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的生态失衡与保护探析

2021-09-13陆序彦王奕淼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保护

陆序彦 王奕淼

摘要:湘西南民间木雕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活态传承难以为继。本文分析了湘西南民间木雕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了保护的必要性、原则及思路。

关键词:湘西南  民间木雕  保护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传统的民间木雕工艺确实类似一种活化石的东西,唤起我们对那遥远年代人们的生活情景与社会发展状况的想象。湘西南土地上的传统木雕工艺作为中华土地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存,深藏着我们今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造型技艺:“手作温度”永久的记忆。其各民族传统民艺展示着属于自己祖先生活中那一份情感——实用和审美的综合价值结构,历史就像一把特殊的尺子,人类在这里丈量着自己的高度,但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湘西南木雕那种原生形态日益消散淡化,再加上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民间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大量木雕及艺事活动正在悄然流失或消亡,木雕活态传承难以为继。

人类是文化的动物,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人类的历史与文化的历史是同时发生的。在《庄子》的《胠箧篇》里,庄子说:“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可见,庄子所讲的原始人类与理想世界都具有文化,其结绳、甘食、美服、乐俗、安居都可以说是文化现象。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现代化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统一的文化规则和行为准则,信息时代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其信息量及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这无疑促使一些文化的趋同,动摇了各地方本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让人类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矛盾境地: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一些弱势文化、劣势文化不得不被边缘化,甚至被淹没。

一、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

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生态是众多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支脉,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其不断发展变化主要是受到国家和地方生态文化及环境的影响而发展变化,前面所提到的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民族的交往融合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等,使得湘西南木雕文化生态失衡。而在古代中国长期处于稳定的农业经济状态,经济欠发展,各种农业生产靠手工操作、交流不畅、信息闭塞、各民族独立聚居、言语不通的条件下,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生态系统及其中各种文化因子的变化是缓慢的,其系统全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维持着长期的平衡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高速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本土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我们这个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古国,其感受分外强烈,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当中的精英典籍文化和民间文化同等重要,互不取代。值得特别提示的是民间文化,它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并且与人民的生活情感、人间理想深深凝结着的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当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冯骥才曾提到:“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前面提到传承极为脆弱,它已然遭受到了致命的冲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耕时代正在渐渐消退,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转向了现代工业社会,农耕文明逐渐转向现代工业文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也随之加速,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文化形态正渐渐消亡,即使传承不断线,也失去了其原初意义。另一方面,因为全球化的冲击,我们祖先数千年来创造的民间文化遗产作为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载体,也无法逃脱现代文明与发展的蚕食,人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牺牲传统地域文化为代价。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生态系统无法抗击这种干扰,各民族人民纷纷热情地向往和憧憬现代文明,不免让民间木雕文化的变迁成为了一种自觉行为。

二、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湘西南民间木雕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比较突出的相对封闭的自适性特点,可当今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的便捷、网络信息密集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农村人口城市化集结、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促使湘西南民间木雕艺术文化与现代文明既冲撞又交融,当下如何保护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其必要性之一就是维护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滕星曾在2002年出版的著作《族群、文化与教育》中就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的,这一观点现已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然而,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一体化过程,也导致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迅速丧失。民族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形成的一笔巨大财富和资源,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财富和资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应被视为人类进步的象征。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和多样性的丧失,却没有像生物多样性保护那样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不难想象,悠久的文化应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历史境域、社会空间下成长和发展的,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品格。湘西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同民族的历史,总是记载在文化的形貌中,其民间木雕艺术文化是一个特定群体的文化,极具空间个性。但随着民族的分合、交通的发展、商贸的推广、科教的互动、传媒的普及使得湘西南各民族之间有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渗透,这种交流、渗透、趋同导致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湘西南木雕文化也就丧失了民族性。

在某种意义来说民族文化失去生态平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会导致文化生态失衡。人类历史上,各种文化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自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必要性之一是湘西南民间木雕艺术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哲学、民族艺术的基因,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民族艺术宝库中不能缺失它的生存空间,就其与民族舞蹈、民族风俗、生活等共存共生而构成了一个文化基因谱系,如果遭到破坏失去的不仅是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有相应的文化基因谱系。必要性之二是民族认同感,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民族在任何历史时期,其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都是有机关联的,而且各种文化現象互为包蕴、互为认同。

