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9-14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300041宋恒蕊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300041)宋恒蕊
糖尿病是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病理过程主要是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生物学效应不足,继而发生一系列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等综合征,以连续性的高血糖为主要病理表现[1]。临床一般以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作为糖尿病初步诊断标准,由于FPG水平易受到饮食、情绪影响,因此该项指标的波动性较大。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HbAlc)是机体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合成产物,其分解过程较缓慢,与FPG相比浓度较稳定[2]。为探讨FPG、HbAlc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者以及在本院被确诊为糖尿病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FPG、HbAlc水平,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确诊为糖尿病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且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38~67岁,平均(48.37±5.22)岁。观察组男13名,女17名;年龄为36~69岁,平均(48.49±5.05)岁。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此次研究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开展,两组对象及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本次纳入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为首次确诊糖尿病;②本次纳入的体检者经影像学、血尿常规、口服糖耐量等检查确认其各项功能正常,身体状况无异常。排除标准:肢端肥大、急性感染疾病、脑血管疾病患者。
1.3 方法 ①FPG:3ml将空腹外周静脉血以3000r/min的速度、15cm的离心半径离心10min后,采用已糖激酶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上机检测;②HbAl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照仪器、试剂盒说明上机检测。
1.4 结果判定标准 比较观察组30例患者FPG检测、HbAlc检测以及联合检测(FPG+HbAlc)的确诊率与误诊率。①FPG水平≥7.0mmol/L判定为阳性;②HbAlc水平≥6.5%判定为阳性;③联合检测时同时满足①、②标准则判定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研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PG、HbAlc水平对比 观察组FPG、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FPG、HbAlc水平对比(±s)
附表1 两组FPG、HbAlc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FPG(mmol/L) HbAlc(%)观察组 30 8.46±2.35 8.62±2.08对照组 30 5.16±1.29 5.13±1.18 t 2.37 2.83 P<0.05 <0.05
2.2 三种检测方式的确诊率、误诊率比较 FPG确诊率低于HbAlc确诊率(P<0.05);FPG、HbAlc联合检测的确诊率高于各单项诊断标准的确诊率(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三种检测方式的确诊率、误诊率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虽尚未有文献明确指出糖尿病的具体发病因素,但多数研究者认为,遗传、外部环境、生活习惯等均与糖尿病的形成有一定关系[4]。糖尿病早期症状无明显特异性,漏诊、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有效降低糖尿病临床误诊率,需选择合理、高效的诊断方式,以便患者尽早接受相关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 P G、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认证FPG、HbAlc水平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有效性。由于机体每日全天血糖含量会随着进食量、活动情况等指标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此外,机体神经系统、激素调节出现异常时,血糖浓度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破坏,继而引发低血糖、高血糖,机体血糖值一般在空腹时保持恒定。因此,FPG成为临床最常用的糖尿病检测标准,此指标能够反映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分泌情况。糖尿病前期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机体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升高,继而导致患者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可能引发高胰岛素血症或出现微血管病变、脏器损伤、局部功能障碍等症状[5]。HbAlc由人体红细胞血糖及血红蛋白相结合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而产生,此项指标水平可反映人体近2~3个月的血糖变化情况。当以上指标水平出现异常时,则表示机体胰岛素、血糖代谢过程紊乱,需及时采取措施调节机体血糖水平,避免脏器损伤。观察本研究结果可见,糖尿病检测过程中,FPG检测确诊率低于HbAlc检测确诊率,FPG、HbAlc联合检测的确诊率高于各单项诊断标准的确诊率(P<0.05),提示联合分析FPG、HbAlc水平对于提高临床糖尿病确诊率的积极意义。糖尿病与机体胰岛素的分泌有密切关联,此病理机制虽能够印证FPG诊断的重要性,但由于FPG水平易受到饮食、情绪状态、应激反应等其他因素影响,瞬间性及波动性较显著。因此,若单独依据FPG结果去进行临床诊断,则难以准确判定患者的真实情况,较易发生误诊。研究数据显示[6],采用FPG诊断标准进行老年糖尿病诊断的漏诊率高达85%,在此标准下预测糖尿病的效率较低。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指出[7],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机体蛋白长期糖基化状态有关,为合理评估糖基化状态,需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红蛋白结合所形成的稳定化合物进行检测。HbAlc是经WHO推荐的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水平控制金标准,其能够结合葡萄糖中的血红蛋白,且不易受到饮食、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体内变异率较小。相关数据显示[8],若HbAlc水平下降,则表示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随之降低;若HbAlc水平持续升高,患者血糖异常波动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因此,密切监测并严格控制HbAlc水平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仍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若仅将FPG作为糖尿病检验标准,则难以准确反映机体血糖变化情况;HbAlc能够较精准地反映患者近期血糖变化情况,提升糖尿病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