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和教育再造
2021-09-13李效文
摘要:新闻资料不仅仅是一种承载新闻活动的历史存储与记录,更是一种可再利用甚至是循环再生的新闻资源。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中用”、“用中学”的主体动能,而且能推动以“社会实践为主导”的教育再造和媒体的迭代传播。
关键词:新闻资料 应用 教育 再造
新闻资料(News information)的概念与外延一直匮乏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性的规范表述与学理层面的准确界定。
縱观人类过往的学术研究,关于新闻资料已有的概念描述和探讨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新闻资料泛指一切和新闻活动密切有关的、具有“亲见、亲历、亲闻”特质并能够反映或代表当时社会与时代的多元化文史知识和个性差异性的“史料”记忆。其二,新闻资料特指一切能够对新闻传媒采编、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资源保障作用并能够协助新闻传媒进行知识输送、手段选择和方向指示完成决策与应用的各类文献内容。其三,新闻资料专指来自新闻媒体本身报道活动所产生与被存储记录的一切新闻痕迹与相关新闻资源。
之所以会形成新闻资料定义模糊这一如此令人尴尬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新闻资料本身具有一定隐性存在的“游离”特质。在动态的、大量的新闻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判断和区分新闻资料搜集,甚至连编制目录索引时都会深陷新闻资料特殊性的泥潭,难以将其与一般文献有效分离和确切归目,更难以形成被普遍认同具有普适性的相应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
故而,尽管关注和谈论新闻资料的文章众多,但是在涉及新闻资料的概念与外延时始终都未能给予其不容置疑的界定,就连“News information”这一英文单词的使用也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论和不予苟同。可以说,这是一个至今尚存的学术难点和学术疑点,也尚需要人们下力气去加以解决。
好在,在中国早期的新闻实践中,对新闻资料的收集、搜集与整理入库已然开始。人们也并未因没完全弄明白新闻资料的概念与外延而放弃对新闻资料的重视,甚至基于“今日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理念,中国的新闻人还非常重视新闻资料工作。
例如中国早期新闻教育的先驱者之一——谢六逸先生就十分看重新闻资料,并把新闻资料当作一种新闻专业教育的必要形式。通过发动学生对当时的新闻资料进行搜集、收集、整理与再加工应用,谢六逸先生不仅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实践为主导”的复旦新闻教育范式,而且构建起了显性教育与潜在教育之间协调一致、贯通一体的教学通道。
通过这种做法,复旦新闻学子得以打破所谓一线、二线间的认知固有壁垒,令新闻教育和校内新闻实践、校内新闻实践和校外社会新闻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九十余年过去,系统研究复旦早期新闻教育对于新闻资料方面的理解与做法,至今仍十分必要。因为,它不但可以让我们对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获取更为深刻的读解,而且也能够对当下的新闻资料认知与新闻教育认知产生有益的启示价值。
一、新闻资料收集、整理方面的专业办学意识与机制建构
谢六逸一向是比较看重方法论的。他认为:“一切的学问是由研究而成立的。学问的研究,又需要一定的对象。对象的研究,有一定的方法。对象与方法足以规定学问的职能。”
早在设想成立复旦新闻学系之初,为了令学生全面掌握新闻专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把复旦新闻学系办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集课堂教学、报刊编辑、出版发行、新闻研究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并使其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谢六逸就已着手在专业“设施”建设之中配套完成“设备”投入。
