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策略

2021-09-13陈贤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乡土高中生资源

陈贤进

【内容摘要】在乡土资源地理实践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学生所知的优势,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开辟地理学习新途径、新课堂,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中生喜欢户外地理实践活动,因此,通过整合乡土资源,有效地开展学生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终身发展。

【关键词】高中  地理  乡土资源  实践  策略

关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能力的研究,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实践创新素养在教学中,要求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与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应注重“教”“学”,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中培养学生实践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在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情况、活动内容及自身资源等因素,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明确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确立教学目标,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目前,教学中缺乏对户外活动的目标管理,高中教师难以制定后续计划。即使开展了这些活动,也没有最终的评价和比较标准,因此失去了评估未来活动影响的重要依据。

2.学科特色原则

学科特色原则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理学课程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性内容,如创设学习工具、田野调查、社会调查、绘图、实验、地方地理等,实践性很强。地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地理学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且要在实践中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每个区域及其相互关系、空间差异和变化的过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奥秘。

3.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要求学生地理学习中,充分的利用地方资源特色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师承是一项有教育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对此,从理论上分析,师承意识是学生的生存空间。第一,地域性是资源的地域性,包括人文城市、工农业、博物馆、科技馆、气象站等,是进行地理调查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区域性乡土资源,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特征。第二,根据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并根据学校和小学生开发农村资源的实际情况,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用主义调查、社会调查、访问调查、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班级集体旅行、设立家长委员会等。

4.综合评价原则

综合评价的原则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对象的多样性上。在评价地理实践活动的同时,人文学习理论也应该关注学生和个体的发展。仅靠“纸上”试验来评价地理实际应用效果,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不同,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评价应以他们的地理基础能力为基础。针对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和目标,以及实践能力等,设计评价指标和评价量表,使学生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加客观。

二、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中培养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户外地理实践活动开展不足

高中教师对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所持的积极态度与缺乏地理实践之间的矛盾。过去人们认为老师的教诲是陈词滥调。然而,随着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课程的改革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对户外地理实践展开深入的分析,虽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地理实践性教学中的课堂并没有从实际体验入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没有很大的投入,这与师生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地理教师只注重高考时的课堂教学,不亲自组织地理练习,因此,他们所撰写的文献当然是极少的。

2.乡土资源开发程度有待加强

在开发乡土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方面,江苏省泰州市地理教师存在不足。首先,乡土资源培训基地的高中不多,大多数没有积极创建。研究发现,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校外活动难以得到校长的认可,组织活动的经验较少,对泰州乡土资源了解不多,因此没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例如,江苏泰州有许多湖泊。旅游业专业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学习的泰州青年教师。地理教师经常利用乡土资源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重视程度与高考成绩有密切关系,一直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乡土资源方面开展活动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和课程。

3.高中生的地理行动能力不强

许多老师都没有做过户外地理学的练习,大部分的高中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地理学罗盘、地理学锤子、便携式气象仪器、手动全球定位系统,还有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不可能进行实际操作,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预测地理知识。例如,在现场实习时,很少学生能够主动提出创新的想法或行动,大多数学生只能听老师的解释,缺乏主动研究和尝试的能力。高中生实际操作能力差,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疼爱有加,学校活动少,因而独立生存,适应环境的能力弱。许多学生的解题能力还不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而且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解题水平悬殊。同学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家庭作业,演讲和测试。表现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眼界不够开阔,动手能力不强,对表演缺乏兴趣,对表演缺乏积极性。

4.高中生的意志品质培养欠缺

判断一个人的性格,首先要看他的意志品質,是否出色,需要学校、家庭的长期努力。另外,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上的压力和挫败感较弱,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很容易退缩,不愿继续前进。比如,有的学生在遇到地理问题时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直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另一方面,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只能苦干三分钟。在表面上看,一些学生显得固执,但当情况改变时,他们仍然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很容易陷入困境,被困难打败或抛弃。

三、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中培养学生实践培养途径

1.开展乡土实地调查,组织参观活动

乡村地理实地调查是通过查阅当地资料和实地考察,调查乡村地理环境的一种方法。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的交通流量监测、水污染监测、空气污染监测(PM2.5浓度监测)、社区周边果农调查等,都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地理环境及周边地理问题,提高中生对地理信息的探索、收集、解释、分析能力,解决高中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求实精神。

假如地理教师能积极地开发乡土资源,组织户外活动,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课堂上看不到的东西,相反地,这有助于他们改善感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如江苏省泰州市,距离市中心较远,光线不足,适合夜间看星星。所以,偏远地区的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四季、星辰节庆活动。利用星图、星移等移动技术,帮助学生了解星系和不同星座,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地理学是一门应试学科,在考察的范围内,必须对记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观察要适应分析,归纳要适应推理。

2.开发乡土实践基地,创建第二课堂

乡土实践基地是指利用适合高中生的区域地理乡土资源,将实习技能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社会和自然是地理实践的大舞台,把传统的个体化教育转化为多种教育形式和手段的结合,为地理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活跃的环境。为了使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有序、持续、稳定地开展,必须为地理教学目标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选择和建设一个地质训练基地,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遵循安全、远离学校、方便交通的原则;选择和建设一个地质训练基地,应遵循典型原则,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生活。在农村,包括耕地,种植园,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河流,民族风情等等。实践论强调学生直接体验社会和生活。学生的地理实用性只存在于学校和教室里,学生应积极融入自然与社会,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认识和赞颂家乡的自然之美、风土人情,反思家乡建设的不足和优化,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支持家乡的新发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就拿江苏省泰州市高中为例,它在校园里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实验基地,旨在培养稻米、蔬菜和其他文化,以培养城市学生的农业知识,而不是那些“从窗外听来看去”的“书呆子”。

3.倡导乡土资源共享,落实立德树人

党的全国代表全会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德育,德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教育的根本目的、目标和任务是人。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不断更新和丰富地理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德育目标和教育公平,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交流,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有限的,因此,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有助于营造一种崇尚真善美,追求真善美,而非只限于操作层面的氛围。地方政府的资源只有通过交流,尤其是经验、智慧等无形资源,才能获得更大的价值,因为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地理学研究资料,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在采访中,许多地理学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江苏省泰州市的地理乡土资源,也没有很好地理解哪些资源被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缩短我们的距离,让学生在网上更方便地交流和学习。

结论

地理是一门极具实用性的学科。发展实用技能是当前发展和将来进步的需要。因此,高中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地理实践能力。从规模和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的优势,积极开发乡土资源,通过野外考察、户外实验、社会性学习、考察旅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和保持高中地理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巩凤.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有效使用[J]. 写真地理,2020(34):198.

[2] 苏燕萍、郭国金.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 地理教学,2020(1):46-47,26.

[3] 周明媚. 乡土资源助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學研究),2020,14(30):70,87.

[4] 黄飞凤、廖伟业、刘晨 等.探析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南宁市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空间协同发展”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20(19):83-85.

(作者单位:江苏省口岸中学)

猜你喜欢

乡土高中生资源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