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活动平台,提升数学素养

2021-09-13陈大锋

教育界·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陈大锋

【摘要】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较广,包含生活中的知识点、思维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主动去研究和发现数学现象,总结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拓展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各科目的教学工作必须以综合与实践作为基础,以这些类型的问题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科目的学习活动。从数学科目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与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且让其拥有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来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

一、立足教材知识,迁移数学活动经验

研究表明,人在将已有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时,可以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学生如果只注重实践而不重视理论,那么收获的成果并不多;相反,只注重理论不重视实践,收获则会更少。除了教材中每册安排的两次“综合与实践”课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立足于教材知识,设计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活动,将日常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活动相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学生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实践,会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再加工,从而产生自身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安排了一节“制作年历”的活动课,目的是通过制作年历卡来检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让他们将这部分知识的相关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紧密结合之后展开实践操作。学生先观察收集到的年历卡,了解年历卡的结构,小组讨论制作方法后,开始制作2022年的年历卡。学生的制作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过程,是数学知识与经验不断迁移、内化的过程。操作完成后,一张张年历卡就是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去创造美,感悟美。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知识,又拓展了知识。学生在综合化的学习活动中,迁移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

二、利用探究活动,拓展学生思维层次

数学教学活动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数学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形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提升推理能力。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教学活动中,从围成的图形内部为1枚钉子的情况入手。通过围、画、数、量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很容易发现:围成图形的面积是边上钉子数的一半。正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图形内部有2个点、3个点是不是还存在这样的规律呢?”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在小组讨论、争辩中逐渐明晰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是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學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发展。

三、加强小组合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做”比“知道”更重要。在数学活动课中,教师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是学生能动手做的就要让学生动手去做,只要能通过学生合作解决的一定放手给学生。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有些学生在独自活动的过程中会感到无所适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活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仅会完成探究的内容,而且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且积累活动经验。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内容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教师可以使用排水法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确一个物体的体积等于它“排出”水的体积。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如番茄、土豆、小石子等,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量筒、量杯、长方体水槽等测量工具。课堂上,每4位学生为一组,小组内分工明确,包括组长、观察员、记录员等。实施组际评价等竞争机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明确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可以用量杯或量筒直接测量,也可以放在长方体水槽中测量水面上升前后的高,从而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这些方法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出来的,是在小组合作中发现的。正当教师准备课堂小结时,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利用‘排水法怎样测量海绵的体积?”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一位学生提出“怎样测量乒乓球的体积?”这一问题。虽然下课的时间快要到了,但学生们兴趣盎然。各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很快有了方案。于是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活动方案。当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后,他们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孩子们用到了沙子、胶带等物品。虽然有些方法测量的误差很大,有些方法不太好操作,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可贵的是学生能提出问题,能用质疑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与交流,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加强实际应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某一个角度来看,生活就是教育,为了生活而展开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他主张教育的中心为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可以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性人才。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学工作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生活实践作为依托,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为基础,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才能将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焕发出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造宽广的探究空间,提供广泛的探究内容,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究活动,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单元后,教材安排了“大树有多高”这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主要是围绕“大树有多高”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亲历“提出问题→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延伸思考”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及要求后,教师把室外操作、测量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带着这些珍贵的数据回教室开始解决问题时,大部分能根据数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遇到观点不一样的,教师就让他们再讨论,再思考。最后,学生一致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虽然描述得有点原生态,有点不够严谨,但教师能感受到学生的兴奋和欣喜。这节课,教师几乎没講授,但是学生真正掌握了,效果很好。

五、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一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不能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还要和学生进行互动,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均”的概念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教师举例:“王同学买了5个橙子,今天有5个好朋友去他家做客,大家来讨论一下,需要怎样做,可以让6个小朋友分到一样多的橙子呢?”这个时候,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把橙子榨成汁就可以平均分给小朋友。”有的学生说:“可以再去买1个橙子,这样就能平均分给同学了。”也有的学生说:“王同学是主人,其他的小朋友是客人,王同学可以不吃橙子,让其他小朋友每人吃1个,也是一样多了。”还有的学生说:“把每个橙子切成6瓣,每个小朋友可以获得5瓣橙子。”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出“平均”的概念,再讨论学生之前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个重点。可能学生在一个问题的认识上会有想法错误、幼稚,但是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去探讨问题,勇敢发言,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能力。每一次尝试都是通向正确的道路。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而不是铺路让学生照搬。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多动脑思考的能力,而且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求知态度。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公式的推演,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办法求证,可以利用卡纸实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然后把学生得出的结论归纳总结,最后讲解知识。再例如:“3个空饮料瓶可以兑换一整瓶饮料,如果有12个空瓶,可以兑换多少瓶饮料?”学生想问题比较简单,会直接通过“12÷3=4”得出可以兑换4瓶。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那兑换的饮料喝完之后的瓶子怎么处理呢?”利用问题,循序渐进,导入课堂,让学生去探索答案。

七、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增强数学意识,养成数学思维,贯穿素质教育,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蒋超.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学子(理论版),2016(07):66.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