为此,在谢六逸主持下,复旦新闻学系创建了新闻研究室、报刊文献阅览室和新闻资料储藏室。本着“直接服务于学校,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意识,在添置好应用于报纸科学的各项设备之后,谢六逸遂放手发动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了对各类新闻资料的搜集、收集、整理与再加工应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基础文献资料建设。“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要是涉及到大学的显性必修课程,中国文学、英语文学、第二外国语文学、心理学、逻辑学、统计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类相关文献资料,均在收集、整理、归目、陈列、储藏之列。目的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趣味,围绕新闻从业所需这一中心来汇集相关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借以强化学生广博的知识积淀和文化素养,以求厚基础、有后劲、耐考验和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二)专业文献资料建设。“谋技实为谋生”,只要是涉及到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方面的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报学概论、报纸编辑、报馆组织、报业管理、广告设计、刊物发行、照相洗印、绘画制图、排刻印刷、检字校对、媒介动态与媒介前沿、新闻采写、速记、言论撰写、新闻史料等各类新闻文献资料,均在收集、整理、归目、陈列、储藏之列。目的是奠定学生媒体从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功底,以求强理性、能动手、耐摔打和职业化、多元化发展。
(三)辅助课程的常识储备与技能延伸。由于“新闻学的知识与技能,是最活用的知识,别的课程与社会直接发生接触机会的时候较少,只有研究新闻的学生,他们几乎是完全浸润在实际社会生活里面。他们对一切生活的体验与观察,较之任何学系的学生更为丰富,同时新闻系的学生对于各种社会科学必须涉猎,所以他们的常识最为充分。”但凡是新闻记者抑或普通人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法律、外交等方面的各类文献资料,亦均在收集、整理、归目、陈列、储藏之列。目的是让新闻学系的学生将来择业的时候“除了报馆以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职业。现在研究新闻学的学生,决不至于无用武之地。”
(四)动态与静态的媒介新闻文献资料建设。汉唐邸报、宋元杂报与小报、清代《京报》与邸报、晚清民初的中国各地中英文报刊、世界各国著名报纸以及各类相关文献资料和实物证物,均在收集、整理、归目、陈列、储藏之列。目的是让学生通晓古今中外,不仅能够获得直观的感受,而且能够具备完成学术研究的决心和能力。因为,在谢六逸看来,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学生要“有充分的新闻知识与技能,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的知识,有指导社会的能力”,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学生毕业后不但要能作为媒体从业的合格人员被使用,而且还要能够成为其他普通高校的新闻教育人才去完成新的新闻教育使命。
相比于“填鸭式”、“灌输式”的显性教育,潜在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社会实践为主导”的教育观念令谢六逸在新闻资料收集、整理方面的专业办学意识领域特别注重师生实践机制的教育建构。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切实塑立起“学中用”“用中学”的良好风气,谢六逸不仅自己在显性课程授课过程中带头把新闻资料作为“嵌入式”教学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式,常常以讲故事的带入方法施展课堂情景教学,而且还鼓励学生主动搜集新闻资料,特别是鲜活、即时的动态新闻报道,用问题提出的具象感知来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求异思维。
为了能够让新闻资料在专业办学领域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谢六逸也并没有完全依照图书情报学的管理与运行路径来对待新闻资料,而是和学校图书馆形成了差异化的运作机制。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消除新闻研究和新闻资料编辑、存储、陈列、借阅以及校内学生社团媒体之间的壁垒与界限,实施统一的并轨管理和合体运行。在谢六逸看来,“在新闻系学习,编辑实践是最重要的。”故而,媒介编辑的新闻资料教学尤其不宜采用显性课程课堂讲授为主体的形式,而应该施行问题导向下的潜在课程实践教学并使之成为培养学生于新闻资料方面的具象动手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主要的教授形式。应该说,作业即作品,这种注重实践与应用的做法既充分考虑到了高校新闻教育和社会新闻媒体的运行差异(获取新闻信息与获取新闻资料信息的差异),又令高校新闻教育步入了“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实战化境地,让新闻资料信息经过二次加工能够形成新的新闻作品,在注入新的内容之后可以形成与原有媒体新闻不同的信息传播形态。复旦校刊、复新通讯社等校内学生自办媒体之所以能够活跃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传播就是学生主动搜集媒体新闻资料、重新加工制作而成并发布在诸多学生社团媒体的。
