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阅读服务研究

2021-09-13王旭彤

河北科技图苑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一流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摘要:文章调研了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开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了借助融媒体及相关技术对高校圖书馆真人阅读服务的意义,探讨真人图书阅读服务的管理策略,以期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适应真人阅读推广新环境为读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真人阅读服务;“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67

0 引言

真人阅读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丹麦5位年轻人所发起的“真人图书”阅读活动。该活动的初衷是摒弃人们的歧视偏见,促进交流,增进理解[1]。它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形式,以真人为载体,通过现场沟通的方式让读者阅读。相较于纸电图书资源,“真人书”往往具有丰富的生活或工作经验,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或某些观念有独到的见解。这不仅可以让借阅者获得所好奇的知识,也可以增进借阅者与“真人书”彼此间的了解。真人图书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拓展了知识传播方式。活动提倡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传统阅读中静态的单向信息资源向生动的动态信息资源转变,开辟了阅读推广活动服务新模式[2]。在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于2009年进行了首次尝试。随后,国内各类型图书馆开展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中国图书馆学会也在《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应广泛宣传图书馆创新推广案例,建议逐步开展真人图书馆、阅读疗法等阅读活动”。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使信息传播格局不断优化和完善,促进了多领域信息的交互与集成,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融媒体环境逐渐形成[3]。融媒体工具的利用,可创新真人阅读服务模式,拓展真人阅读服务的范围,使其组织方式、宣传推广方式和参与方式更灵活,有效克服了真人图书阅读开展受限以及场地与规模的局限。在融媒体环境的助推下,图书馆可不断拓展和完善真人阅读服务的思路,丰富资源和深化服务体系,为读者带来即时性、场景化体验,提升读者服务感知。

1 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服务开展现状

本文以教育部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中的42所“一流学校”及“一流学科”建设大学高校图书馆为调研对象,运用网络调查、电话访谈及文献调研等方法,于2020年11-12月对其真人阅读活动情况进行调研。

1.1 真人图书活动举办情况

自2009年真人图书服务理念传入我国以来,我国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开展真人阅读服务。据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有关真人图书阅读服务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提供真人阅读服务的高校共计24所,占比57.1%。各高校共计举办了447场真人阅读活动。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共计举办135场真人阅读活动,是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举办场次最多的高校(详见图1)。

1.2 真人图书来源

目前,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主要由校内真人书和校外真人书两部分构成,这样既可拓宽读者的阅读视野,也有助于了解不同的职业特点、体会不同的人生经历。

在已举办的447场真人阅读活动中,校内真人图书共计260本,校外真人图书共计187本,分别占全部真人图书来源的58%和42%。校内真人图书具有易寻找、易沟通等特点,因此成为多数高校真人图书馆真人书的主要来源,其主要以教授学者、知名校友、学生组成。校外真人书来源则是围绕学术沟通、爱国奉献、成长成才等相关主题,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成功人士、普通人士及文艺工作者(详见图2)。

由上图可见,真人图书主要来源于校内。教授学者作为真人图书占比最高,占全部真人图书的33.1%;知名校友位居其次,占全部真人图书的23.71%;位列第三的是校外真人书中的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占比20.58%。排在真人书来源倒数后三位的分别是学生、普通人士及文艺界工作者,分别占比4.47%、3.36%及1.34%。

1.3 真人图书主题

“真人阅读”的主题随着读者需求日渐丰富。此次调研发现,共有包含了经验分享、科研探讨、英语学习、文献推荐、信息素养教育、考研指导、创业指导、就业面试、通识教育九大类不同领域的真人图书主题。其中,经验分享类真人书主题占比最高,为36.91%;通识教育类真人书主题占比最低,为1.79%(见图3)。

以我国高校最早开始实践真人阅读活动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该校在探索真人阅读概念时融入了本土特色,冠以“鲜悦”这一名词,寓意为“鲜活并愉快地阅读”。真人阅读活动的内容较为贴近高校读者的科研、学习及校园生活,主要涵盖了考研经验分享、科研热点分析、就业及面试指导等主题内容。十余年的发展与探索,该校真人阅读活动从策划、宣传、开展及总结等方面都保留了比较详细的文档资料,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鲜悦”真人书库,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树立了很好的范例。真人图书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文化育人”服务品牌的价值,充实了上海交通大学“交圕”品牌链。

