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动因、阻碍与实践进路
2021-09-14姜庆华钱修萍
姜庆华 钱修萍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向“发展型”战略转型,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引领下,提高资助绩效、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等都需要实现资助育人精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是起点和要点,尚未找到根本破解之策,表征为资助对象识别不够精准、动态调整措施不够及时、信息孤岛尚未全面消除和人员数据素养不高。运用数据治理,把学生资助大数据变成生产力,通过共建数据标准、开发应用系统、构建认定模型、固化操作流程,促进数据互融互通,实现精准化。融合困难学生发展目标链和标准链,创建双向赋能机制,提高育人效果和社会满意度。
关键词 数据治理;资助育人;精准化;认定模型;双向赋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向“发展型”、由“经济资助”向“资助育人”的战略转型,在提升国家人力资源质量、保障教育公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精准资助是高校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也是资助育人的着力点和关键点。
一、驱动高校学生资助精准化的因素
精准是指非常准确、精确,具体到学生资助工作,“精”是指简化资助申请程序,方便实际操作,“准”是指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标准可量化。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是在精准理论指导下,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实现学生资助申请程序简单,认定过程透明,评定标准科学,资金发放精确,达到资助育人需求和教育供给高度匹配,社会各界满意。
(一)精准扶贫思想引领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此后的多次考察和讲话中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二字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精确到人、精确到时间、精确到目标、精確到政策[2]。学生资助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2015年,教育部首次提出精准资助,把资助资金发放给真正有需要的学生;2018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要求大力推进精准资助;2019年再次要求各校不断提高精准化水平;2020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共10项,其中2个内容是精准资助;2020年7月,教育部开展“学生资助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数据质量及资助工作精准化水平。
(二)提高资助绩效使然
学生资助在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资助人数1.06亿人次,资助资金2126亿元[3],作为学生资助重要一环的高校,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理应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不仅要“应助尽助、需助必助”,还要实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落实精准资助是实践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提高资助绩效就是对实现老百姓对“有学上”“上好学”的朴素追求的回应,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发展必然
信息技术发展让业务数据化的场景越来越多,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其类型不断丰富,业务生产数据,强调的是沉淀和收集,数据反哺业务,强调的是应用和聚焦,让数据产生价值[4]。管理数据和数据价值挖掘成为创新方向,疫情防控常态化促进了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新技术赋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产生质变的助力,推动系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难题,有助于提高资助资金分配精准度和加强资助育人的针对性。
(四)高校思政提质需求
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实践、资助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样且快捷,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大学校园内文化多元。独特的成长环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高校学生资助面对广大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需要用新思想的强大力量引导他们,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受助学生内生动力,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二、阻碍高校学生资助精准化的因素
(一)痛点:资助对象识别不够精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各高校实施流程基本为学生申请、院系评议、学校审核三个环节,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相关贫困证明材料。调查表和证明材料主观性很强,存在盲点,比如同一个困难学生在不同班级认定结果可能会不一致[6]。中国各省份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依据高校驻地的最低生活标准存在“一刀切”的可能,按照地区分开认定又容易造成混乱。有些高校存在“假贫困”“骗资助”现象。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是学生资助精准化必须攻克的难关。
(二)堵点:动态调整措施不够及时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年认定1次,期间会复议1次,一旦确定以后,该年度的各项资助主要依据这个认定结果。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缺点是僵化,不够灵活,不利于精准资助的实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会极大改善,可以承担求学的费用,不排除极少数学生会刻意隐瞒,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学校无法实时了解全面,而使其继续享受相关资助。突发致贫家庭学生难以及时被纳入资助对象库,因为认定程序启动涉及人员和流程较多,需要时间,无形中降低了时效性。
(三)难点:信息孤岛仍然存在
高校学生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数据涉及工商、残联、民政、教育及银行等多个部门,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以各自业务和需求为导向,数据分散在这些架构不统一、开发语言不一致、数据库多样化的系统中,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大学校园同样存在“信息孤岛”,调研发现许多高校内部学生管理、教务系统、招生系统、财务系统、门禁系统和校内消费信息同样尚未完全互联互通。校内外的信息孤岛现象阻碍了数据的价值挖掘,不利于资助育人精准化。
(四)弱点:人员数据素养不高
数据素养是大数据时代资助工作人员必备的专业核心技能,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在大数据时代的拓展和深化,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职能更好发挥的一种呼应,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需要[7]。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高品质发展的新动能,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特别是学生资助数据量大,对工作人员数据素养要求较高。数据生命周期的核心是数据发现、收集、分析、共享和保存,在大数据驱动时代,数据素养不仅有助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专业和技能的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资助育人效果。但目前,相关人员数据素养不高。
三、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的实践进路
(一)深耕“精准”,优化资助工作信息平台
学生资助工作产生和关联着大量数据,急需应用新技术让数据成为生产力,数据治理在组织建设、制度设计、流程再造和工具开发等方面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开辟了新思路,指明了突围的方向[8],见图1。江苏省学生资助中心一直鼓励、引导相关高校探索和实践资助精准化,2019年组织专家研制了《江苏省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量化指标》,见表1。凝聚各方力量开发了应用系统(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苏州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兴化市教育局等7个单位进行了两轮试点后,对量化指标和信息系统进行了优化,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
1.共建数据标准