2.调动校内所有资源来挖掘鲜活的新闻资料甚至是泛新闻资料,以求新闻资料能够与新闻采编、新闻制作、新闻发布、新闻研究之间贯通发展和多专业学科间的齐头并进。“多做课堂以外的研究,多写作,多发表。”“以大学新闻系学生为中心,而令全校的有志者辅佐之。”通过教师参与和其他专业师生的辅助,“研究学术,交换智识”不但成为复旦新闻学子自我职业教育和复旦新闻专业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共识,而且塑立起了复旦新闻学子“勤于写作,用于任事”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担当。正是基于这种立足实操和实用的认知,复旦新闻学子“学中用”、“用中学”,在把新闻资料融入新闻采编的日积月累间逐渐熟悉了新闻工作的日常流程,锤炼出了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新闻从业的职业技能。与此同时,靠新闻学科缀连而成的复旦大学不同学科间的凝聚意识和协作精神也使得复旦的新闻教育与复旦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了复旦新闻教育的发展合力和办学特色。
3.新闻资料理当担负起独立再生产的专业职能,以期实现知识的重组与知识的更新。“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只有在编辑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新闻编辑学的实践规律,并相应地在实践中日益提高自己的文学理论水平、编辑水平和写作水平。新闻学这个学科,绝不是纸上谈兵的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体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的新兴学科。”基于“新闻即史”的清醒认知,谢六逸不仅诱导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根据平时所搜集、整理出来的新闻资料定期或不定期地编辑印刷成可供公开发行的新闻学书刊,形成新闻资料的教育再生产、再利用机制,而且还把报纸本身视为一种“此刻现在的知识,活鲜鲜的知识,”鼓励学生将报纸储藏室所收集到的报纸整理分类并建立报纸展览会机制。“看报就是看社会”,“要重视知识,因为报纸是给读者传播知识的,而新闻学就是研究如何传播知识的一门学科。”
4.新闻资料的搜集、储藏和应用应当本着开门办学和资源共享的“应谋合作”原则,“直接服务于学校,间接为社会服务。”通过长时间对新闻资料特别是国内报刊资料和世界著名报纸的搜集与整理,复旦新闻学系在当时不仅积累起了一批珍贵的报刊资料及其相关史料,而且从其中精选出三千多件报刊资料与相关史料成功举办过1935年的“世界报纸展览会。”复旦新闻资料“报纸展览会”机制的创立既可算是中国早期报刊成就与新闻教育成果的集成典范,也可算是中国早期高校新闻教育与新闻媒体间应谋合作、共赢发展的成功举措。
为了详细地阐明自己对新闻资料的认识以及对新闻资料的重视程度并系统地说明个人在新闻资料收集、整理方面的专业办学意识与机制建构设想,谢六逸曾经专门编著过《新闻资料储藏研究》一书。
该书用十四章的篇幅,从绪论、资料的保存、报纸的索引剪裁、剪报、分类、粘贴、检查、装订、剪报室设立、新闻书刊提要等各个方面对新闻资料的认知、功用和应用给予了详尽的论述。可以说,谢六逸对当时新闻资料工作的各个环节与细节均有广泛涉猎和精当描述。
二、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
新闻资料是人们认知和把握“新闻的动态现象,突发事实,静止表征及内在趋势”的重要依据。
通过新闻资料,人们既可以检阅新闻教育的成就,更可以籍此知道报纸的形成过程,从而比较观摩,取人之长,补我之短。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应用新闻资料并从新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发行中获益,“内则提倡读书,外则参观报馆”,谢六逸大胆地汲取了日本高校新闻教育和欧美高校新闻教育“兴办报业学堂”的某些做法并创新性地在复旦大学的新闻学科教育领域内实施学生新闻社团自我管理和运行的教育策略。即放手给学生實操,让学生在实践哲学教育理念下成为把控整个复旦新闻学科运行与发展的实质性主体。
为了迎头赶上中国最早开办高校新闻教育的北大且形成与之新闻教育的差异化发展,复旦新闻学科并未采用和照搬北大新闻学科特别是北大新闻研究会以导师讲演为主、辅以实践和讨论的“与正规新闻教育是有区别的”常规院校新闻教育模式,而是另行建构“非院校的新闻教育”模式,将“课余或者辅助性质的教育和研究”提升为主要教育内容,以“行开展新闻教育之实。”
