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

2021-09-13欧丽含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阅读课思维能力

欧丽含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笔者以执教的一节英语阅读公开课为例,在“指向学科核心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引下,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设计有情景、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从而在语体构建,意义构建及语言实践等方面科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维能力;迁移创新类活动;初中英语;阅读课;活动设计

一、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能力的提高应与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形成同步。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價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文本的思维价值,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体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

笔者对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面的活动(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的设计实施进行了全面客观的了解,发现很多教师主要针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培养,在课堂上着重实施和创建学习理解类活动和应用实践类活动,而忽视了迁移创新类活动的创设和探究,忽视了对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的创设和探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因此,笔者以执教的一节阅读公开课为例,探索注重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设计实施适应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迁移创新类活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语言的运用与实践,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核心概念

“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表现的能力与水平。”而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文化现象的异同,归纳语言及语篇特点,分析语篇特点、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概括、创新等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提高思维能力。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赏识语篇的文体特征与修饰手法,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批判、评价作者的观点等。其次,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再次,让学生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三、实践课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外研版教材八年级上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Unit 2 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 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话题为保护濒危动物。文章以大熊猫为切入点,提出了大熊猫处于濒危状态这一问题 (pandas are in danger),介绍了我国现有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1600 in the wild; zoos and research centers are looking after about 340; the situation is getting very difficult)、濒危原因 (do not have many babies, and baby pandas often die; bamboo forests are getting smaller, losing their homes) 以及人们为保护大熊猫采取的行动 (doing a lot of research to help produce more babies and help baby pandas live; set up nature parks and developing other plans),并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及其存在的重要意义(protect all animals)。

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使人们了解濒危动物如大熊猫的现状和人们为了保护它们而采取的措施,从而激发起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号召人们尽自己所能多关爱地球上的濒危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初二(3)班的学生,共48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热情较高。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班级后进生比较多,有1/3的学生英语表达和英语阅读能力较弱。本模块的话题是动物,这是学生很熟悉也是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爱动物这一心理特征,设计各类活动,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学生对濒危动物的现状和如何保护他们的具体措施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本课进一步输入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经过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1.通过(扫读、略读、细读等认知策略)匹配段落大意,梳理文章结构,提取关于大熊猫现状、濒危原因、保护措施等的细节信息;(获取与梳理)

2.通过鱼骨图,基于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文章信息,对课文进行复述;(概括和整合、内化和运用)

3.基于所读文本和视频材料,了解濒危野生动物的现状,明确保护动物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宣传的责任感;(批判与评价)

4.通过制作海报,写倡议书,号召人们多关爱地球上的濒危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想象与创造)

(四)教学思路

王蔷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王淑花也指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况的、间接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目的性、问题性、层次性和生产性等特点。”一节理想的阅读课,一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授课教师必须坚持基本原则,即课堂的教与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本节课采用的是PWP教学模式,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文化、思维相融合的英语学习活动,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指向知行合一,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学生学情设计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课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Pre-reading)

“教师要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逻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思维。”在此环节,教师可通过游戏活动,头脑风暴,多媒体视听,情景图片,话题交谈,悬念设计等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促进思维的快速发散。

(1)进入情境,感知文章主旨

〔活动1〕创设情境——拓展思维发散性

情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种教学效果,给学生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和背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本课开始,教师利用视频和图片引入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想象力。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一个迪士尼的动物视频,提问学生:Do you like animals? 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 Why? 接着展示一张熊猫宝宝的照片,让学生猜What are they? 接着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ndas? 引入主题,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和图片内容提取出有效信息,创设真实的情境。通過提问,引导学生了解主题词汇,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学习。

(2)细心领悟,预测文章主题

〔活动2〕创设问题——启发思维的预测性

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发展,教师常常在教学过程中设问。教师提问后,学生就会主动观察教学图片和视频内容,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预测文章主题和文本内容,引出主题,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形成阅读期待。教师让学观看有关Chengdu Research Base的一段视频,预测视频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提问:Are pandas in danger? Why?

课堂在“预测-验证猜测-推测”的教学活动中层层推进。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由此可见,预测增加了悬念,对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有积极作用。

2.读中阶段(While-reading)

(1)整体把握语篇,发展思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学生通过对语篇的学习,探究语篇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而进行语言加工的过程也是一种理解和思维的过程。“学生所学的不是零散、碎片化式、杂乱无章的信息,而是有逻辑、有体系、有结构的知识。”从语篇的结构来看,外研版教材八年级上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Unit 2 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 为说明文。作者采用了列数字(1600,340)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大熊猫的现状和人们采取的措施。文章共分为四段,第一段提出问题:pandas are in danger;第二段分析问题:why pandas are in danger;第三段解决问题:How to protect pandas;第四段通过介绍WWF表明保护动物的目的和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的While-reading 环节,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归纳匹配段落大意,学生正确匹配文章每段的大意,是在整体把握语篇的基础上经过文本研读、理解、思考和概括后的结果。这有利于发展学生整合信息、审辩式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能力。

(2)根据细节深层理解问题,激发思维的深刻性

高阶思维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没有对文本内容的了解,促进深度思考的推断性和评价性问题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理解问题在多维问题链中必不可少。笔者根据语篇中的几处关键信息提问:Why do we say pandas are in danger? What's their situation? Why pandas are in danger? What do people do to help pandas? What is WWF? What's the aim of WWF? 学生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获取、加工并整理语篇。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笔者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词句采取提示、引导和追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加完整、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从而,学生对文章的框架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发展了自身的提取信息能力,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为下一个层次的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3.读后阶段(Post-reading)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的真实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读后环节,通过对文本的复述和创设与文本相关的真实语境,激发学生运用内化所学知识,将新学的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欲望,有利于实现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本课的听后活动为复述文章和写倡议书。笔者为本课设置读后活动,学生能够根据给出的主线将鱼骨图补充完整,并分工合作。根据鱼骨图复述文章主要信息,培养学生内化与运用的思维能力。(如图所示)

创设情景,迁移创新。学生利用视频信息将关于老虎面临濒危的鱼骨图补充完整,并利用学习到的结构和语言汇报老虎相关信息。运用课时目标语言和结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展开话题,将课文结构迁移到其它濒危动物(tiger)上,对情况和保护措施进行汇报,并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而引导学生写倡议书,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能让学生树立客观综合的评价观,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课尾,要求学生基于真实情境,将目标语言和对话推进的内在逻辑在新的主题易现中迁移运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对角色的演绎是由表及里地领会文本并进行拓展和超越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读后活动中能得以发挥。

四、结语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加强语篇解读能力,设置多层级的听说课教学目标、多维度的问题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龚姚东.从思维品质到品质思维——刍议英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2015(12):4-7.

[4]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9-36.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阅读课思维能力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阅读训练 以篇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