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单元教学中阶段目标管理的课堂实践研究

2021-09-13胡勇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高中数学

摘 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单元教学强调着眼于一个具体单元的知识建构,这种更为宽广的视角与站位高度,更容易实现具体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更容易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自然也更能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基于阶段目标管理的需要,要考虑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内容层面,二是方法层面.立足于阶段目标管理提高单元教学的效益,客观上是面向学生减负增效的有效思路.将单元教学与阶段目标管理结合起来,可以优化教学的过程与结果,这对于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单元教学;阶段目标管理;课堂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4-0006-02

收稿日期:2021-05-25

作者简介:胡勇(1982.1-),男,江苏省启东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思路被提了出来,其中单元教学就是一个较新的思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单元教学强调着眼于一个具体单元的知识建构,很显然这种更为宽广的视角与站位高度,更容易实现具体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更容易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自然也更能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说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尤其是教师对阶段目标的认识与管理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具体的单元教学过程不能够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目标对于教学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的向导,是教学结果的测绩与评价的依据.离开了对教学目标的清晰认知,那具体的教学过程很容易茫然无序;反之,如果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那无论是预设具体的学习过程,还是根据学生的生成做出相应的调整,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客观上,数学课堂由一系列看似相互独立但实则有内在联系的数学思维活动构成,这些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也就是说要达成最终的课堂目标,每一次的思维活动都应体现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由此可以看出,阶段目标管理是课堂实现最终目标的必要要素.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当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阶段目标的管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以课堂实践为基础,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

一、阶段目标管理优化数学单元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视野里,单元教学与阶段目标管理之间,应当是一个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单元教学是阶段目标管理的依靠,阶段目标管理是单元教学的保障,教师在研究单元教学的时候,基于阶段目标管理的需要,至少要考虑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内容层面.单元教学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单元的知识,在教材编写的时候,往往能够将一个单元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的比较清楚,因此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基础,去发掘能够支撑学生学习某一单元知识的课程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加以利用与重组.这样实际上也就明确了阶段目标管理的第一个要求,那就是确保课程资源与知识目标之间的衔接.

二是方法层面.在具体教学一个单元知识的时候,教师还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尤其是在单元教学的视角之下,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往往更具逻辑性、完整性.教师要抓住单元知识的教学,发掘其中的思想方法培养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这样实际上也就明确了阶段目标管理的第二个要求,那就是确保知识教学与方法目标之间的衔接.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到单元教学的视角之下,阶段性目标的管理还与具体的策略相关.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很受重视,而良好的课堂管理策略,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现阶段的数学课上,大部分教师都掌握了一套实用的方法,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掌握一套有效的高中課堂管理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帮助.

二、单元教学中的阶段目标管理实践

其实阶段目标管理原本是一个系统的知识,通常认为阶段目标管理分为四个步骤:目标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评价与反馈.结合单元教学下的阶段目标管理,这里以《解三角形》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具体的实践思路与方法.

从单元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解三角形》这一单元,其包括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相应的应用举例以及作业训练等.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当中,正弦和余弦是两个相对熟悉的概念,但是这并不必然促进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事实上从单元式编排的角度来看,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的,应用举例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而出现的,选择更多的指向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因此,从内容层面来看,这一单元的目标应当明确为这样几点:让学生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等知识基础之上,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定性认识上升为定量认识;在向量的数量积或解析几何中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知识运用的基础之上,推导得出余弦定理;在应用举例的过程中,认识到与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相关的问题类型.

从方法层面来看,这一单元的目标应当明确为这样几点:在推导得出正弦定理的过程中,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推导余弦定理的过程中,体会不同数学知识对应着的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将在应用举例过程中形成的问题解决能力迁移到作业训练的过程当中;在应用举例以及作业训练的过程当中,体会问题解决的基本方式,认识到问题解决的价值.

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在实施阶段目标管理的时候,具体的策略运用体现在教师理清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乃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背景,这里必须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还需要考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比如在创设情境推导得出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形象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抽象的过程;在推理得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认识并运用逻辑推理是核心环节;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不止作为知识的形式存在,也需要作为模型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也是有充分的.

三、基于实践研究反思阶段目标管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验证单元教学的价值,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单元教学能够对传统的教学形成有益的补充,无论是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数学思想方法领悟而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为了提高单元教学的效益,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阶段目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当明确了单元教学的目标之后,再通过具体的策略运用来寻求目标的达成,是单元教学与阶段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进一步反思已有的教学实践,还应当有两点认识:一是立足于阶段目标管理提高单元教学的效益,客观上是面向学生减负增效的有效思路.新课改提出: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其核心实际上就是减负和增效,那么其所追求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效果,而在单元教学中运用阶段目标管理就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二是将单元教学与阶段目标管理结合起来,可以优化教学的过程与结果,这对于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从考核评价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必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范式;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立足于单元知识的教学,并指向明确的阶段目标,都是有必要的.而对于教师来说,有了清晰的阶段目标管理思路,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阶段目标管理:数学课堂建构的策略化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旬刊,2015(7):26-28.

[2]杜亚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4(20):26-26.

[3]金花.阶段目标管理——聚焦素养核心发力——以公开课《微专题:数列中的存在性问题》为例[J].考试周刊,2017(11):25.

[4]沈辉.在概念教学中实施阶段目标管理——“函数的简单性质——奇偶性”的教学设计探索与反思[J].数学教学研究,2010(9):7-10.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高中数学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创新设计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