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在谢六逸看来,“我国新闻教育之发端,始于全国报界俱进会组织报业学堂之提案。”依赖和偏向于与报业的应谋合作来进行新闻教育,既可以让复旦大学于文学科下直接设建新闻学科,不必再花费大力来新建新闻学科,还可以在办学条件不足的制约情形中缩短发展路径令新闻学科弯道取直。
在正规“院校新闻教育”之外“辅助发展职业性新闻教育”,可谓是谢六逸主持复旦新闻学科教育时期所主张的办学定位与教育特色。
为了让复旦新闻教育能够在中国早期新闻教育中后发赶超、异军突起,谢六逸除大力提倡新闻实践对新闻学科学生教育的重要而外,关注新闻资料的教育作用也一直是其着力的基本取向。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在复旦新闻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师参与指导的情形下,将复旦新闻学科下属的新闻研究室全权下放给学生运营和管理。本着问题导向、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原则,新闻学科学生把新闻研究室设立为陈列、图书、学术、实习、调查等五个下属部门:陈列部专门搜集和储藏各类有收藏价值的报纸及相关资料,并定期与不定期地策划举办主题展览活动;图书部专门搜集新闻专著、新闻期刊并摘编制作各类专业知识汇编和文章简报;学术部依据前两者所收集、整理的新闻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专门编撰出版学校和社会所急需的新闻学书刊以供教育时需;实习部等同于报社,负责把新闻资料融入新闻采编之中并承担日常采编、印刷(下设印刷厂)、内外通讯任务;调查部在参照和吸纳国内外新闻办学经验、结合负担校内实际的基础上负责制定复旦新闻教育机制,承担日常监察、项目执行、管理新闻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自治等职责。相对独立而又五位一体的新闻资料缀连应用措施,令复旦新闻学科教育成为了中国早期新闻教育史上的一抹亮色。
(二)在中國早期院校新闻教育全面兴起并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之前,新闻教育依赖于报人特别是报业组织的新闻团体的现象普遍存在。实质上,复旦新闻学科学生的新闻社团以及校内新闻社团活动为复旦新闻学科教育以及复旦校园文化建设贡献颇大。依托新闻资料并与时事相结合,《新闻世界》、《明日新闻》、《新闻学期刊》、《复旦旬刊》、《年鉴》、《复旦校闻》等众多由学生创办并交由学生管理运作的校内刊物,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观察现实、关注社会的意识,而且拓展了学生“向外看一下”的学术视野,造就了大气磅礴的复旦学校生气。也正是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校内专业实践活动做得比较扎实,谢六逸所期盼的“新闻有文,行而能远”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复旦新闻学子以“社会先驱”为己任的专业求学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史德”、“史才”、“史识”得到了较好的诱导和锤炼。
(三)早期新闻团体的成立,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业新闻团体的大量涌现与活跃,确实令新闻职业意识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得到过空前的提高。但是,“职业”与“专业”毕竟还是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范畴。“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 知识体系的强化和扩张,职业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时才能称之为一种专业。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专业被看成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含义而又变化的概念,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极高的特殊职业。”由于渴望“指导社会”并基于“抱团取暖”的群体自觉,和大多数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从业人员一样,谢六逸既“接受了西方新闻专业精神的熏陶,又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士子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在谢六逸看来,“近代的报纸是一所文化大学,他的学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普通的学校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把特定的知识施教于特定的学生。报纸是将非特定的知识问题,教授非特定的学生。学校把原理原则教人,报纸将实际状况教人。