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与心灵沟通的融合
2021-09-13王振娜张钦
王振娜 张钦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开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因此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教育目标相同,而且二者在内容上也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尝试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特点,德育与心灵沟通融合中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心灵沟通 融合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行为等都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思想,如果不及时引导和改正,极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品德形成存在偏差。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效率,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德育习惯。同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兼顾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通过将德育与心灵沟通的结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与心灵沟通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孩子提供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也更加优越。同時大部分家长的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初中生的家长更是处于事业发展的巅峰期,工作的忙碌使得对孩子的关注度降低,缺乏与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这种家庭环境下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不良心理,而家长难以发现,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如果不及时引导极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和行为[1]。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学生们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便捷,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更多。但是由于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比较弱,而且尚未形成稳定的道德意识,意志力不强。这种情况下一旦被不良信息或者思想侵入将会导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受到影响。而面对学校和家庭的正向教育容易激发叛逆心理,进而出现一些越轨的行为。
通过这些方面分析可知,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敏感期,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外部信息环境混乱,教师需要通过德育教育以及心灵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与心灵沟通融合中的问题
1.班主任对德育与心灵沟通的关注度不足
班主任往往还会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虽然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会更加频繁,能够熟悉班级中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但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比较多,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道德或者心理问题时无法及时被班主任发现,自然无法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导致学生德育或者心理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加深。
2.班主任与学生间存在距离感
班主任负责对班级中各项事物的管理,因此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一般会比较威严,使学生能够听从班主任的管理。但是该管理模式下会导致学生与教师间产生距离感,不敢与教师交谈。这种心理会延续到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和心灵沟通教学中,面对班主任学生不敢张口表达自身的需求,不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导致心中的困惑和疑虑无法有效解答。
3.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
通过对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仍然存在传统教学层面。片面地认为德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尊老爱幼,遵守学校纪律、法律规律等。但是当前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化,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由于班主任对德育的片面认知导致与学生心灵沟通欠缺,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和营造健康的心理状态。
4.班主任德育教育纸面化
德育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和行为品质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德育行为培养中,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但是从当前教师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德育教育仍然停留在表面,很多内容都是口头说一下,或者形成行为规范条例粘贴在班级,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实践[2]。此外,从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很少针对德育教育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德育教育兴趣,降低德育教育效果。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灵沟通技巧
1.提升班主任德育素养与沟通能力
班主任要想更好的落实和完成德育教育工作以及与学生的心理沟通,首先需要提升自身德育素养,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肩负起德育教育的大任,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愿意投入到德育教育中,并能够向教师敞开心扉。因此,班主任要做好自身的德育素养塑造。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注重自身的言行,确定哪些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同时多关注学生的思想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采用合理的沟通方式和学习方法,实现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规范。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利用课下时间多参与学校的各种德育教育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也可以通过网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不断提升班主任自身道德素养,更好的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此外,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为了提升德育教育效率,还需要积极与其他班主任进行沟通,吸取优秀的德育教育和心灵沟通经验,通过互相借鉴的方式不断完善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自身修养[3]。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必须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将学生成绩作为德育沟通的评价手段,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更信任和信服。
2.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教育核心的理念,从学生角度对德育教学和心灵沟通工作进行解读。也就是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自身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得采用强制性的方式对德育教育进行管理,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特点等开展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止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德育教育完全从自身角度出发,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思想的表达和心灵的感悟,难以实现德育教育工作效果,使得教师与学生间的交谈没有实质性内容,无法对学生产生触动,甚至学生对教师讲了什么完全不清楚。沟通包括“说”和“听”两个部分,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完全倒出来给学生“听”,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帮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主观臆断后直接强加给学生的问题,使得学生难以接受。德育教学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必须要放下包袱和班主任的架子,引导学生表达自身内心的想法,而自己要学会倾听。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不能过于刻板,可以开一些玩笑,使学生的情绪放松,逐渐打开学生的心灵,才能够使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实现与学生间心灵的沟通。此外,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走入班级与这些学生聊一些有趣的话题,或者加入他们的游戏,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通过长时间接触和逐渐深入了解,转变学生对班主任的刻板印象,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从教师对自身的尊重中,也能够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意识。
3.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孩童时期向成人过渡的重要阶段,虽然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尚未达到成人的程度,但是道德感、思维以及审美能力等都已经形成基本的雏形,已经出现比较成熟的自我意识。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不足,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目标,过于盲目,并具有青春期特有的需求和渴望[4]。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需求和渴望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学生最需要的德育指导是什么,他们更期待什么样的人际交往和溝通关系,他们在成长中的诉求是什么等。要想了解这些内容,班主任必须要与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解答这些问题。比如,升入初中后,各科学习难度提升,一些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的状态,学习成绩明显下滑,或者出现焦躁情绪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下与出现反常思想行为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大体原因可以分为几类,包括学习压力大,家长期望高,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大,沟通能力弱等。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班主任教师无法解答可以求助于学校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和思想及时进行干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周末郊游活动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在轻松的氛围下,更容易使学生们敞开心扉,感受集体的力量,并融入班集体中。
4.加强沟通启发学生思考
初中生对于思想道德已经萌生了基本的自觉意识,在家长和教师的管教中容易出现反抗情绪,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因此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心灵沟通过程中教师忌采用强硬的态度和手段,而是需要转换管理角度,从道德意识着手,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启发,更好的规范学生行为。比如,对于班级里面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教师可以主动与这些学生家长建立沟通渠道,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大部分性格孤僻的孩子都与原生家庭具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导致学生难以融入班级的大家庭中,无法感受爱和表达爱。教师要用爱来感化和引导这部分学生,使他们意识到爱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学生共同讨论他的兴趣爱好、理想等,同时组织小组同学多帮助和关爱这部分学生。在大家的共同关爱下自然使学生学会关心集体,帮助他人。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与心灵沟通工作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但是从当前初中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多元化手段建立与学生良好的心灵沟通途径,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唐主英.心灵沟通的桥梁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J].文渊(高中版),2020(1):282.
[2]郇杰.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科学咨询,2020(30):51.
[3]刘胜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初探[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4):65-66.
[4]王仁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周刊,2020,(32):161-162.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