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2021-09-14张馨
张馨
产妇产后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阴道松弛、盆腔痛、盆腔脏器脱垂及产后性功能障碍等,而腹直肌分离同样是一种常见症状。所谓腹直肌分离,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即为双侧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距离出现明显增大(>2 cm),能引起腹部肌肉无力[1]。因妊娠时,特别是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能够扩张、延伸腹壁,位于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即腹白线处),向两侧不同程度分离,通常情况下,此病以胎儿过大、腹壁薄弱、羊水过多等的产妇最易发生。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得知,在分娩产妇中,腹直肌分离的综合发生率达30%~70%,如果未能及时治疗或锻炼干预,在分娩6个月后,仍有38%~45%的产妇发生此病[2]。需说明的是,腹直肌分离会对产后妇女身体形态美观度造成影响,还会造成盆底脏器功能障碍,引发各种不适症状,如腰背部疼痛、盆底肌肉松弛等,甚至还易形成腹壁疝。另外,坐月子等习俗会降低产妇分娩后的运动量,因而会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如果确诊为此病,应及时治疗与干预。文章围绕本院收治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采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评定其应用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6 月—2020年6月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产后42 d复查证实为腹直肌分离的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依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在对照组42例中,年龄22~32岁,平均(27.51±1.20)岁,胎儿体质量(24.25±3.65)kg,分娩方式:阴道顺产22例,剖宫产20例。观察组38例中,年龄22~31岁,平均(27.47±1.18)岁,胎儿体质量(24.24±3.62)kg,分娩方式:20例阴道顺产,18例剖宫产。两组上述数据经综合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腹直肌分离距离>2~5 cm;(2)盆底肌Ⅰ~Ⅱ肌力都≥3级;(3)产后42 d恶露干净;(4)入组前没有接受过治疗或锻炼。排除标准:(1)先天性腹壁薄弱;(2)依从性差、精神疾病;(3)有电刺激禁忌证;(4)严重脏器功能异常(如心、肝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产后42 d时,开展核心运动训练:(1)引导患者行仰卧位,单腿屈膝,上半身贴合于地面,抬起另一条腿,且指向上方,收紧腹部,单腿1组为30~60 s,各侧均连续做5组。(2)辅助患者行仰卧位,屈膝双腿,将臀部抬起至肋骨下沿,将腹部与臀部收紧,20次/组,连续3组。(3)引导患者行单腿跪姿,大腿、双臂垂直于地面(收紧肚子),背部平行于地面,把对侧腿、手同时向两侧进行延伸,保持维持此姿势,并使身体处于平衡状态,10次/组,每侧均做3组。另外,患者出院前,护士为其提供动作指导,到家后坚持自己锻炼,持续10 d。
1.2.2 观察组 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用麦澜德生物反馈治疗仪,叮嘱患者将膀胱排空,行仰卧位,放松身心,把电极片粘于腹部两侧所对应的腹外斜肌、腹直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处,把8个通道4个回路(B2+、B2-、B1+、B1-、A2+、A2-、A1+、A1-),用电极线连接在一起,在治疗仪上,选程序:腹直肌分离,刺激频率设定为30 Hz,脉宽调节为350μs,30 min/次,隔日1次,1疗程为10次,连治1疗程。另外,依据患者耐受程度对电流强度进行调节,以可以引起肌肉被动收缩、肌肉震颤、有舒适麻刺感为宜,但不能有痛感。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干预效果。(1)腹直肌分离距离。分别于治疗前、后,就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进行比较。诊断标准[3]:患者行标准的仰卧平躺位,屈膝90°,放平脚掌,露出腹部,身体放松;进行腹式呼吸,在呼气过程中,把头与肩膀轻抬,检查者把右手中指、食指放在患者的脐水平处,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时,对两侧肌肉的距离进行测量,如果>2 cm,便可明确为腹直肌分离。(2)干预效果。分别于产后42 d以及治疗10 d时,测量两组患者的腹直肌分离距离,评定效果[4]:如果经过治疗后,距离≤2 cm,即显效;如果相比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缩小,即有效;若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那么为无效。显效与有效相加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即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各类数据均用SPSS 17.0来处理,针对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若组间经比对,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对比