学校教的是过去的社会,报纸教的是眼前的社会,把现代的社会人所必需的经验知识资料供给它的学生。要想把知识普通化民众化,没有比报纸更大更适宜的机关了。报纸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运动等专门的知识与技术,使之通俗化,使之民众化。”正是受到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耳熏目染式的浸染,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不仅善于把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校内专业实践活动串联起来,积极筹建学生媒体开展校内新闻传播活动,而且还非常注重学生新闻社团和社会媒体社团之间的无缝对接和紧密联系。一方面,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新闻社团不断邀请当时著名的新闻报人如成舍我等进校园为师生举办讲座,把复新通讯社等校内学生社团媒介采写的新闻稿件信息拿出去发表于江浙一带社会公开的各大报刊上,力求把“学业”和“职业”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为、学有所成的境地;另一方面,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新闻社团还联合报业新闻团体和有社会影响力的报人一道展开新闻学术研究,以求把“职业”和“专业”结合起来,实现干预社会、教育社会、普及新闻专业知识的目的。例如,作为复旦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的成果,报人成舍我的《三种报纸的出路》、马星野的《新闻职业与新闻教育》、陶良鹤的《新闻学》、杜绍文的《新闻政策》、郭箴一的《上海报纸改革论》等,这些由复旦新闻学子自行设计选题并公开出版发行的校内师生专著和校外报人专著,不但很好地利用了由新闻研究室收集、整理、储藏的过往新闻资料,而且还成为了日后人们研究新闻的新的极其珍贵的新闻资料。
(四)新闻资料是能够再生和反复利用的。如受1935年夏杭州市新闻记者公会举办中国首届记者节暨第一次“全国报纸展览会”,并从复旦新闻学科借用新闻资料的启发,同年10月7-13日,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新闻社团经过筹备自主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首届“世界报纸展览会”。此次展览会共展出复旦新闻研究室历年收藏和征集到的国内外各类新闻资料三千余件,其中不乏1884年出版的中国最早报刊《点石斋画报》、1872年出版的《申报》创刊号、1833年出版的美国《太阳报》创刊号等稀世珍品。通过类似的种种大规模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复旦新闻学子不但在新闻教育和报业经营者之间架起了应谋合作、互动传播的桥梁,而且也让报人以及社会民众在观审不同种类、不同国度报刊新闻资料的同时得以领略中国乃至世界的新闻事业发展概况。“以报人为代表的新兴社会群体往往成为民间社会制约国家的主要力量” ,尽管那一时期,新闻事业的职业化形态远未达到“充分性职业化”的水准,但是,通过复旦等高校新闻教育和社会媒介间架起的应谋合作与造势互动,毕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培养职业同人的教养”,“为现代新闻学的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空间,新闻理论上丰富着中国新闻教育的内容。”这实为日后院校新闻教育的全面兴起以及新闻教育的稳定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社会语境基础。
(五)新闻资料既可以是一个时代的遗存性文献记录,更可以是在进一步整理之后转化留存为新的媒介内容或者升级成为新闻资料中的新闻资料的。在复旦新闻学子应用新闻资料和补充新闻资料的过程中,《世界报纸展览会纪念专辑》、《三十年的复旦》专辑等一大批新的新闻资料得以存世,成为日后人们研究复旦新闻教育、窥视特定历史阶段新闻事业发展的宝贵窗口。通过这些有关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的文字、图片等历史遗存,人们不仅能够感知到近百年前新闻人所经历的艰辛探索和进取脉络,而且可以深入新闻人的脑海与心灵去获取那一份极其难得的共情体验。如谢六逸在《世界报纸展览会纪念专辑》(发刊词)里就曾详细阐明过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新闻社团搜集、利用新闻资料来筹办世界报纸展览会背后的行为动机和求学认知以及专业期盼。“我国报业顺应时代的要求,确有进步的趋势。但世界各国报业,也有高速度的发展。我们如不愿闭门造车,我们的眼光便应‘向外看一下。”“把各种报纸的‘幼年,‘少年,‘壮年时代陈列起来,可以鼓励我们的事业,或者唤起我们研究的精神。”即便是对一般民众而言,也能通过“反映报纸出版由采访、编辑、校对、印刷全过程的稿件、校样、铅字和印刷机等,让参观者知道,一张报纸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令复旦新闻学科教育“在江南独树一帜,与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并称瑜亮。”正是在“社会实践为主导”下,对潜在教育的创新性拓展和大力倡导,不仅奠定起了谢六逸所提倡的泛新闻教育的基础,而且也让新闻教育与社会教育、民众教育借助“报章”有机地融合为了一体。