为了突出真人阅读主题,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来,一些高校图书馆还为真人图书活动制作了融合内涵与感召力的宣传标语,例如清华大学的“读有故事的人,阅会行走的书”,天津大学“省人阅已-真人图书馆”,武汉大学“读有故事的人,做有深度的书”,西安交通大学“到听图说”,四川大学“青春之我——真人书屋”等。

1.4 融媒体在真人阅读活动中的应用

融媒体在真人阅读服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方面,力求将枯燥的文字形式生动化、丰富化,从而实现信息资源传播向移动平台的转移。

在真人阅读的活动宣传上,各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相对稳定的宣传平台,如图书馆主页、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微博、校园BBS论坛、网络直播平台、海报、易拉宝等多渠道进行活动宣传。在已举办的447场真人阅读活动中,通过使用图书馆主页进行真人阅读活动推广共计203次,占比45.41%;位列第二的是使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共计152次,占比34%;而通过使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真人阅读活动推广的仅有12次,占比2.68%(详见图4)。

在真人阅读活动载体的使用上,仅有上海交通大学的22场“鲜悦Living Library”和天津大学的5场“省人悦己”真人阅读活动使用了线上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其他高校尚未开展网络直播或点播的形式进行真人阅读活动。由此可见,对融媒体工具的利用,主要还是停留在活动的通知和宣传层面,而在知识的传播与读者的互动方面尚未形成规模。

1.5 真人图书阅读活动举办主体

“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阅读活动开展的主体均为各高校图书馆,但调研发现,也有校内其他组织和力量参与到真人阅读活动的组织中。在447场已举办的真人阅读活动中,由图书馆独立举办的活动有158场,其余活动均为图书馆联合本校其他职能机构或学生团体共同举办。合作机构主要有校团委、教师发展中心、主题书院、校学生会、学生社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外赞助商等。以四川大学为例,该校累计举办了19场真人阅读活动,活动由图书馆、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等多部门联合举办。清华大学真人阅读活动主要由图书馆、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活动主要由图书馆、阅读推广志愿者和学生组织“鲜悦小组”合办。多机构联合举办,不仅能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为读者提供更加广泛和优质的阅读活动,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播与经验的分享。

1.6 真人书借阅

读者获取到真人图书馆活动主题、真人书信息、活动地点及借阅规则等信息后,通常采用现场报名或网络报名方式参与到心仪的真人图书阅读活动。目前,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真人图书借阅通常使用多对一、多对多的方式进行。大多数高校真人阅读模式为多对一,仅有武汉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使用过多对多的借阅方式。

在借阅人数上,仅有少数高校限制每场活动的读者人数。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根据活动主题、举办场地等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活动参与的人数,通常将参与人数控制在30-80人之间;山东大学真人图书馆活动的参与人数限制在10人以内;哈尔滨工业大学真人图书馆借阅人数为15人以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借阅人数没有严格限制,有些真人图书馆每次活动有几百名读者参加。

在活动时间上,只有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有具体的时长要求。例如,清华大学真人阅读活动时间为1-2小时;山东大学真人图书馆活动时间限制在半小时以内。其他高校未限制活动时间。

1.7 真人书管理

由于真人图书在职业和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对真人书进行科学管理不仅便于读者阅读,还可以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但调研发现,24所已开展真人图书阅读活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仅有武汉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所高校对真人书进行了编目,管理方式较为规范。武汉大学建立了真人书库,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设置专栏,包括对真人书的介绍、活动精彩内容节选、真人图书推荐书目等内容;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则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真人书进行编号,形式为“类别+序号+Z+总序号”,所有真人书都在活动开展后整理成文字形式发布在图书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以供读者后续参阅。

2 我国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阅读活动存在问题及不足

真人图书馆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已有10余年时间,现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虽然少数高校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真人阅读服务品牌,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服务工作中不断完善提升。

