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心理效应,开展幼儿美术活动路径
2021-09-13朱乐芝
朱乐芝
摘 要:美术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利用美术,可以反映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幼儿和自己心理进行交流的过程。在进行美术活动过程中,老师可借此使用一些方法调整幼儿的心理,从而让美术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主要讨论有效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效应;美术活动
一、运用心理效应展开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情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幼儿的行为受到情感的左右,老师为他们创建一个被期待的氛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被关系,从而让获得一种满足,唤醒自我价值感。
(二)保护幼儿自尊,帮助建立自信
很多美术基础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显得力不从心,老师若是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鼓励他们树立自信,从而让幼儿感知到来自老师的期待和爱,最终完成美术创作。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轻视的问题
(一)美术课前——幼儿习得性无阻
习得性无阻属于一种亚健康状况,经常表现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能力行为三方面的缺少,这种被动的状态会干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孩子在美术课前的习得性无阻主要表现在对有难度的事情没有信心,常常感到无能为力,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前进,进而不愿意尝试探索。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需要鼓勵他们大胆去尝试。但是,若是看到幼儿迟迟不敢开始,老师会“手把手进行示范”小、中班,到最后几乎成了老师“包办”完成幼儿的作品,这对他们的自主性发展十分不利。
(二)美术课堂上——幼儿动力不够
美术活动需要一定意志力,幼儿应有很高的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才能够完成,但该时期孩子以外部动机为主,他们需要获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才能克制住自己躁动的心,专注在美术活动中。按照需求层次,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若是幼儿美术有了一定成果后,急切需要老师的赏识,从而满足需要和创作动力。在美术中,很多老师一贯指出缺点和批评的言论,限制了幼儿大胆画画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因而需要正向的评价和引导。
三、巧用心理效应,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一)巧用——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若是老师可以对幼儿表现出适合的期待和赞美,幼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化别人的期望,进而生出自我效能感,主动调节自我,最终获得进步。因而在画画前,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心理暗示,调起幼儿的美术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克服不敢说话的畏惧心理。
(二)效用“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幼儿可以在获得了一定进步后,获得老师的肯定和称赞,就会激发其内在成绩感。
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心理效应,促成幼儿更好进行美术活动,做到对幼儿思维的锻炼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美术教育要做到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多费心。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高淑娟. 巧用心理效应,有效开展幼儿绘画活动[J]. 启迪与智慧(中),2020(01):87.
[2]张亚芳.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的研究[J]. 女报:时尚版,20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