三、新闻资料的平台运作与素质教育的观念塑立
新闻资料的应用倘若要达到充分发挥起教育价值比较理想的状态,就不能不注重新聞资料的专业平台建设和社会平台运作。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报业新闻组织一再呼吁要大力发展新闻教育、创办院校新闻教育,甚至为此还专门通过了“组织报业学堂提案”,但是受限于经费不足、师资匮乏、高校不重视不接纳、社会对报业存在歧视、新闻职业化发展极不充分等因素制约,加之新闻报人的职业收入普遍低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品德与职业操守良莠不齐、许多报馆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尚未建立,因而,和日本、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早期新闻事业以及新闻教育发展并不顺利。真正能把新闻采编当作谋生的一份职业心甘情愿来对待的,可谓寥寥。若设想从“职业”到“专业”,则更是沦为一种奢谈。好在随着中国早期新闻事业以及新闻教育发展的演进,抱团取暖,围绕知识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来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闻职业意识和新闻行业自觉得以逐渐萌生。正是对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发展情势比较了解,谢六逸渴望新闻改革,并希望通过改革令新闻教育和行业教育、民众的社会教育能够无缝对接起来,以其教育再造,切实培养学生、促进行业发展、提升民众素养。
“思有以改进”,从而“能收宏大之效果”。在研究了日本维新时期新闻资料的使用与运行举措之后,谢六逸认为:“因事属阐扬新闻事业,而对培养新一代报人有帮助 ”,故学生搜集、整理新闻资料理当有创新性的自主意识,不必盲目借鉴西方和日本,要把新闻资料工作同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从而让新闻资料“活起来”,要把新闻资料教育当作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课程计划给予实施,更要把新闻资料教育当作泛新闻教育的重中之重,让新闻资料从个体“储藏”价值转变为社会共同体“应用”价值,使之成为新闻资料平台运作和素质教育观念塑立的基石。
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我国新闻职业共同体起端于近代新闻业的开启,在国人自办报刊环境中孕育,进而在团体自认意识中萌芽”,“近代以来特殊的报业环境致使我国新闻职业共同体经历孕育、萌芽、起步、分化、重构和进一步建构的独特发展路径。虽然演进过程曲折,各个历史阶段新闻职业的信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知识共同体的现实表征各异,但总体是在走向完善中缓慢推进和演化,只是推演过程漫长,直至当下仍在不断建构和完善,这表明我国近现代新闻职业共同体具有独特的演变轨迹和发展逻辑。”
为了搭建新闻资料平台并使新闻资料的平台运作与素质教育的观念塑立能够真正缀连起来,谢六逸指导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从“学科认知”、“内容”、“形式”、“平台”等四个方面着手完成新闻资料工作。
(一)新闻资料并非是从属于新闻传播学和图书情报学的下属组成,而是一个能够和新闻传播学与图书情报学并立的跨界学科,即新闻资料学。把新闻资料看作独立的学科抑或独立的课程并施以新闻资料学教育,是新闻职业教育、泛职业教育特别是新闻潜在教育观念归属实体哲学还是实践哲学的根本所在。从系统的理论建构到具体的实践操作,谢六逸不但自己给《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的报馆从业人员亲授《新闻资料储藏研究》的课程知识,而且还鼓励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甚至教师根据时事的需要去利用新闻资料有针对性地研究有关问题以达成常态。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世界报界大会会长、太平洋新闻记者大会会长沃尔特·威廉(Walter William )五次来华访问并指出:“替社会世界服务,替人类谋最大幸福”,这是新闻人的使命,更是新闻人的责任。沃尔特.威廉的观念对包括谢六逸在内的中国早期新闻教育者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也是持久的。正是因为如此,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包括复旦新闻学科的新闻资料教育基本都是按照“即学即用”、“职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的。
