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1-09-14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462300武海涛邢路远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462300)武海涛 邢路远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462300)翟可可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为临床常见肝脏病症,多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致使,HBV虽不具有细胞毒作用,但其造成感染过程可致使肝细胞遭受毒副作用,若病情未获得及时有效控制,易造成患者多器官损伤,严重者可引发肝硬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3]。恩替卡韦为临床针对CHB患者常用治疗药物,其属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阻断HBV复制过程,缓解病情进展,逆转肝纤维化[4][5]。但对部分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欠佳。故临床应积极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肝功能。甘草酸二铵主要成分为18a-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保护肝细胞膜、抗炎、抗氧化效果。但其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效果如何,仍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60例CHB患者,旨在从肝纤维化、肝功能等层面探究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我院160例CHB患者(2018年6月~2020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80例。其中研究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38~71岁,平均(54.66±6.53)岁,体质量指数:19.3~27.4kg/m2,平均(23.2 8±1.6 6)k g/m2;常规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39~72岁,平均(56.57±6.42)岁,体质量指数:18.9~27.2kg/m2,平均(22.93±1.74)k g/m2。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纳入:①经乙肝病毒标记物、血清HBV DNA检测等确诊为CHB;②知情并签署承诺书。排除:①严重糖尿病、甲状腺炎者;②重症感染者;③合并肾、肺、脑、心功能障碍者;④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⑤认知功能障碍者;⑥精神疾病史者;⑦伴严重恶性肿瘤;⑧药物性肝炎;⑨自身免疫性肝炎。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补充营养、利尿剂、补充白蛋白、保肝等常规治疗。常规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口服,0.5mg/次,1次/d。研究组接受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恩替卡韦用法用量同常规组;甘草酸二铵,口服,150mg/次,3次/d。两组持续治疗6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 两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实施疗效评估,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HBeAg转阴;有效:自觉症状、肝功能原值(较治疗前)降低≥80%,HBV-DNA、HBeAg转阴;无效:未及上述标准;有效+显效=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①两组总有效率。②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③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肝纤维化指标[IV型胶原(IV-C)、血清Ⅲ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酶(HA)]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流感样综合征、消化系统反应、皮肤反应等。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50%(66/80),较常规组的67.50%(54/80)高(P<0.05)。
2.2 肝功能指标 治疗6个月研究组血清AST、ALT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s,U/L)
附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s,U/L)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AST ALT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前 治疗6个月研究组 80 138.35±10.48 41.42±7.64a 165.92±13.86 45.46±6.34a常规组 80 135.94±10.33 52.69±9.35a 162.07±12.78 54.52±7.66a t 1.465 8.348 1.827 8.150 P 0.145 <0.001 0.070 <0.001
2.3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6个月研究组血清IV-C、PCIII、HA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对比(±s,μg/L)
附表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对比(±s,μg/L)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HA PCIII IV-C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前 治疗6个月研究组 80 206.41±19.61 76.92±12.73a 35.17±9.71 18.40±3.78a 127.41±11.09 52.18±7.53a常规组 80 201.67±18.33 94.51±15.58a 32.93±9.36 22.34±5.24a 124.57±11.02 68.57±9.24a t 1.579 7.820 1.486 5.454 1.625 12.299 P 0.116 <0.001 0.139 <0.001 0.106 <0.001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7/80),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5/8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CHB为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患者感染后,HBV病毒于肝细胞内大量复制,致使肝细胞受损、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病理表现为肝肿大,质地硬,具有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易于传染等特点,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恶心、腹胀、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故临床应采取有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针对CHB患者多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其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可通过结合三磷酸和脱氧鸟嘌呤核苷,阻碍细胞内多聚酶启动,抑制HBV DNA病毒链复制,具有起效快等特点。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发现,长期单独应用易致使病毒耐药变异,增加耐药性风险,从而影响抗病毒效果,故联合用药已势在必行。甘草酸二铵主要成分是甘草提取物,具有极强抗炎、护肝作用,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本研究将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应用于CHB患者治疗,数据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82.50%较常规组的67.50%高,治疗6个月血清AST、ALT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与娜丽[7]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原因分析为甘草酸二铵是一种前体甘草酸,和酮类固醇化学结构相似,可发挥类固醇效果,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效果,且亲脂性较强,可经血液进至机体内,与附着于毛细胆管膜上蛋白一类脂质载体结合,降低细胞膜通透性,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能较好发挥协同作用,增强保肝、抗病毒效果。此外,本研究数据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说明,于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
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多指肝细胞发生变性或坏死时,结缔组织异常增生,作为肝硬化、肝癌发生中间环节,IV-C、HA、PCⅢ等在肝纤维化过程中产生,其水平高低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8]。故测定上述因子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进展。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6个月研究组血清IV-C、PCIII、HA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提示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可有效抑制肝纤维化进展。但具体作用机制仍需细胞学进一步研究揭示,可作为后期研究重点。
综上所述,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展,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