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阳性检出率分析
2021-09-13张东吴宗妍
张东 吴宗妍
【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不同检验技术微生物阳性检出率差异性。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感染检验者共147例,就微生物培养、镜检法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验证。取受检者阴道分泌物后,实施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比较阳性检出率及应用差异。结果:经对比两类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检验结果后无统计学差异(P >0.05);微生物镜检用时低于微生物培养检验用时(P <0.05)。结论:妇科炎症微生物感染临床检验中采用微生物培养、镜检法均可有效判定受检者微生物感染情况,但各具优劣性,必要时需在临床检验中采取联合方案,提升患者病情诊断有效性。
【关键词】妇科炎症;微生物感染;微生物培养;微生物镜检;应用效果
微生物感染是引发妇科炎症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类型,可导致女性生殖系统多类型感染性疾病,除临床常见阴道炎、支原体感染等,部分感染者或为高危型HPV感染等,严重损害自身生殖系统健康安全。微生物感染导致临床发病后,虽存在一定症状表现,多数均可在局部用药治疗后得以缓解,但由于病原微生物并未得到有效清除,故仍存在较高临床复发率,易在病情反复后,扩大生殖系统感染范围,影响病情预后,故及时就诊,确认微生物感染情况对症治疗,是有效根治微生物感染所致妇科炎症疾病的临床主要路径,但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或存在效果性差异,需合理实施检验[1]。故在本次研究中特以微生物培养、镜检法为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感染检验者共147例,就微生物培养、镜检法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验证。147例患者中,年龄23岁~65岁,平均年龄(44.08±4.29)岁,已婚育93例、未婚育54例。
1.2 方法
取受检者阴道分泌物后,实施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1)阴道分泌物采集:引导受检者取仰卧位采集阴道分泌物样本,取无菌棉拭子3个并排放置,将棉拭子置入阴道后取其阴道侧壁分泌物为检验样本,样本采集后需软琼脂试管,放置在底部进行低温保存(-40℃),棉拭子拭取面积约为30%。样本采集24h内需完成微生物接种处理。(2)微生物镜检:取棉拭子上附着阴道分泌物适量为检验样本,制作镜检涂片,镜检前于图片上滴注1滴~2滴氢氧化钾溶液,经混匀后实施镜检,如镜检中确认存在假菌丝、真菌孢子或菌丝时,即可判定为阳性[2]。(3)微生物培养检验:取沙保罗培养基进行棉拭子所得阴道分泌物接种培养,接种后取科玛嘉念珠菌顯色培养基进行阳性菌接种,接种完成后实施3次传代24小时培养,培养温度为35℃,培养完成后取药敏检测仪及菌落全自动分析仪,评估受检者微生物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如经24小时培养后,培养基中无真菌生长即可判定为阴性[3]。
1.3 观察指标
比较阳性检出率及应用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对比两类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检验结果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生物镜检用时低于微生物培养检验用时(P<0.05),见表1。
3 讨论
妇科炎症疾病是妇科患者就常见主诉类型,如临床常见阴道炎、宫颈炎等,在相关病理研究中指出,上述生殖系统炎症疾病的发生与微生物感染关系密切,可受微生物增殖及感染扩散影响,逐渐由局部生殖系统感染累及至多个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损害女性生殖系统健康。在临床诊断中,可通过患者微生物感染后阴道分泌物性状的变化,进行初步诊断,但对于具体微生物感染情况的测定,还需通过相应微生物检验予以确认,以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控制患者病情进展。
本次研究指出,经对比两类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检验结果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生物镜检用时低于微生物培养检验用时(P<0.05)。分析原因:现阶段,临床检验中对于微生物检验的测定主要以微生物培养为主要诊断依据,可在经采集相应微生物培养样本后,经培养基接种、培养后,经置管分析菌落情况判断患者有无微生物感染情况,且在完成培养后可经药敏检测及菌落检测,确认患者微生物感染类型及药物耐药情况,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有效临床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故在微生物感染所致妇科炎症疾病中具有一定诊断应用率,但受检验操作复杂性及时效性影响,仅适用于严重感染或病情久治不愈者。而微生物镜检的实施,则可在经制作阴道分泌物涂片后,经相关检测液滴注后,在显微镜辅助下经观察相关测定物变化情况后,确认微生物感染阳性情况,检验便捷、快速,但仅具有一定阳性指向性检测作用,无法确认具体微生物类型及耐药情况[4,5]。
综上所述,妇科炎症微生物感染临床检验中采用微生物培养、镜检法均可有效判定受检者微生物感染情况,但各具优劣性,必要时需在临床检验中采取联合方案,提升患者病情诊断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谢印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7):173-175.
[2] 蔡奕鸿,温少玉,霍燕珊, 等.观察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2):153-154.
[3] 范忠宇.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7):107.
[4] 刘政军.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及全自动分析仪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5):155-157.
[5] 邢海昱.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