两组干预前腹直肌分离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相比干预前,均有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小(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对比(cm, ±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对比(cm, ±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n=42) 2.96±0.312.45±0.535.38 <0.05观察组(n=38) 3.04±0.291.76±0.5812.17 <0.05 t值 1.195.56 - -P值 >0.05 <0.05 - -
2.2 两组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效果对比
3 讨论
腹直肌实际就是在腹部中央位置处,呈现出平行并列状态的2块带状腹肌,耻骨联合与耻骨嵴处为肌束的起点,止于第5~7肋软骨的前面与胸骨剑突处。这两块肌肉原先处于相连状态,其连接处被称作“腹白线”,当受多因素影响而造成左右两边所对应的腹直肌处于分开状态,并且距离超过2 cm,那么此时便被称作腹直肌分离[5]。之所以会出现腹直肌分离情况,原因较多,如:(1)主要原因:在产妇妊娠期间内,伴随孕周的不断增加,产妇机体中会分泌大量的激素,并且腹白线受此影响,会随之变软,腹直肌间原本相连接的部位的牢固性会降低。另外,伴随子宫体积的持续增大,腹部肌肉所能够承受的两旁拉力同样会不断变大,如果所产生的大力已经大幅超过腹直肌的极限弹性,此时,便容易造成腹直肌分离。有报道[6]指出,孕妇在孕14周时,便会有发生腹直肌分离的可能,伴随子宫的不断变大,发生分离的可能性也随之而增大。(2)其他原因:比如孕妇年龄、多产、多胎、孕妇肥胖、腹部手术等,都是诱发腹直肌分离的诱因[7]。
针对腹直肌分离来讲,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为病理性分离,其二是生理性分离。针对生理性分离而言,由于腹直肌有着比较小的分离距离,产后可缓慢恢复到或接近于孕前水平,对产妇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等,不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病理性分离而言,由于有着比较大的分离距离,且难以自行恢复,因而在此期间,容易发生许多状况或问题[8]。本文所选取的腹直肌分离患者,多有体态臃肿、腹部松垮等表现,因而会对患者的治疗信心造成影响;此外,由于腹部肌肉的力量有明显减弱,与其相邻部位的肌肉群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长久如此,便容易引起腰背疼痛以及盆底组织薄弱等情况,甚至还会造成腹腔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移位,从而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所以,对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需要进行有效治疗与干预。
当前,已出现许多治疗腹直肌分离的方法,保守治疗主要有腹部核心肌群锻炼、腹式呼吸运动等,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方法有着比较长的病程,患者难以长久坚持,并且效果差异大;而对于手术治疗而言,其效果理想,且有着较快的见效速度,但其有创,患者对此通常难以耐受,对于那些腹直肌分离严重者较为适用[9-10]。当前,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治疗神经肌肉骨骼疾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效果较好。此方法通过对各肌群进行刺激,如腹横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外斜肌等,因而能够明显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性,将原本受损且功能较弱的肌肉本体感觉器唤醒,以被动性方式使肌肉规律收缩,有针对性地治疗腹部肌肉群,最终达到对腹部肌肉进行锻炼的目的[11]。有研究[12-13]指出,采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对腹直肌分离进行治疗,能够使腹直肌沿腹白线部位持续集中,最终恢复至原先位置,因而对产妇形体恢复有利。从文章可知,观察组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干预有效率显著偏高。表明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改善腹直肌分离上,有着不错效果,其能够通过电流,对腹部肌肉进行规律性刺激,以此来刺激肌肉震颤与放松,加速腹直肌分离愈合与康复。
综上所述,将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应用于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可以获得不错效果,能促进身体恢复,应用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