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采集科采血护理人员应用心理护理对献血者的影响
2021-09-13姚凌云
姚凌云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采集科采血护理人员应用心理护理对献血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血液采集科的80例献血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再次献血率(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发生率(5.00%)比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对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手法的满意度评分更高(P <0.05)。结论:血液采集科采血护理人员应用心理护理对献血者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血液采集科;护理人员;心理护理;献血者
采血护士在采取常规的采血穿刺技术抽取机体的血液时,献血者很容易受到献血者个体和痛觉感知的不同、护理操作技术等影响,献血时常常会出现头晕、疼痛以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其献血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明显降低其再次进行无偿献血的积极性[1]。因而,为了缓解献血者的异常情绪,减少不良情况的出现,使其再次献血的积极性提高,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血液采集科的80例献血者,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到的例数各为。观察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3岁~46岁,平均年龄(30.14±2.78)岁;职业:工人17例,学生8例,教师7例,其他8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2岁~46岁,平均年龄(30.28±2.45)岁;职业:工人19例,学生8例,教师7例,其他6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发现没有差距(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血护士按照采血护理的流程了解每一位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告知其献血相关的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献血者的生理变化。
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具体是:(1)在献血前加强进行科普宣传:制定详细和易懂的无偿献血宣传手册,内容包括采血目的、血液相关知识和采血流程等;建立无偿献血相关的QQ群以及微信群,鼓励无偿献血者分享自己的献血经验、困扰自身的问题和心理状态等,互相之间进行鼓励,使无偿献血率提高。(2)在献血过程中强化进行心理护理:采血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无偿献血者沟通,注意爱护献血者,通过细心和耐心的交流,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注意观察其献血过程中不同的情绪改变,主要包括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变化;对无偿献血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为其提供安逸和舒适的献血环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再次献血发生率和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发生率。从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手法等方面评价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再次献血发生率和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再次献血发生率(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发生率(5.00%)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对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手法的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交通等重大的严重事故均会造成严重的人员损伤事故发生,而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均需使用大量的血液制品,才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2]。在开展血液采集的过程中,我国目前主要应用无偿献血的方法来确保患者抢救用血的需求。无偿献血能为临床上提供血液来源,但是相关的临床医疗机构对于献血知识的普及情况比较差,人们的献血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进行血液采集相关工作的难度比较大[3]。护理服务工作在献血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每一位献血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询问献血者的健康情况,而且高效、合理的开展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血液采集工作的质量,明显提升二次献血的比例[4]。心理护理可以充分满足无偿献血者的各类需求,使献血者与采血护士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增加,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献血行为[5]。本研究发现,心理护理能提高再次献血发生率,降低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发生率,提高对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服務质量以及护理手法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血液采集科采血护理人员应用心理护理对献血者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文琴,孙业富,夏爱萍.单采血小板中献血者钙剂补充护理满意度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22):90-91.
[2] 张秋转,王一清,庄桂明.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52.
[3] 戈冬燕,陆晓燕.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9):217-218.
[4] 刘锁涛.浅谈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285-12285.
[5] 张颖,詹伟波,符雪丽,等.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全程中始终贯穿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