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的研究
2021-09-13王琳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的意义,根据时代需求,提出电子商务平台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以为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互联网技术与网络环境逐渐改善。时至今天,我国行业发展逐渐形成互联网+模式。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线上交易模式,将互联网+效能可谓发挥到极致,为我国经济发展另辟蹊径,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有效铺设我国与国际贸易之间的桥梁通道,有效提高我国国际贸易水平,使其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因此,简化我国国际贸易操作流程,积极转变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加强与贸易合作商交流沟通,降低运营成本,打造一条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通道,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目标。
1.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的意义
将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可以为贸易公司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随着社会发展,国内外产生大量提供国际贸易服务的公司,且工作效能远高实体贸易公司,较大程度颠覆传统贸易公司交流贸易运作管理的模式,可以有效迎合市场经济需求,为贸易实体公司提供全面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其次,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渠道展开国际贸易,可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同时,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全天交易平台,可以突破传统国际贸易的交易时间限定,为国际贸易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有效解决因时差而出现的磋商、合同签订、交易、售后服务等难题,最大程度满足客户时间需求,减少人力资源输出,实现在线沟通,节约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2.电子商务平台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
2.1加强电子商务理念,提升应用积极性
为提升贸易公司自身实力,基于国际贸易长远发展视角,首先应该积极转变意识观念,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将电子商务理念践行于日常贸易工作之中。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加强电子商务推广与宣传,使众多贸易工作人员,可以切身体会到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消除传统认知下对电子商务的误解,触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电子商务建设中,拓宽国际贸易发展渠道,在政府及社会的扶持推动中,有机结合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2.2加强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复合型商务人才
贸易与电子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基于电子商务的较高专业性,必须具备电子信息化专业技能和商务贸易知识。根据实际调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于熟练掌握商务贸易知识、精通电子信息化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我国工商局统计分析得出,我国跨境电商在2022年,进出口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整体发展趋势正在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递增。因此,从整体社会人才储备结构来看,电子商务及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因此,应该在各大院校中不断完善课程结构,增加专业教学范围,建立雄厚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展开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培养,从而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输出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此外,应该明确政府领导地位,以各项优惠政策提升电信网络环境,推进电子商务在外贸企业中的应用率,打破传统分割体制,有效促进资源生成与共享。
2.3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提升国际市场竞争
国际电子商务在互聯网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应该结合国际化发展局面,进一步优化我国电子商务法。首先,应该明确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考虑贸易经济的协调性发展,为我国贸易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准则与依据,使国际商务贸易来往渠道可以更加适用、规范。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该遵守法律原则,结合国际贸易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相关政策条例“管”的职能,从而在国际贸易经济体制扩大的过程中,使其更加规范,形成良好竞争氛围,有效约束体制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此外,为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在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律制度的同时,更应该要求企业坚守公平、公正原则,强调自律、自强精神,严厉惩处违反电子商务贸易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为我国国际贸易提供优良的电子商务平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际贸易可借网络平台的客户优势与先天资源,挖掘更多商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经济建设创新更多机遇。因此,贸易企业应该加强电子商务理念,提升应用积极性,培养复合型商务人才,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律制度,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良性竞争,使电子商务为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力量。本文上述内容,因时间和范围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以期在后续深入探讨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我国数字经济治理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J].杨祎. 科技经济市场.2021(01)
[2]“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治理逻辑、问题及应对[J].方丽娟,张荣刚. 理论导刊.2020(11)
[3]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治理:影响解构、特征刻画与取向选择[J].马述忠,郭继文.改革.2020(11)
[4]数字经济治理碎片化问题及对策[J].李勇坚.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02)
[5]数字经济治理逻辑演进和路径选择[J].杜庆昊.互联网经济.2020(Z1)
作者简介:王琳(1988.1-),女,云南省昭通市,大学本科,中专讲师,教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