三、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保护的原则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的首要意义就是“保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约定,就是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保护对象是有生命的,因此活态保护是其首要原则,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一种“活态”文化。我们除了在调研过程中收集整理保存那些物质性的载体,或者根据艺人口述史将其物质形态化外,更重要的是对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或形态的艺人加以保护,对其整个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使之通过个人、群体、民族之间的传承在现今以至未来社会中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故此,我们所说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保存”,而是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保存及其生存环境的有效保存,只有这样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而又持久的生命力。

保护湘西南民间木雕文化一定要以人为本,保护传承人最为紧迫,湘西南木雕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与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相互依存,与历史和当代相关联,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支脉,且其自身文化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环环相扣,因此,湘西南木雕艺术的保护是一种文化生态整体的保护,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活态保护原则

“生物环境必然地决定了人类食物的种类,决定了人类的获食方式。这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因为生命繁衍的动因是新陈代谢。同时,生命体为了适应环境,也只能利用环境所提供的食源,并采取相应的获食手段,这就是生产方式,因此,我们无法否认,人种的形成,人种与生产方式、感觉方式、思维方式、文化形态、美学风格等,只能并且必须与生物环境是异质同构的。”,文化生态是一个综合系统,且是一个动态发展、活态相传的系统,只要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发生改变,这个系统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体系全面建立、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变,民间木雕艺术文化系统随之不断改变,湘西南民间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是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的保护只有在相对紧密、系统而完整的文化空间里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活力传承,因此,我们不能将湘西南民间木雕像对待古董、文物那样存入博物馆加以保护,应该让它参与生态进化的过程,给它发展创新的机会。否则只会沦为僵死的标本。因此,只有把湘西南民间木雕放在本土,与各族人民互为依存,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相融才是最好的保护。一方面注重民间木雕所赖以生存的生活形态的保护,警觉各种“去生活化”的做法,让其按照应有的生态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和方式之中;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新的生存环境,关注民族民间精神内涵的生活方式,重建人们自我生存之链。

2.人本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加速,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环境迅速改变,其消亡速度日趋加剧,传承活动日益衰退,传承环境的限制使得传承人和传承活动难以为继。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迁移,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传承人难以凭借某种传统技能维持基本生存条件;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民间艺术得不到欣赏,传统习俗逐渐消失,老艺人年事高,年轻人不愿学;三是传承人的价值得不到充分重视,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传承活动缺乏环境支持。所以在保护湘西南民间木雕艺术文化中,应突出保护木雕艺人、保护传承人,传承人在其文化活动和文化形态构成上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保护好传承人,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赋予湘西南民间木雕鲜活的而又持久的生命力。

3.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原则

2005年3月26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所附的《国家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3条第2款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口头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见,湘西南民间木雕的保护应包括民间生活、民族民间艺人、民众以及文化交流活动、文化空间等,而文化空间是指定期举行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即这些要素构成了湘西南民间木雕艺术文化生态环境。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决定了湘西南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繁荣,湘西南各民族生活繁荣为其木雕手工艺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空间,丰富了民众生活,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有效保护传承活动所赖以生存的特定文化环境是保护湘西南民间木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应将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作为政府经济文化建设一个重要内容,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中付诸实施。要搞好湘西南民间木雕的保护,就必须保护好它的文化生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当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些“项目”走出村寨山野,走进现代化都市,以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各种面貌呈现在普罗大众的视野,结果直接导致一些非遗项目奢侈化、豪华化而失去了民间的“土”气“土”味儿,不再古朴鲜活,即没有了原初意义。旅游经济促使湘西南民间木雕的开发,使得木雕本色不再,有的开发策划者甚至打着“再设计、再开发”的幌子公开造假,这样的“开发”对木雕的传承保护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对湘西南木雕来说,处理好“传承与开发”“原生形态文化与次生形态文化”方面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要谨防过度“开发”,否则,会导致传承变味,并非“遗产”。

在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工具理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十分突出,名利观念萦绕盘旋,开发、产业化“阔步前行”,保护工作困境重重,如文化生态变迁迅速、碎片化现象突出、保护机制不够完美、社会参与明显不足及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民间文化教育的缺位等,在这种形势下,搜集、挖掘、挽救、保护湘西南民间木雕艺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切实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培育发展地方文化特色;有利于正确把握好传承与开发的关系、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使这种“活态文化”得以引入大众生活,使古老的湘西南民间木雕焕出新的生命力,进而重构本土现代性民族文化,重塑民族文化自信。

(本文系基金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西南民间木雕艺术的传承体系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BF075;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西南民间美术的传承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YBA22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董欣宾、郑奇.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兼论中国绘画的世界性地位[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