、永固4个乡镇。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平原地形导致了这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数量巨大,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而近年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却日渐减少。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农村中更多的是“386199”队伍,劳动力大量缺失。很多农民全家搬迁到城镇,导致土地撂荒,农田闲置,农产品产量下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田被征用,城镇周边农村是首先被征用的,近几年扩展到了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流转、合村并镇以及一些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量农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

2 萧县失地农民现状

2.1 农民大量外出务工 2020年,萧县常住人口105.4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萧县常住人口减少76319人。由于安徽省近几年的发展重点都是在合肥等一些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流失异常严重。萧县位于平原丘陵地带,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近年来土地征收较严重,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收之后,失地农民多选择外出务工,从事体力劳动,且多去江浙地区,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高。但社会保障水平低,工作强度大,流动性大。多是临时性从业,春节才会回家,有些甚至在工作地方扎根买房。

2.2 土地征收租金不合理 2020年政府公布了新的征地补偿条款,新的补偿条款规定了地方补偿的新规定,补偿金额一般按照土地原用途进行补偿,住房用地补偿金额高于其他用途的土地补偿金。开发商征用土地的用途也决定了土地的补偿金额。虽然政府公布了征地补偿款,但各个地方却并没有贯彻落实下去。补偿金额到了地方农民手中却是少之又少,更有很多地方拖欠农民的补偿款。萧县多地也出现了征地农民补偿款长期拖欠的现象,开发商对农民征地补偿款长期拖欠,农民索要无门,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

2.3 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农村地区的农民习惯了日出劳作日落休息的生活方式,习惯了小农经济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的闲暇时间较少,受季节限制较大,平均每天都要在农田进行劳动。在农忙时节较忙碌,其他时间可以自由劳作,灵活性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直接且密切,范围较小,以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为主,社会流动性较慢。随着土地被征收,农民失去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闲暇时间增多。一次性的土地补偿金,使得部分人得到了大量的征地补偿款,便在家靠补偿款生活;也有部分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生活融入感低。

3 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

3.1 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岗位不足 萧县位于皖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引进了一些工厂,但多是发达地区遗弃的高污染高能耗性企业,这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极大,使得地区环境遭到破坏,而当地的经济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稀少的工厂以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无法满足当地农民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据悉,萧县的工厂工资平均每月两千元左右,而江浙等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月工资可达到七八千,虽然所处地区的物价不同,但巨大的工资差使得失地农民纷纷前往江浙等发达地区务工。

3.2 失地农民知识水平不高 无论是青壮年失地农民还是老年失地农民,都受到了知识水平的限制。据统计,失地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不高,其中文盲率在60岁以上失地农民很高。文化水平限制了他们外出务工,而大量的失地农民无法获得一些低强度的工作岗位,只能从事高强度高劳动性质的工作。失地农民知识水平也限制了他们的思路和眼界,他们得到了征地补偿款便不想去劳作,养成懒汉思维,只想坐吃山空。对于工作的需求不大,且好高骛远,不满意于一些工作岗位,不想从事高强度的工作,看不上低收入的工作。很多的失地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赋闲在家,这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3.3 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 2018年,安徽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从各个地方老年人口情况来看,老年人口总量前3位的是阜陽、合肥、宿州。萧县位于宿州市,其老年人口总量大,萧县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仅高于城镇,而且增长速度较快。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了老弱病残,其中老年人占比最高,农村老年人受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不能也不愿意离开农村地区,他们习惯了农村的生活状态。很多地区也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很多家庭举家搬迁到沿海城市,留下的都是村里的老年人。

3.4 社会保障水平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项目设置、筹资给付、公共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农村地区由于拥有土地等不动产,土地保障了他们的全部权益,而城市居民在城市参加一系列保险,拥有基本生活保障。失地农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城市扩张,产生了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去了一系列的基本权益,特别是老年失地农民,他们已经没有了从事大规模机械生产的劳动能力,又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一时的征地补偿金并不能满足长久的生活。农村居民参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意识比较薄弱,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参保,在年老之后失去了生活保障。

