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构建

2021-09-13张菁莲

学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张菁莲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都有所欠缺,初中化学知识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也涉及化学实验,对学生有更多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使学生的化学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构建;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23

隨着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教师应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索精神,并掌握化学微观探析与宏观辨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实现质的突破。

一、多元实验,提高思维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学习基础,教师应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感知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以此初步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在化学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变化与平衡思想的能力,认知模型与推理证据的能力,科学创新与社会责任意识。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性,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更深层次地理解化学的理论知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并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在学习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以此分析思考化学问题,得出正确答案[1]。教师可以将实验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化学实验的自主意识。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指导,将具体的实验步骤告知学生,观察学生的具体实验过程,在学生实验过程出现问题时进行指正,使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互动的形式对实验过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学习他人的观点,以此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探讨后完善实验过程,再次进行化学实验。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实验,不断在实验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素养。

二、拓展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渴望释放自我、被人认可。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构建化学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能力,并以此为学生构建高效率的化学知识学习课堂。教师可以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分步的模式对学生开展化学游戏教学。可以随机选出若干名学生描述化学方程式或名称,选择一名学生猜测同学描述的内容,并对游戏的时间做出规定,以此提高学生对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猜测化学实验仪器、化学物质、化学元素、化学名词等,这种游戏方式因为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内容,能促进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首尾相连写方程的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这一游戏较比上述两种游戏的难度大,学生需要将化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种化学物质概念,然后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使得这一方程式与后续方程式互为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关系,并以此类推,使学生能够按照这一顺序写出更多的方程式。通过这种拓展性的化学游戏,可以在班级内树立一股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风气,形成良好的竞争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分析思考能力、灵活运用能力,使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合实践,促进知识理解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大都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引导,以期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较少考虑到将生活问题与化学学习进行有机融合。由于化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复杂性,单纯的理论讲解由于缺乏真实体验,不易于学生理解[2]。因此教师应突破这一教学现状,将生活知识与化学教学有机融合。众所周知,化学知识产生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教学环节,将生活现象与化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以便于学生轻松高效地理解化学知识,从而达到为学生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一个日常生活常见的化学现象。这种简便易行的化学知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情感。教师也可以对学生提出化学学习主题内容,并让学生以此为依据,在生活中进行自主观察,寻找出生活内容与化学知识的关联点,并以此为契机将生活元素有机融合在化学学习中。这种学生自主思考,并将生活内容与化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化学思想产生变化,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平衡思想,使学生懂得教材中的化学理论知识、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现象都与生活有较强的关联性,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化学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生活化化学知识学习体系,使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信息融入,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融入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信息技术可以将化学知识的文字、符号、实验等内容转换为集音、形、影于一体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化学学科涉及较多的符号、公式等知识,且符号、公式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困难。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将符号、公式进行加工,让其以不同字体、不同模式呈现出来,也可以辅以声音,从而让化学符号更具灵动性,便于学生认知学习。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