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创新能力、提升高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2021-09-13黄爱清

考试周刊 2021年70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核心素养

黄爱清

摘 要: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本认知,还要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以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潜力得到挖掘,创新思维自然迸发。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核心素养

一、 引言

高中生物的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化也发生着变化,那种轻视能力重视识记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素养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高中生物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课堂上的积极发言,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的问题就是创新;也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上、做实验的创新步骤上,以及合作学习的讨论上。一言以蔽之,创新既体现在学生的思维上,也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上。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促进课堂的深入。

二、 设置预习,让学生发现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教师来说,最要做的,就是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创新的参与度与深度如何,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当教师以学生为主,激发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创新作为评价他们的主要标准,他们的创新思维会汩汩而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要为学生创新思维的生长创设机会,要让创新成为他们高中生物学习的目标,同时也要让创新成为他们走向卓越的主要方式。

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对预习环节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节奏走,完成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大多数教师也是按部就班地推行教学进度,讲到哪儿就让学生做到哪儿。教师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让学生提前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粗略地阅读教材文本,初步感知,进而发现问题。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开展创新思维的过程,问题的难点在哪儿,自己要解决它,都需要哪些认知。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不是教师直接给他们设置的,而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揣摩的,是创新思维的闪现。

以人教版《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为例,教师设置的预习作业,不是让他们去背一些基本概念,而是让他们提前思考,发现问题,将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再在课堂上讨论。学生發现的问题有:植株有自身合成的植物激素,为什么还要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呢?教材文本分析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的实例,能不能对其进行利与弊的分析与评估呢?解读赤霉素的使用说明书之后,能从原理上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的这些问题有些基于生活,有些基于课本,都是在原有认知上的再思考,引发他们更多创新思维的产生。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分析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及认知上的不足,进而为课上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做铺垫。比如从学生提问为什么还要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这一问题,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以及他们将生活与生物结合起来的学习特点。可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三、 设置合作,让学生交换问题

合作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通道。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分享别人的智慧,进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因为他们可以从别人的问题或者思路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促进思维发展。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他们不会的问题,他们的思维也往往会困在问题的某一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就能激发出更多创新动能。最常见的合作中,学生可以将遇到的问题聚焦在一起,当学生对这些问题思考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开阔的思路,就会想到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路径。

以人教版《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生长素的运输特点,向他们展示了某个科研小组做的两个不同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一中,科研人员切取某植物幼苗上胚轴,纵切成a和b两部分,进而进行相关的实验处理,6小时后检测另一端含14C的生长素含量。在实验二中,科研人员切取同种植物幼苗上胚轴,接着他们分别切去上胚轴a侧和b侧形态学上端的一部分,同时又在未切的一侧放置含14C的生长素琼脂块,在相关的实验操作之后,6小时后检测各部分含14C的生长素含量。

教师先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将发现的问题列举出来。他们在讨论之后,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实验一中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苗的什么部位;实验一的自变量是什么;分析实验数据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怎样。对于实验二,他们同样发现出一些问题:从由实验二数据可判断,a侧和b侧对IAA的运输能力是怎样的,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着什么形式的运输等。接下来,教师教学的重点就是围绕着他们的问题展开,让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合作,进而促进能力的更大发展。显然,教师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的能力生长开展的,而不是按照教师的节奏推进的。当然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做一些提示也是必要的。就学生提出的第一组问题,教师提示学生观察两组实验处理的差异,让他们将思维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上。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发现实验一的自变量是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放置方向及胚轴纵切成的a侧和b侧两部分。可见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合作,让他们学会借助自身的能动性发现更多的问题,为创新做更好的铺垫。

四、 设置问题,激发实验创新

实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同时实验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中教师可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验中展示创新的能力;同时实验也为创新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比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这样做是不是也可以,去思考这些问题能不能在实验中获得解决,进而更好地关注实验的过程,而不只是关注具体的步骤。同样学生也可以设置问题,他们可以将遇到的问题写出来,以待共同解决;他们也可以对着实验的体验,提出新的问题。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创新能力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