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善地,心善渊

2021-09-13胡忠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11期

胡忠山

【内容摘要】通过品读沈从文的《边城》,分析作品的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的同时,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发掘作品的深层内涵,引领人们居善地,心善渊。《边城》是一部文质兼美的著作,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述,人物的描写,体现出自然美的同时,深刻的刻画了人性美、亲情美,体现出淳朴的人情、纯真的爱情和可敬的手足情。

【关键词】善地  善渊  纯洁  真挚

沈从文的散文独具魅力,表现手法自由洒脱,文体不拘常格。《边城》的隽永秀丽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边城》这部书也被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而作者所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那么这种人生形式就是人的爱和骨子里的善。好的文学作品不光带给人心情的愉悦和美的欣赏,还能带给人一种正能量,所以读沈从文《边城》领悟到他的思想倾向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作品《边城》从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等方面着眼,刻画了一群善良的人,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做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本文通过分析三美,来进一步分析解读《边城》的主题及深层内涵。

一、居善地——自然美、风情美

故事发生在湘西一个小小的山城茶峒,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翠竹掩映,碧水环绕,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文中写道春天时桃杏花烂漫,近水人家多在花气氤氲中和谐生活,路人直须注意,只要有桃杏花盛开的地方便有人家,有人家处必可沽酒……黄色的泥墙,乌黑色的瓦,映着红的花绿的树蓝的天,再加上澄澈的碧水,仿佛画中的美景一般,让人觉得舒适而美好。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茶峒人在青山绿水间陶冶了性情,过着与世无争的桃源般的生活,这里的人吸收天地精华,自然淳朴而善良。所以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为人天真活泼,既不发愁,人又乖,从来不动气,也不做残忍的事情。因而她又是大自然孕育和熏陶出来的女儿。她身边那充满灵性的一草一木,陪伴着她,熏染着她,诗化着她,也成长着她使翠翠美丽智慧而富有灵性。所以文中成功的自然景物描写,恰到好处的点燃了人与自然的气息,人景合一,一起演化为一种清新隽永的韵味,一种涤荡人的灵魂的境界,使人的善良就像桃源的水在骨子里流淌,在自然山水间沉淀。而翠翠的美丽善良,也不禁使人想到《山魂》《湘夫人》,曹植的《洛神赋》等作品中人神合一,人与自然合一的超凡脱俗的女性形象。沈从文将翠翠的形象融入山城,达到了自然美与心灵美的有效融合,塑造了自然与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突出了居地善的主题,渗透了自然环境的自然美、风情美。

两省交界处极有秩序,茶峒人民十多年来安居乐业,与世无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更加说明茶峒是人间的一片净土。端午节日,当地妇女、小孩子,皆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家家到了这天都可以吃鱼吃肉……家家都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这些朴实的描写都道出茶峒人在节日中盛装打扮,争相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在这诗情画意的茶峒里,人们愉快的生活,军民团结友爱,官民同娱同乐,一派自由和谐。茶峒的山清水秀与乡风民俗糅为玲珑剔透的一体,清丽与厚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地构成了边城的整体人文环境。在这个有独特风情的小镇中,环境因人的活动而显生机,人因山水的漫染而呈现出自然的品格。因此秀丽的湖光山色滋养了这里淳朴善良的风情,让茶峒的人们过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桃源般的生活。通过对边城地理环境的描写和人文习俗的交代,将边城的自然风光之美与人性的淳朴直接地表现出来,铺垫小说的地理氛围,渲染故事发生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安详、和谐的感觉,能够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绚丽和宁静。自然美和风情美是高山大河、春花秋月般的相得益彰,它们是人性美的基础,是渊源。

二、心善渊——人性美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许多经典的悲剧作品中,人物常以善恶、美丑组成对立的双方,矛盾双方互相冲突着、争斗着,使有价值的生命最终幻灭。然而《边城》并非如此,茶峒不仅风景如画,而且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莫不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无论爱着翠翠的兄弟俩人——天保、傩送,还是老船夫,甚至船总,他们都很喜欢翠翠,且彼此间都怀着亲切的感情。《边城》围绕翠翠,写出了爷爷和其老朋友朴实无华的友谊,体现出真挚的友情,写出了翠翠与爷爷亲密无间的亲情,同时通过爷爷与渡船人来体现边城的淳朴与善良,以及翠翠与天保和傩送的爱情故事,无不体现人性的美,即使是天保和傩送都喜欢翠翠,也是一方在无望的情况下放弃,体现出人性的美。

1.真挚的友情,爷爷和城里的老朋友。作品中的爷爷与朋友,两个寂寞的老人,一支烟一杯酒,淡淡的交往,却是一辈子的交情,别人在端午节这天是穿新衣吃鱼吃肉,莫不倒鎖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去捉鸭子,而他俩却宁愿在白塔下喝酒聊天撑渡船,相互照应。所以在这两位老人身上我们看到湘西下层劳动人民的最朴实最真挚也最简单的感情,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孤独的陪伴,只为翠翠的热闹和欢心,所以寡淡善良是他们的本真。

