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09-13林庆建

考试周刊 2021年68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提升策略

林庆建

摘 要:小学数学属于兼具操作性和基础性的学科,其与生活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理论讲授,还需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精神,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数学学习的内涵和核心。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往往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参与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紧密联系,也是小学生将数学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水平和能力反映。因此,为了强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展开,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養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数学实践是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巩固,也是增强小学数学教学乐趣的基础。根据近些年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来看,大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更能直接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将这种学习乐趣转化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这种数学实践和数学实操更是小学数学开展探究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多维度系统化了解和认识数学理论、数学概念的重要途径。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小学生逐步以饱满激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数学实操和数学学习,并对数学理论知识和概念知识烂熟于心,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学意识和数学关联意识。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传递,可以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但是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愈发紧密,数学教学已经不能和小学生的具体生活分离。因此,有必要通过开展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培养和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同步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技能和数学创新精神。这样,小学生才能通过小学数学学习掌握实践技能,为实现小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质上是对数学学习课堂的优化和改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相应提升,促进了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际水平入手,让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教学反馈,便于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改进。

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角度发生变化,学生也会逐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这样,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也就得到相应的提升。随着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他们也拥有了新的数学学习空间。一旦小学生数学学习激情被唤醒,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也就大幅提高,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应有培养规划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积极开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实效性并不高。究其原因来看,主要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流于形式,缺少培养规划。这就造成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没有相应的教学方向和目的,呈现出“为了实践而实践”的情况,学生不知道实践目的,教师没有实践方向。长此以往,学生只是重复性完成实践活动,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无法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实践活动一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或者动手动脑完成教学知识学习。但是,受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依然是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往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教师指导和安排,严格根据实践指令进行操作。这样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古板守旧,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实践参与度,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教学缺乏创新

由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规划系和系统性,这就直接造成了小学生数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缺乏创新,传统的“填鸭式”“一刀切”等教学模式广泛存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及学习接受能力。有的教师尽管进行了课程教学创新和优化,但是也只是机械照搬一些优秀课件,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实践能力。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动手开展实践

对大部分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能力、思维能力和心理成熟度都处于发展阶段,在小学课堂教学长时间集中注意往往不太容易。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单一化的进行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教授,就会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沉闷枯燥。加之小学数学中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较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积极动手开展实践,让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活跃氛围和动手主题的课堂中,小学生不仅能够对小学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对某些逻辑性强的数学概念加强理解。最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接受实践能力培养。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长方形的认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日常学习或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认识和掌握长方形的概念和特征。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用粉笔盒或者铅笔盒等当作教具,让学生观察粉笔盒或者铅笔盒的特点,观察之后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在纸上画出粉笔盒或者铅笔盒。学生带着对粉笔盒或者铅笔盒绘画的兴趣,就会动脑动手进行操作。这样一来,通过动手绘画,学生就能将长方形的基本形状、基本特征都进行了初步了解。再经过小学数学教师的引导和内容概括,小学生就能通过动手绘画将长方形的特征及其与其他图形的差异总结出来。这样的动手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凸显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最为重要的是,小学生可以凭借着这种动手兴趣逐渐参与到小学数学知识的讨论和探究中,为自己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提升策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