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2021-09-13刘小园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英语听说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摘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表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维度。本文阐述了“核心素养”理念如何贯穿于英语听说中的Reading Aloud,Role Play及Retelling a Story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听说;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刘小园(1985.10-),女,汉族,广东梅州人,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华侨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且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本人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如何将该理念实践于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Reading Aloud教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曾介绍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明确了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的培养,克服重知识轻育人的倾向。

以“Camels”听说训练材料为例,本人按照传统的教学步骤让学生模仿朗读这段有关“Camels”的段落之后,把课前做好的每个有关“Camels”品质的PPT呈现给学生,在图片下方附上能体现“Camels”品质的句子,并对关键的能体现“Camels”品质的词汇进行挖空:Camels can walk further across deserts than any other kind of animal.Camels can travel for days in places where temperatures are regularly as high as 40 degrees Celsius and where the rainfall can be as low as 20 millimeters per year.They can carry heavy things in these conditions. 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概括出我们应该学习的“Camels spirit”,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汇报:“我们应该学习骆驼在困境和挫折面前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充分自主思考以实现自主发展,通过小组学习探索实现社会参与,最后经过教师的总结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学目的。又如针对听说训练材料“Polar Bear”,模仿朗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及面临的挑战,模仿朗读训练后,教师应抓住关键句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从“If the world keeps warming, they won't be alone. Polar bears around the world may also face the same life-or-death struggle”这个关键句可以看出由于受环境影响,北极熊已经面临着生存危险了。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北极熊生活及捕猎所需要的冰面环境制作成PPT呈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明白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北极熊将面临灭绝的危险,倡导学生要爱护大自然,即“We are supposed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以上这些教学设计均符合了“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教学理念。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Role Play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三个维度:思维品质。学习英语从根本上说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或习惯,这是英语学习的灵魂。Role Play 环节包括了“三问”和“五答”,如何问、如何答这两方面正是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充分体现。

以“Life Style”的听说训练材料为例,本人按照教学步骤完成“三问”和“五答”的过程后,做了如下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让男同学和女同学扮演材料里的两个角色,分角色朗读材料里的对话,然后对“三问”和“五答”里出现的关键句进行中西文化的解释。比如“三问”里的问句:“乡镇和城市,你更喜欢住在哪里?” 用中文的思维模式不少学生写成了:“Town and city,where you better like to live?”因此,本人跟學生讲明了在英语语言的思维表达里,主语、谓语及状语等句子成分应如何正确地组成句子,为什么要用“prefer”的句式等问题。这就是“Where would you prefer to live, in a town or a city”和“Town and city,where you better like to live”的区别,即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目的是逐渐培养学生用目标语言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第二个变化是本人让学生以此测试材料为例,对三问中的第二问“乡镇和城市,你更喜欢住在哪里?为什么?”这个渗透着文化背景的话题进行延伸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讨并进行Role Play,第二天检查各组的完成情况。乡镇和城市必然会涉及一个国家的环境、交通等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问题,在布置家庭作业前,我将中西方一些国家乡村及城市的环境、交通等各方面的情况以插图的形式用PPT投影出来,以此拓展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充分考虑和了解一个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以此进行判断和选择,并从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如听说训练材料“Mary's Job”,不少学生将“三问”环节中的问句:“乘客在你的出租车上落下过什么东西吗?”表达成“What did passengers throw in your taxi?”,这时候教师要跟学生剖析现在完成时在英语语言情境表达中的使用背景,以及“throw”和“leave”在英语思维表达中的差异,“What have passengers ever left in your taxi?”和“What did passengers throw in your taxi?”的表达差异正是两种语言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因此,平时的语言练习中,教师如不注重渗透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教学,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停留在用自己母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和理解英语的阶段,无法用目标语言的模式和习惯来表达,这就是“核心素养”强调的“必备品格”“文化意识”的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Retelling a Story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维度是英语语言能力,包括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和必要的语法知识积累。Retelling a Story环节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初步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新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即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做完题目对答案的步骤,应该要加强对复述文段重要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复述及重要语言知识点的测试,并且透过故事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以听说训练材料“A kind little girl”为例,在复述该材料中出现了大量的语言知识点,如“conduct, on the way to, came into sight...”,定语从句 “On the street, they saw an old man, who could hardly walk...”,以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表达。本人教学中要求学生第二天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复述,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小测、几道有针对性的定语从句句型练习及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表达的转换等练习以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及句型的积累情况,最重要的是通过Retelling a Story的教学设计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自信地用英语来表达“善良”的本质和内涵,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

又如以“A strong man-Mike”听说训练材料为例,在复述材料中出现了大量的useful expressions,如:“emotion, mention, reach, height, take part in, fail to...”,在复述中,这些都是关键词句,如“height”,学生复述中容易忽略,反应不到是“high”的名词,通过点拨和第二天检查复述作业及小测,学生就能积累并掌握一定量的语言知识点,又如原文中的“...didn't succeed...”,复述中转述为“...fail to find...”,通过对原文和复述文段关键词汇及句型的剖析,并通过要求学生背诵和小测,学生就能掌握并且将知识点运用到语言表达中,真正达到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学习“Mike's experience”,教师在最后的总结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升华:“What can we learn from Mike's experience...”,有了前面关键词的点拨和积累,学生们基本上能用英语表达:“We should be brave, we shouldn't be afraid of difficulties...”,最后教師再进行肯定并加以总结:“Good job! Only if we keep confident and determined, we can 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succeed some day...”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不惧困难、坚持不懈和保持乐观自信终能成功的道理。这与“核心素养”理念——教学应“以人为本”是相吻合的。

“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出现,促进了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坚持实践 “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才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静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分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2):6-8,11.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3]郑少颖.普通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52-55.

猜你喜欢

英语听说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浅谈视障生有效听说教学的策略
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灵活运用影视材料
探讨英语听说课教学计划中的影响要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