2.深挚的亲情,爷爷和翠翠。作者在开篇第一段就交代了爷爷和翠翠的背景。祖孙俩和黄狗相依为命,尽管他们靠撑渡船维持生计,粗茶淡饭,每天撑船渡人,生活单调,但是从文中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祖孙俩的苦痛可怜,也看不到他们的怨天尤人。反倒是翠翠一声声爷爷,稚嫩娇气的呼唤,还有那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这样的生活场景,让我们读出的是爷孙俩相亲相偎,爷爷对孙女关爱怜惜,孙女对爷爷的体贴任性。虽然此时祖孙俩的思想有了分歧,爷爷想把孙女许配给大老天保,而翠翠心中却想着二老,但思想的隔阂却改变不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互相怜惜的感情,所以《边城》的内涵就呈现出它“证明人性皆善”的一面。

3.淳朴的人情,爷爷和渡船人。世俗的金钱交易在这里荡然无存,桃源的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的关爱,发自内心的友善和无私的奉献。文章开头写道渡头为公家所有,所以过渡人本不必出钱,但凡事求个心安理得,过渡人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而老船夫却情不过,也为了自己能心安理得起间,便常常托人拿这些钱到茶峒去买茶叶和烟草。过渡的人只要需要烟草,老船夫便一把一把的慷慨奉赠,而茶叶则放进大缸里去,在六月天气里,用开水泡好,以待路人随意解渴。作者一开笔就写出了茶峒人的善良朴实,他们虽彼此不相识,但过渡人慷慨大方,富有同情心,而老船夫有古道热肠,乐善好施,他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们在青山绿水中生活,和谐而静谧,人性的美如同茶峒的小溪一样清澈而透明。

4.纯真的爱情,傩送和翠翠。尽管傩送和翠翠爱情以悬念结尾,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是多么的纯洁浪漫,和今天金钱至上的爱情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两相对照中,能够使得人们对爱情和金钱有新的认识,感悟作品中情感的真挚,令人感同身受,热血沸腾。《边城》这部小说,它将天保和傩送的爱情放在一个与世无争的桃源般的环境中去写,这里处处绿水红花,人人友善可敬,纯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怡然自乐的淳厚民风,使得人们的爱情也如溪水般纯真美好。二老不要碾坊,却要一条渡船,这种纯美的爱情不掺杂任何物质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没有常规爱情小说的分分合合、吵吵闹闹,也没有你侬我侬的热烈甜蜜,而是用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去表达,走马路,用一夜的情歌,打动了一颗心。作者巧妙地通过梦境来表现翠翠在现实中的爱情感受。虚实相生,使得翠翠对爱情来临既歡愉又迷茫,既渴望又羞怯。傩送的一句“大鱼会吃了你”,仿佛誓言般让翠翠坚守了最初的爱情。虽然哥哥天保因为得不到心上人的爱情而去闯滩,结果意外而死,而二老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而背上思想的包袱,结尾说到那个人或许明天回来,或许一辈子不会回来,但文中无论是傩送对翠翠,还是翠翠对傩送,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不掺加任何的利益和铜臭,足以让人感动。

5.可敬的手足情,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都喜欢翠翠,他们在爱情面前没有做出退让,兄弟间也没有反目成仇,更不是武侠剧中的那样为了兄弟,慷慨放弃自己的情感。作者通过对天保和傩送的描写,让人从中感觉到翠翠不是财产,可以论价或是转让,而是要尊重翠翠的选择。于是天保先走车路,请马兵去说媒,结果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然后又知道弟弟傩送也爱上了翠翠,最后两人决定以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傩送开口唱,天保便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竹雀”,在胜负已经能够预料的情况下,独自默默地离去,其最终在一场意外中死亡,这也许他最终逃不过的命运。傩送虽然得到了翠翠的爱情,但是夜半唱情歌并不被心上人知道,最后为哥哥的死背上心灵的枷锁,不知漂泊到什么地方。虽然小说的结局是悲伤的,但无论是手足亲情还是甜美爱情,都无不闪现着人性之美,人物也无不善良可爱。所以生活在湘西那块地方上的是一群还没被近代文明污染的淳朴的人,很多人自然居善地,心善渊。

所以《边城》是从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出发,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采用情景交融的创作艺术,写出了茶峒人的在青山碧水间、桃红柳绿中、蓝天白云下自由和谐的生活,一半是梦幻,一半是现实,合理的展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和诗情画意的生活状态,也描写了一幕叫人悲惋长叹的爱情悲剧。作者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而这种庙只供奉的是人性。这种优美健康自然的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人性美,它也蕴含了人性之初就拥有的善良。因此阅读这篇作品,我们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居善地,心善渊,这就是这部作品具有引人向善的力量的缘由。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 边城[M]. 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

[2] 方刚. 《边城》中善与美的悲歌[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5).

[3] 王志强. 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解读[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4).

[4] 赵敏、廖鹏飞. 论《边城》中暗藏的残酷性[J]. 大众文艺,2017(02).

[5] 高海燕. 浅析《边城》的审美内涵[J]. 语文建设,2014(33).

[6] 古映珊. 边城氤氲的美丽忧愁——浅析《边城》主体人物形象[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7).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