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2021-09-13林小华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林小华

摘  要:导入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虽然只有几分钟,却可以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能够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出更多创新、有效的导入方法,更加契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真正将学生带入主题内容的学习和探究中,可以更好地保障课堂导入的效果,为高质量课堂教学奠基。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原则及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导入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原则

第一,趣味性原则。小学生正处于活泼爱动、心智不成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阶段,但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极强。综合小学生这些特点,只有让学生导入环节感受到趣味,才可以唤醒他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就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所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导入环节的运用,必须坚持趣味性的原则。第二,自主性原则。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学生成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互动,让其在认知冲突下,自主参与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第三,启发性原则。新老师在导入时不可以出现走形式、敷衍等导入行为,必须保证导入内容与新课内容紧密结合,并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学生带入深层次学习中。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一)故事导入方法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老师也会运用故事导入法,但由于语言单薄,无法给学生营造最佳的故事氛围,所以导入效果不是很理想。信息技术在导入教学环节的运用,则可以利用其刺激学生多重感官的优势,在导入环节快速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为高质量的教学铺垫。

(二)资源导入方法

老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新课时,想要将其导入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对信息技术的特征进行充分把握,找到新课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及网络资源的连接点,设计出有效的导入方法。

(三)微课导入方法

近年来的教育中,微课这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因其精短,可以凸显重难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所以,在导入环节,老师也可以对其精心设计和运用。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内容时,此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要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学习,并要掌握其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所以,老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设计微课,在导入环节对制作好的微课精心设计,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初步学习,更容易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铺垫。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导入环节的运用意义重大,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情及信息技术特性、优势等,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导入方式,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等,将素质教育、新课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陈进忠.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导入方法点滴谈[J]. 知识文库,2020(05):43-44.

[2]常爱香.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J]. 科普童话,2020(14):113.

猜你喜欢

导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