(二)“办报要‘真确和‘老实,应从现实来的消息发表,不应任意‘捏造、‘撒谎,淆乱读者的听闻,倘若新闻事实不甚了解,就要彻底地考察,然后宣布,才不失去新闻的真面目。”为了让复旦新闻学科学生的日常新闻报道摆脱就消息而消息、就报道而报道的粗浅状态,令新闻报道因新闻资料的注入得以充实内容且具备灵气和厚重性,谢六逸诱导学生重视新闻资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例行应用,并强调新闻资料理当在新闻报道中建构“活”起来的内容运行平台。是故,复旦大学新闻资料储藏室的设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将新闻资料与新闻采编、新闻制作、新闻发布、新闻研究乃至出版发行贯通起来完成常态化、开放式运行的。通过新闻资料的活用机制,复旦新闻学科学生媒体的日常新闻报道不仅在校内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被认为“有用”,有普及知识之功效,而且引发了江浙一带报馆对复旦学生新闻报道的高度重视以及与之合作的愿望。“现本系与报馆当局切实合作,借收实效。”复旦《新闻学系系史》中的相关事后记述,也反证了新闻资料在新闻报道中建构“活”起来的运行平台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三)新闻资料的“形式”存在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闻活动或与之有关的资料性过往存在,也不应该简单地将其视作新闻活动内容上的依附性存在与辅助性存在。在报业实践中,新闻资料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形式建构和形式重构以期实现“形式”独立和主题再构。温故而知新,作为一种新闻教育形态,新闻资料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实践形式,这在谢六逸看来,也是新闻记者知识“预备”、技能“预备”和人格“预备”最为有效的行动路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政局动荡、中西文化冲突日渐严重、新闻职业准入条件过于宽泛且普遍缺乏新闻专业教育和训练,职业道德低下与职业道德频频失范的媒体问题十分突出。为了从形式上规范新闻媒体与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谢六逸发起并组织学生依照不同主题搜集、编撰新闻资料,从形式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谢六逸主政复旦新闻学科教育期间,《国外新闻事业》《新闻职业与新闻教育》《日本的新闻事业》《怎样应付国际宣传战》等一大批依据新闻资料写就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得以出版发行。这些复旦新闻学科教育的文献性成果,不但让散佚的新闻资料经过整理成学,而且从形式上开启了新闻资料专辑成刊、独立运行的知网式建构,使得新闻资料成为新闻人认知与再认知、学习与创新的知识载体。
(四)新闻资料教育应与报业“应谋合作”一直是谢六逸的新闻教育主张,也是谢六逸“社会实践为主导”的办学企求。为了让新闻教育和民众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且充当社会教育的先驱,谢六逸尤其注重新闻资料的平台创立和平台建构。在这方面,复旦新闻学科的新闻资料平台建设分为校内新闻资料平台建设和校外新闻资料平台建设两个部分。校内新闻资料平台建设主要是本着“直接服务于学校”的原则,围绕新闻学科办学目标、新闻学科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新闻社团的校内媒体实践机制运行来完成的。校外新闻资料平台建设,可谓是复旦新闻学科的新闻资料平台建设做得最为成功的,也是留在中国早期新闻教育史上的精彩之笔。通过“世界报纸博览会”等新闻资料平台搭建和平台建设,不但让众多的国人、报人开拓了“向外看一下”的认识视野,而且也令复旦新闻学科的学生从中激发出了新闻从业的自豪感和人生成就感。“植其根本,示之轨则,庶能途径不谬,制作有成。”
随着实践观念的重新被认知和越来越被重视,新闻资料的学生应用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再造已不容轻视。回顾谢六逸的文化教育主张,探寻谢六逸新闻教育以及复旦新闻学科学生对新闻资料应用方面的过往足迹,甚至从中思量当下新闻媒体与职业教育的“应谋合作”,意义非凡。这是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媒体的职能也在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作为新闻媒体和新闻教育的对象,让“读者”满意并觉得“有用”、“有趣”,职业技能的影响势必会日渐强大。
参考文献:
[1]李净昉.文史资料:解读近代中国新闻媒体的新路径[J].郑州: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2]帅红.加强新闻传媒集团的信息资料建设工作的思考[J].哈尔滨:《新闻传播,2017(06).