3.5 土地流转利用不合理 萧县部分地区把土地流转承包给种粮大户,而这些土地的流转周期都较短,3~5年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不完善,流入侧规模化经营能力不够。有些土地流转也存在着租期太长,租期十年以上的情况,农民讨要困难。然而土地的承包并没有给农场主带来利润,反而使得很多农场主血本无归,这主要也是由于规划经营不合理导致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土地长期撂荒的情况,土地承包出去之后,开发商由于资金或其他原因没有进行开发,使得土地长期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4 失地农民就业的解决对策

4.1 走农业机械化道路 在当前形势下,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必由之路,集中区域人口,把宅基地腾出来变为耕地,把耕地集中起来进行机械化劳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不能阻止,只能顺应发展谋求出路。农田的大规模种植有利于产业化发展,节约人力物力,发展规模化种植。最近几年国内土地流转迅速,规模化种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相比于全国其他地区,安徽省土地流转速度较快,其中以萧县地区突出。近几年萧县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迅速,土地的规模化种植趋势明显。

4.2 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政府要高度重视对失地农民给予资金扶持,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就业培训班。要立足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对失地农民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针对中青年群体,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班,为失地农民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另外,还可以针对市场需求,对一些企业工厂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解,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政府要发挥作用,利用基层力量,多关心失地农民现状,多了解、多沟通,为失地农民提供专业化指导,帮助失地农民走出困境,做好兜底工程。

4.3 发展特色产业 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对于不同的地区,分别给予不同的发展策略,注重因地制宜。萧县被称为“果海粮仓”,是中国葡萄之乡,水果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其中萧县的葡萄发展历史悠久。然而近几年产业特色发展力度不大,很多特色种植作物遭受滑坡现象,大面积的果园被铲除,改为工业用地。对此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注重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给予农民技术上的帮助,提供小额贴息贷款等优惠措施,扶持特色农业发展。要加大对果园的保护力度。邀请专家对农民技术进行指导,提高果园产量,使农民增加收入,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加快建立萧县水果产业“三大片、一条线”的区域化分布局。

4.4 以土地换保障 相比于一次性发放的土地补偿金,失地保险金更能保障农民的长久权益。这样做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化返贫现象。城市职工退休之后有养老保险等保障,而农村老人在以前可以靠土地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土地被征收之后,老年农民受到年龄体力的限制,无法进行体力劳动,只能依靠土地补偿金来生活,但是单一的补偿金无法满足老年农民的长期生活。政府对失地农民给予土地换保障的措施,有利于失地农民长久权益的保障。这不仅有利于老年失地农民,对于广大的青壮年失地农民也是有利的。失地保险金可以使农民获得长久的生存保障,维护其合法地位,使其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璟.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民持续增收互动互赢[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1):247-250,254.

[2]黄庆玲.近郊失地农民就地城镇化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6):100-108,105.

[3]鐘彦峰.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内在机理探析[J].农业经济,2021,4(01):88-89,88.

[4]张倩文,周璞.土地征用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以江阴市新桥镇圩里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37-39,37.

[5]齐艳华,吕欣,史彩霞.典型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安置模式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1):74-76,75.

[6]张成甦.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的海南失地农民创业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20,37(3):97-101,100.

[7]唐梅芝,王忠政.基于满意度视角的吉林省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的农民双创教育研究[J].农家参谋,2020(20):19,40,36.

[8]蓝宇蕴,曾芷盈.集体土地收益分配与村民生活形态的变迁——以新丰村集体分配为例[J].学术研究,2020,4(12):48-57,177,50.

[9]朱冬亮,黄增付.老年农民在乡非农就业的形成机制及问题破解[J].观察与思考,2020,4(08):55-64,55.

[10]冯征,简战超.让致富道路更宽、农民腰包更鼓——湘潭市打好促进农民工创业“组合拳”[J].新亮点创时代,2020,4(12):30-31,3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就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