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学生写作意识,提升微写作教学效果

2021-09-13张惠琴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8期
关键词:理性意识创作

张惠琴

微写作篇幅短小、内容简洁,一般都是围绕最集中的场景或重要的人物展开创作,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创作,能使他们针对写作中的薄弱点进行专项片段训练,能节约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提升教学效果。

但是,在微写作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对写作内容不感兴趣,因此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写作,导致写作教学的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进行微写作教学的时候,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他们的写作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投入写作中。

一、记录生活点滴,积累素材

要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不能只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知识、生活经验、语言积累等的限制。如果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却不知道哪些材料能支撑起这个话题,便不会取得好的写作效果。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点滴,这样在微写作的时候就不怕“无米下炊”。

某地中考作文题是“做奔跑的追梦人”,学生如果对身边人的梦想和他们追逐梦想的行动不够了解,那么自然写不好这篇文章。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微写作开始,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并进行采访,主要对两类人进行采访:一是在行为、性格等方面出现了巨大变化的人,要了解他们的变化是否因为追逐梦想;二是有梦想但是还没有制定计划的人,要了解他们未来的打算。学生在采访后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想要为有梦想的人唱赞歌,写出他们对未来的展望。这样学生自然就萌生了主动写作的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创作,如有学生写了邻居快递小哥在送快递之余自学英语的励志故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及时将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素材,能更好地参与到微写作活动中。

二、融入理性思考,展现个性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理性思考,那么所写的文字就成了记录生活的“流水账”,没有个性,缺乏生气和灵魂。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微作文的时候要指导他们理性思考,不仅要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还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久而久之学生遇事就会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产生写作兴趣。

围绕“新型肺炎疫情”这个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写微作文,为唤醒他们的写作意识,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观察生活,看一下新型肺炎给身边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并结合这些材料展开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写入作品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单纯收集信息,而是结合信息提出个性化想法,这样他们的表达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如有的学生记录下邻里吵架的过程,原来夫妻两人都是医务工作者,都想参加援鄂救援活动,但是这样孩子就没人照顾了,所以夫妻两人产生了争执。学生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有感而发,创作了微作文,写出自己的感受,认为这两名医务工作者的精神值得学习和敬佩,希望社区、学校等有关部门能帮助他们照顾好家人,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围绕生活片段展开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写作创新其实并不难,只要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理性思考,将自己的个性化想法整理成语言片段,记录下来,就是不错的微作文片段,展现写作个性。

三、学会提炼重组,逻辑推理

写作意识不仅体现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层面,写作意识较强的人还懂得主动提炼并重组各种信息,写出具有逻辑性的文字。所以教師要在学生进行微写作的时候引导其重视这一点,可以组织学生用微写作的形式展开辩论,持有不同观点的双方分别寻找相关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在提炼重组后写成简短的文字,展现自己的推理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参加篮球赛、拔河比赛、元旦晚会等,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下来。在这样的微写作训练中,学生收集到很多资料,写作意识也得到了激发,但是如何在繁多的材料中找到关键信息,写好微作文,则是学习的关键。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提炼信息,首先可以采用归纳法,也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如参加体育比赛,可以归纳为展现学生拼搏精神的片段、体现同学团结合作的片段等。其次可以采用典型法,在收集到的同类资料中选择最具典型性的信息。最后运用因果法,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就合理提炼整合了各种信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理性思考后,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中有了“自我”意识,而不再是人云亦云。在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更乐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独有的想法,会主动思考各种感性材料之间的内部联系,并对写作素材进行重新组织和概括。

四、分析具体矛盾,深化思维

写作意识还体现在问题意识上,学生仅仅发现材料表面的问题是不够的,还要深入思考,挖掘下去,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柏拉图认为:“带着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带着更多的答案去生活。”在创作微作文的时候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矛盾点,并自主探究答案,写入作品中。

在一次微写作中,学生以“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题写作,写了自己在登山过程中的感受。教师为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让该生在写完后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思考能否更深入一些。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矛盾法思考:“在文章中提到,如果能翻越生活的高山,那么生活会更美好。那么你能否再深入思考,如果前面有几条不同的道路,不选择翻越高山,同样能到达目的地,那么你还会选择翻越高山吗?”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观点还不够严谨,因此修改成:“如果必经之路上有高山阻挡,那么不要放弃前行,一定要翻越过去。”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再创作的写作热情。

在学生已经完成微作文的创作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耐心修改,尝试发现隐藏在问题中的矛盾点。这样就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意识,他们会围绕原文进行修改,融入更多智慧,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产生新的想法。

写作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写作意识走向创作实践的过程,写作意识支配、决定了写作过程,写作意识具有本体论的主观性、意向性等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展开写作训练,就要先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促使他们从“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微写作教学,学生就能主动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进行理性思考,提炼微写作主题,这样微写作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农村初中“微写作”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C-a/2018/09)】

猜你喜欢

理性意识创作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Jazz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消防意识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