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9-13韩士龙
韩士龙
摘 要:核心素养属于新课改核心内容,该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学生学科学习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新课标对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提出十项要求,农村地区教师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纲领,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优化设计教学流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内容解读
从新课标数学标准内容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应为学生组织相应活动,培养其空间观念、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从数感角度分析,就是学生对于数字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学习之后能够利用数字完成信息交流与表达;从符号感视角进行分析,就是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符号以后能够运用各类符号将抽象数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并且运用数学符号完成问题求解;从空间观念视角分析,就是在教学之后,学生可利用图形完成数学问题的描述,从直观角度对于问题深入思考,选择问题求解方法,掌握数学思想。
二、农村数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核心素养包括学生拥有的数学能力,具有综合性特点,有助于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并着重对其应用意识加以培养,使其形成数学素养。与此同时,有效的提问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我们要将问题和生活相互关联,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特点,并通过学习找到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核心素养。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阶段,应该注意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找到学生能力发展最近区,结合其认知发展,保证情境的真实性,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对比新旧知识,形成全新理解。例如讲授“轴对称”内容时,可使用PPT展示2个图形,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两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让学生联想已学习的知识,对比“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差异性,使其形成问题意识,对课堂知识产生学习热情。
(二)组织多元学习模式
数学课堂中,传统灌输式教育已经难以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目标,反之,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定式,丧失学习主动性。多元化模式的运用,能够转变课堂学习方式,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在小组合作环境之下建构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典型的代表就是合作学习模式,该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理念,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形成。在合作期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共同运用智慧解决问题。比如讲授正方体有关的知识时,可让学生使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对正方体的特点加以讨论,营造轻松的讨论氛围;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在讨论过程逐渐完善知识体系。还可使用自主学习模式,体现学生主体特点,培养其独立探究的能力, 让他们能够自主完成课堂任务。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有关知识,就可让学生自主收集图片素材,运用相关材料思考知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其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可以利用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使其掌握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讲解,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造成限制,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形成。所以,在数学课堂当中,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思考知识发展的系列过程,并且能够在实践当中运用知识,形成科学态度探究意识,感受数学学习价值,提高核心素养。
(四)融入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的融合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可发挥文化作用,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可在数学课堂当中讲授数学历史、数学思想、数学美和数学应用等内容,这些内容既可应用在导入环节,还可应用在讨论环节,或者实践环节。如“勾股定理”内容讲解阶段,在导入情境当中可将数学历史应用其中。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繁多,我国的《周髀算经》中就有记载,公元前1100年,在周公与商高对话当中,就提出“勾三股四弦五”。而古希腊数学家则利用几何推理演绎方法,对于勾股定理进行证明,即“毕达哥斯拉”定理。上述内容的运用,能够创设数学历史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处于良好氛围之内学习新知,掌握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并激发学生情感,形成学习意志。
(五)关注课堂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还需关注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适当提问。选择具有创新性的数学问题,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因为在核心素养当中,无论是创新精神,还是实践能力都十分重要。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提问或者质疑,鼓励其勇敢发表自身见解,培养其求异思维。教师讲解知识以后,可以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还可适当引导,使其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之上展开自主化求证。要多运用激励教育,培养学生数学自信,让他们逐渐形成质疑精神。可向学生讲解科学家的故事,比如爱迪生小时候具备强烈的质疑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之下,他有了诸多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牛顿在生活当中也是因为有强烈的质疑精神,才发现万有引力。运用科学家的案例,能够让中学生明确质疑精神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六)重视评价创新
第一,运用形成性评價,体现评价过程的综合性特点。可以针对学生在某一课的学习展开评价,关注其学习期间的整体表现,在其学习态度、方法等从多个层次给予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过程的参与者。评价过程中可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由于初中生思维相对活跃,并且对于事物充满好奇心,通过建档形式进行评价,能够督促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形成性评价结果,反馈其能力成长现状,辅助核心素养教学。
通过上述考题的设置可以看出,问题一,学生按照一般式就可快速解答出来,并且答案具有唯一性。问题二预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则相对较大,答案多样。如果学生选择A选项,那么其理由可以为二次项系数相同;若学生选择B选项,原因可以是函数二次项、一次项系数均相等;若学生选择C选项,即理由为函数常数项、二次项系数相等;选择D选项,就是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相等。这样的考察方式,更加能够体现出对于学生想象力的考察,答案不固定,但是需要学生写出正确理由,能够彰显以人为本育人理念。
总之,经上文分析,可以知晓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提升路径有多种,教学过程可从情境创设角度出发,运用丰富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多组织探究活动,融入文化知识,创新评价方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完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素芳,高燕,丁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对策探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1):71-74.
[2]李新海.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