2.1 高校真人阅读活动尚未形成规模

调研发现,在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中,已开展真人阅读服务的共计24所,占比57.1%。在已开展真人阅读活动的高校中,举办场次超过20场的高校仅有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和重庆大学,占比仅为14.2%。说明真人阅读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推广方式尚未在高校图书馆中广泛开展。对倾向于知识的传播与互动,服务主动性更强的真人阅读服务,还需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日常阅读推广工作中加以重视。

2.2 真人阅读功能价值挖掘不充分

真人图书阅读活动的初衷是促进沟通,消除偏见,增进认同,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传递。在国外,真人图书主要是由普通人组成,他们既可以是售货员、治疗康复师,也可以是警察、球迷、清洁工,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均有可能成为真人图书,选题也不限于热门话题,还包括冷门话题、边缘话题等。相较于国外,我国高校图书馆举办的真人阅读活动多以经验分享、科研探讨为主题,由知名专家学者、成功人士、优秀师生代表向参与者介绍学术成果,分享经验。将真人图书从最初定义的“普通陌生人”变化为“专家达人”,“真人书”演绎成为“真人秀”,阅读服务的定位产生偏离。真人图书阅读活动变成了报告会、事迹会,对于社会包容类图书和活动主题,其功能价值挖掘不够充分[4]。

2.3 真人图书阅读服务不够完善

真人阅读侧重读者同真人图书的交流与互动,但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真人阅读服务多以“一日型”活动开展,或是配合世界读书日、开学季、毕业季等时间节点组织短期活动,活动多变为“一日秀”,缺少长效机制。部分参与活动的读者刚与真人图书认识而活动就结束,读者无法达成与真人图书间的深入交流[5],往往意犹未盡。另外,由于真人图书阅读活动并不能持续开展,对一些无法按时到场参加真人图书阅读活动的读者,往往因错过与真人图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造成遗憾。真人图书阅读服务的不够完善,削弱了真人图书馆的创办宗旨。

2.4 真人阅读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此次调研发现,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均已实现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等模式的移动服务平台的搭建,为读者创造了虚拟“面对面”交流条件。但多数高校图书馆并未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真人阅读服务宣传,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在图书馆官方网站宣传方面,仅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四所高校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了真人图书馆专栏,对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他高校图书馆未设置专栏,读者只能通过“通知通告栏目”中查找相关消息;在微信和微博宣传方面,仅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不间断发布真人阅读活动资讯。若不能切实有效推进真人阅读推广力度,即便有丰富的真人图书资源,也无法实现对真人图书的有效利用。

3 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阅读服务策略

3.1 丰富真人图书资源

优质的真人图书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真人阅读活动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目前,高校图书馆对真人图书的筛选机制尚不成熟,不利于真人图书的差异化选择,这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也是一种制约。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创建真人图书在线推荐系统,降低寻找真人图书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实现对真人图书规范化管理。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图书馆官网设立“真人图书推荐”板块,发布成为真人图书志愿者的流程和成为真人书的标准,广泛征集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解图书爱好者读书需求,甄选出读者感兴趣的真人图书,保障真人书群体的稳定性,充实真人图书资源。

3.2 建立沟通与反馈体系,满足读者真人图书阅读需求

高校图书馆通常将参与人数、举办场次等作为衡量真人图书阅读活动举办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忽视读者对真人图书阅读服务的反馈及建议。规范化的活动反馈可为真人图书阅读推广成效的评估及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使服务水平不断朝纵深发展。

图书馆可构建线下真人与线上智能机器人解答相结合的“智能团”,利用融媒体技术实现低延时对话,发挥融媒体社交化功能,强化真人图书相关内容的咨询服务保障。例如,天津大学图书馆的“智齿”客服平台的服务之一是可通过系统后台整合该校真人阅读活动。读者搜索“真人图书馆”“活动”“知学读书会”这几个键词,可浏览到往期真人阅读活动的精彩视频及相关资讯。此外,读者还可在线与值班馆员进行沟通交流,由后台5名文化提升中心老师在线对读者提出的真人阅读服务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3.3 拓展真人图书阅读推广途径