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关键在于困难生精准识别,而精准识别的关键在于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标准。科学的数据标准能促进数据的共享、交互和应用,可以减少不同系统之间数据转换的工作。经过探索和实践,对学生家庭经济信息进行量化已成为共识。江苏省学生资助中心协调各方力量,经过多次论证,从基本信息、家庭类型、家庭成员情况、曾获国家教育资助及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其他信息等5个维度、22项指标制订了量化指标,建立了单一、准确、权威的事实来源,实现了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规范性,建立了数据标准。它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信息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应用系统开发时进行数据定义的依据。
2.开发应用系统
通过数据治理实现精准资助,需要根据量化指标开发一个信息化系统。我们把它命名为“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简称申请平台,分为移动端、电脑端两种渠道。移动端为学生及家长提交家庭经济信息和资助项目申请时使用,入口为“江苏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的“服务通道”菜单;电脑端为学校和主管部门进行困难生认定、资助项目审核时使用,入口为“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3.构建认定模型
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有关文件,依据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的原则,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量化数据模型,即通过中位数和标准方差结合把申请平台计算的数值分成4个部分,分别对应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和不予认定,见图2。通过2019年和2020年两次试点对此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把运用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模型认定的结果与上一年度用传统方式认定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契合度,2019年度契合度为40.7%,2020年契合度为84.3%。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验证模型拟合度和显著性,结果达到设计要求。
4.固化工作流程
按照程序规范、过程透明、服务到位的理念,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流程化、制度化。第一,适应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举办线上培训会,讲解培训如何使用“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制作江苏省资助申请平台操作手册和操作演示视频,让学生最快速度知晓如何正確线上申请。第二,精心组织、积极引导,用心帮助有需求的学生申请,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确保有意向的学生都能正确线上申请。第三,对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开展民主评议。第四,结合民主评议和学生填写的信息,逐一核实,根据实际进行合理调整。第五,评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公示,向学生资助利益相关者反馈结果,对于有特别诉求的学生重点关注。
(二)融合“双链”,完善困难学生发展体系
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的核心在于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四有四会”的困难学生发展目标链,四有即“有高尚的人格、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四会即“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会生活”。从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个人发展和社会能力4方面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标准链,具体分20个二级指标和80个三级指标,综合考量学生学习生涯、职业生涯、个性化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等指标,见图3。明确人人出彩、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教育目标。融合目标链和价值链,通过设计贴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教育和技能培训课程,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学业规划、能力提升、社会实践等环节,打造“化解求学压力+增强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健全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三)立足“赋能”,深化困难学生帮扶措施
一是完善经济赋能体系。学校做实国家资助、做大社会资助、做好校内资助,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运用互联网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准确了解和掌握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提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资助方案,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赋能全覆盖[9]。
二是健全心理赋能体系。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脆弱,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辅导,在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求职就业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可利用智慧学工信息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团队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帮扶工作。
三是构建思想赋能体系。坚持“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帮助受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资助育人工作形式需要不断创新,点面结合、分类指导,结合资助工作的实情和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过程。在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定期间,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和帮扶,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乐观向上[10]。
四是探索实践赋能体系。把物质帮助和项目资助相结合,开展造血式帮扶。在原有勤工助学基础上,引导鼓励更多受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定相关政策,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给予其更多机会、资金政策保障以及指导,通过项目驱动的实践赋能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注入源动力,提高其步入职场的综合竞争力[11]。
(四)突出“回馈”,创建向社会赋能的机制
一是互通资助数据。由省级学生资助主管部门或者更高级别的单位牵头、高校配合破除学生资助数据间的“信息孤岛”,互通学生资助数据,实现学生线上申请资助,既保护了隐私又简化了程序,学生接受度高;因为数据互通,申请者家庭经济状况无法弄虚作假,促进了诚信,提升了资助效果。
二是设立服务站点。评价资助育人体系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是受助学生能否回馈社会。结合校友会建设,通过校友资源在各地设立服务站,一方面凝聚校友力量促进困难学生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校友会中杰出校友能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组织带领受助学生集中开展回馈社会活动,打造“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参 考 文 献
[1]魏有兴,杨佳惠,杨孝旭.论精准助学的四重逻辑向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2):23-26.
[2][6]郑风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与脉络[J].人民论坛,2020(2):12-15.
[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9年中国学生資助发展报告[N].人民日报,2020-05-21(006).
[4][8]刘越男.数据治理: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新视角和新职能[J].档案学研究,2020(5):50-57.
[5]张永.脱贫攻坚中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育人体系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07-110.
[7]黄如花.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数据素养教育[EB/OL].(2020-11-02)[2020-11-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01102.1057.002.html.
[9]刘云博,白华.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教育评论,2016(2):67-70.
[10][11]李义波.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