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9-14姜华昌岳长峰
姜华昌 岳长峰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股骨为人体中最结实、最长的骨骼,股骨干骨折是指在股骨转子以下、股骨踝以上部分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冲击所导致,如暴力、冲撞等,在临床上较为多见[1]。据有相关资料中显示[2],随着我国交通发展运输业,交通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因此,股骨干骨折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股骨干血运丰富,一旦发生骨折失血量较大,并且容易损伤股部肌肉,从而导致肌肉功能出现障碍,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对患者日常生活有着较大影响[3-4]。保守治疗对股骨干患者效果不大,临床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多采取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该方案虽对患者骨膜损伤程度较低并可使患者骨折端良好复位,但术中所需钢板为骨科中常用内固定材料,短缩能力较差,同时应力集中容易导致出现内固定断裂等风险[5]。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桥接组合式内系统对股骨干骨折患者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及术后引流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膝关节HSS优良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取医院2015年5月—2020年8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7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3.32±2.59)岁,根据骨折数码组合、编码(AO)分型,A型14例,B型10例,C型13例,该组采取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4.21±3.17)岁,根据骨折AO分型,A型12例,B型11例,C型14例,该组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男女比例、骨折AO分型、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1)均经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股骨干骨折者。(2)本次研究均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所有患者知晓同意、签订相关知情文件。
1.1.2 排除标准 (1)下肢合并多发伤或严重神经、血管神经损伤者。(2)伴有智力障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及准备,行腰硬联合麻醉完成后进行常规手术准备,所有患者以骨折端为中心,在股骨外侧作一纵行切口,依次剥离皮肤及皮下组织,使患者骨折端得到充分暴露。
对照组采取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自身情况选择长度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放置于骨折张力侧,手术期间游离骨折块出现时,可加大拉力将螺钉和钢丝固定,并且在进行牵引复位时,需在患者骨折远端、近端处钻孔,攻丝后利用皮质锁钉或者螺钉进行固定,之后在C型臂透视下确认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确定钢板和股骨对应位置及螺钉长度是否合适。
观察组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根据骨折位置及范围,在经高温灭菌后,选择合适长度的钉棒,适当预弯后组合滑块,组合完毕后置于患者股骨外侧,并根据患者个人骨折情况将滑块调整到合适位置。利用C型臂透视下确认固定结果,在没有旋转、成角等情况出现后固定螺钉拧紧。
两组术后经过确认之后,用生理盐水进行伤口冲洗并止血,使用抗生素进行常规预防感染,并在伤口内置入引流管,进行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记录,术中出血量可采用纱布称重法计量,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
采用膝关节HSS评分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根据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分并统计,满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HSS优良率,优+良=优良率[6]。
根据软组织感染、固定物移位、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及骨不连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为4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公司统计分析软件SPSS 23.0分析本研究中统计学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
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围手术期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717.89±1.8794.87±7.83403.87±23.67112.57±15.5420.13±2.0122.83±2.25观察组 3717.32±1.7471.23±5.17362.53±19.2489.73±12.1914.39±1.6317.28±1.71 t值 - 1.35715.3258.2447.03413.49211.946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更低。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2.3 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HSS优良率比较
两组膝关节HSS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更高。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HSS优良率比较(例%)
3 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下肢骨折,虽该发病率低于粗隆部骨折及股骨颈骨折,但伤情严重,该病在临床上主要治疗目标分为两点,其一为保证骨折良好愈合并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其二为患者稳定性良好,可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7-9]。股骨干骨折主要发病原因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如车辆撞击、高处跌下等,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10]。因股骨是主要负重骨且骨干肌肉附着较为丰富,当骨折发生时易出现肌肉及软组织牵拉等情况,导致骨折严重移位,对周围软组织造成较大损伤,若治疗不当或治疗效果不佳时,甚至会导致患者下肢功能出现障碍或残疾等情况,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增加其家庭负担[11]。
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在临床上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常用方案之一,虽对患者骨膜损伤较小且能够保证良好复位,但钢板置入后因加压作用会对患者骨面产生一定挤压,导致对骨皮质供血出现一定影响,并且在术后早期不能大幅度进行功能训练,从而导致肢体功能恢复较慢,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2-14]。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是临床上新型治疗手段,具有三维固定、弹性固定、桥接固定等性能,主要根据患者骨折不同部位及性质,通过螺钉、模块、连接棒组合配搭及固定模式实现内固定功能[15]。在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除手术切口长度外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膝关节HSS优良率比较,差异为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膝关节HSS优良率更高。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骨折部位复位稳定,也能够使应力分散均匀,避免应力集中使内固定材料断裂,并且减少对患者骨膜损伤,保护骨折周围血运,避免应力遮挡等,且术后无需利用石膏制动,更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骨骼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桥接系统根据局部固定、弹性加压及三维固定构成,可提高螺钉把持力,防止出现旋转及退钉等情况发生,并可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位置可自由灵活选择螺钉、滑块、连接棒进行组合搭配,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并缩短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对股骨干骨折患者采取桥接组合式内系统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及术后引流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膝关节HSS优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