[3]李蕾.新闻资料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郑州:河南农业,2011(12).
[4]张琪玉.新闻索引的特殊性[J].北京:中国索引,2007(04).
[5]Kim Jeong Nam,Gil de Zú?iga Homero,etc:Does Media Literacy Help Identification of Fake News? Information Literacy Helps, but Other Literacies Don,t.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21(02):221-272.
[6]秋阳.谢六逸评传[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3.
[7]曾虚白.中国新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9.
[8]范泉.我编(作品)半月刊[J],上海:出版史料,1989(第3、4期合刊).
[9]陈桂兰.复旦新闻馆 天下记者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办70年成就斐然[J].郑州:新闻爱好者,1999(11).
[10]戈公振.中国报业教育之近况[N].北京:国闻周报,1926-3-10.
[11]章玉梅.复旦新闻系第一位系主任——谢六逸[C].上海:新闻大学,1982-3.
[12]复旦杂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13]谢六逸文集[M].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
[14]胡风.新闻团体与早期中国新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传媒观察,2018(12).
[15]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6]批全国报界联合会请与法专及各大学添设新闻一门准修订规程时采择施行此(第二百九十五号,十年六月二十二日)[G].上海:教育公报,1921年第8卷第7期.
[17]黄天鹏.中国新闻事业[M].上海:上海書店,1989.
[18]潘觉.怎样普及新闻教育》[J].上海:报学季刊,1935年第1卷第3期.
[19]潘公弼.复旦大学新闻学会成立演讲辞[R].黄天鹏.新闻演讲集》[M].上海:现代书局,1931.
[20]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册)[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22]陈训明.谢六逸先生事略[R].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M].
[23]白红义.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1).
[24]杨翠芳.中国早期新闻团体的建立与新闻职业意识的培养[J].社会科学动态,2020(09).
[25]徐培汀.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研究资料,1981(04).
[26]赵建国.论民元时期的报界团体及其活动[J]. 江西社会科学,2010 (06).
[27]胡焱,王理.“非充分性职业化” ——关于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职业化形态思考》[J].济南:青年记者,2012(06).
[28]记者座谈会:《我们的回顾与前瞻》[R].上海:大美晚报》,1935-8-22.
[29]谢六逸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0]朱少屏,王寿,廖舒筹、何文斌.“组织报业学堂提案”文献[R].上海:新闻学报,1940(01)。
[31]余玉.中国近现代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肇始与演进》[J].现代传播,2019 (12).
[32]田中初,刘少文.民国记者的职业收入与职业意识——以20世纪30年代为中心[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07).
[33]钟韵玉,樊迪民.记者节和全国报展[J].新闻研究资料,1983(04).
[34]廖声武,余玉.民国时期新闻团体的新闻教育实践及成就[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35]李效文.谢六逸潜在课程认知理念及其对当下新闻教育的启示[J].贵阳:教育文化论坛,2020(06).
[36]沃尔特·威廉·卫廉士博士新闻学讲演(续)[R].北京大学日刊,1921-12-7.
[37]邱立楠,王妍.民国新闻教育的理念、实践设计与当代启示——基于民国大学新闻教育的考察[J].视听,2018(10).
[38]邓绍根.密苏里新闻学院首任院长威廉访问北大史实考[J],国际新闻界,2008(10).
[39]沃尔特·威廉·维廉士在北大之讲演[R].北京:晨报,1921-12-5.
(作者系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