高校图书馆应依托融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拓宽真人图书推广渠道,利用网络媒体传播面广、信息保留时间长、信息表现形式多样的优势,实现真人阅读活动相关资源向移动平台倾斜。除了运用海报、易拉宝、条幅、手册等线下宣传方式,高校图书馆还可积极尝试“两微一官”平台开设真人图书阅读专栏,依托场景智能适配技术实现双向信息流通,完成读者与信息推送方的即时互动、资源浏览、真实场景体验,激发读者参与热情,提升用户感知[6]。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两所高校图书馆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将真人图书内容扩散到线上渠道,以提升该校真人图书馆影响力。以图书馆读者线上服务平台与社交推广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向移动平台倾斜。

3.4 依托数字存储媒介,规范真人图书资源管理

随着高校真人阅读活动加深和推进,真人图书书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使读者随时参阅真人图书,图书馆对真人图书的保存是确保真人图书持续服务的前提。图书馆在多媒体与数字存储技术的支持下,在征得真人圖书及读者同意的原则下,通过录音、录像、VR等方式收录真人图书内容及读者阅读全过程。每期真人图书活动后,读者依然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对真人图书进行阅览。

此外,图书馆应对真人图书进行编目,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将真人图书信息整理出来,以实现有效检索。在记录真人阅读过程时,内容应具有统一的格式,以便后期编目、存储、检索[7]。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该校已举办了63期真人阅读服务,其图书馆官网上开辟了“微天堂”真人图书馆栏目,每一期活动配有真人图书海报及编号,读者进入每一主题后,页面会展示出真人图书阅读活动全过程及文字记录,既方便读者随时阅读,也便于图书馆规范真人图书资源管理。

3.5 营造融媒体拟人服务场景,丰富真人图书阅读活动举办方式

融媒体环境重视构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阅读服务场景,提倡将数字化信息资源嵌入到现实空间之中,以应对传统的线下真人阅读服务受时空影响的局限性。融媒体技术可实现虚拟阅读环境与真实场景的融合,加速“空间”“人”“资源”三者间的进一步融合,实现读者在拟人化、沉浸化的场景中反复体验真人图书,提升读者体验感知。例如,天津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官网创建了“省人阅己”线上真人图书馆版块,架构于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平台,提出Living Library Online(LLO)的新理念。在“LLO”模式下,讲述人、主持人、观众分布于各自的网络终端,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汇聚于同一个虚拟空间,在主持人的导引下,观众与主持人共同“阅览”讲述人的生活经验及感悟[8]。单人对多人的“LLO”模式,使得真人书不需直面读者,更容易“破冰”,利于活动的交流与互动。融媒体下的真人图书阅读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人数的限制,扩大了活动影响范围,放大了文化效能,让一次真人图书阅读活动发挥了长远价值。

4 结语

真人阅读活动作为新兴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之一,拓展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促使读者在知识获取与交流上变得轻松、顺畅。国内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凝聚力量拓展和深化服务,整合真人图书资源、完善真人图书阅读模式和运作模式,大胆革新真人阅读服务推广方式,推动与合理利用融合媒体技术,提升未来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倪聆.真人图书馆融入高校阅读推广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7(3):19-20.

[2]刘熙赞.国内真人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0):34-36.

[3]戴文静,韩祎楠.融媒体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探索[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11):56-62.

[4]王萍.高校图书馆真人阅读推广探析[J].图书馆,2017(12):61-65.

[5]李宇,马波,鲁超.基于真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238):65-68.

[6]凌霄娥.基于“5G+全媒体”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真人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9):54-59.

[7]石銅钢.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8]邓泽宇,钱欣瑞,张丞然.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线上文化育人活动的创新与优势分析[J].兰台内外,2020(32):67-69.

作者简介:王旭彤(1990),女,硕士,天津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与数据挖掘利用。

(收稿日期:2021-03-04 责任编辑:马玉娟)

Research on the Real Person Reading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Based

on the Survey of 42 Domestic “Double First-Class”University Libraries

Wang Xu-tong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al person reading service in 42 domestic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reflect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real person reading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by means of financial media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probes into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real person reading service in the hope that university libraries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of promoting real person reading service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readers.

Keywords:Real Person Reading Service;“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猜你喜欢

双一流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