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年度热词的作文命题策略

2021-09-13孙晨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8期
关键词:佛系热词硬核

孙晨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是社会现象的折射,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精神思想的交流媒介。而流行语指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词汇,不同时期的流行语承载不同时代的信息,反映不同的社会观念,折射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

《咬文嚼字》杂志从2008年开始,在每一年的年末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其推选的标准可概括为两点:一是遵循时尚性、大众性、效果性,引导健康的语文生活;二是符合时代价值、语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弘扬积极的价值观念。

近年来,江苏等地逐步进入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参加新高考的“三新”时代。为了“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契合“文以载道”的写作传统,因此新高考的作文教学应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此,教师可以将年度热词作为作文素材,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与辩证的思维解读社会现象,以培养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一、基于年度热词的涵义,设计核心概念类作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体现国家大政方针、折射人们生活方式、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各类热词不断涌现。以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源于政治用语的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有温度”;源于行业用语的有“流量”“可能XX假XX”“油腻”;源于方言的有“尬”“怼”;源于外来词的有“打call”等等。

近年各地高考试题陆续出现“中国面孔”(2020天津卷)、“文明的韧性”“2019的色彩”(2019北京卷)、“浙江精神”(2018浙江卷)等关注时代品质的核心概念类作文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本年度流行热词的意义,分类掌握热词的核心概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深入理解热词所反映的某种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

例1:《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巨婴”一词入选。“巨婴”是指心理不成熟,停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容易情绪失控。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面对“中国式巨婴”这一类群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啃老族”“高铁霸座男”“飞机抖脚男”“重庆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引发的公交车坠江特大交通事故”等相关素材进行汇总,并整理拓展适用的话题,如公民素质、文明道德、公共秩序、自立自强、过度自我、缺乏公德、追责意识、规则行为等,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例2:《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其中“佛系”一词入选。“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不苛求、不计较,看淡一切,随遇而安……”这似乎就是某些人追求的“佛系生活方式”。佛系生活方式,表面看起来很酷,其实散发着说不出的“怪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面对互联网上“佛风”劲吹的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着手,整理出佛系人生、佛系青年、佛系学生、佛系父母、佛系乘客、佛系生活、佛系购物、佛系追星、佛系恋爱、佛系养生等众多的佛系现象。针对其中求之不得干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不敢表达爱恨、不敢据理力争、不敢努力、不敢付出的消极生活态度,教师要带领学生去除“无可无不可”“随遇而安”“随便都行”“不求输赢”等这些不利于成长的佛系消极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由心而发的随行而行,这种佛性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若是出于对现实不满的自我放弃,这种佛性就不值得提倡。

二、基于年度热词的关联,设计任务驱动型作文

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麗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本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体现选拔人才时对考生价值观考量的“国家意志”,主要考查考生对国家和社会是否有足够的关注,并能做出清晰描述或判断。

教师可以参照全国Ⅰ卷作文的命题样式,内容依据“十大流行词”,拟定作文训练题,让学生熟悉并正确把握当前热点词语的内涵和意义。

例3:《咬文嚼字》杂志社以一首“顺口溜”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真硬核,融梗柠檬谁觉得。霸凌第一九九六,块链不知太难了。”请以其中两三个流行语为内容确定立意,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学生写作时可以依据“文明互鉴”和“霸凌主义”,确定“提倡文明互鉴,反对霸凌主义”的立意:也可以选择“硬核”和“我太难了”,确定“硬核人生,不惧‘我太难了”的立意;也可以根据“××千万条,××第一条”和“996”,确定“人生千万条,工作第一条——996吗”的立意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使年度热词形成有机关联,提升学生判断力和思考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焦点,针对这一情况,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教师也可以抓住“疫情”这一当前的重中之重,综合几个关键词联合出题。

例4: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引发了一场关于“硬核科幻”的讨论,“硬核”一词被《咬文嚼字》编辑部评为2019年十大流行语之一。“硬核”,译自英语“hardcore”,原指一种力量感强、节奏激烈的说唱音乐风格,后来引申为“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近年来,人们常用“硬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等。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华民族面临巨大考验。在抗疫过程中,“硬核”一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对于“硬核”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最美逆行者、医学专家,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教师、司机、快递员、新闻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奉献者,从他们身上汲取“疫情”中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的“硬核”精神力量。

三、基于年度热词的延伸,设计时评热点类作文题

热词,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事物。教师要善于结合年度热词,比如“获得感”“工匠精神”“砥砺”“有温度”“文明互鉴”“光盘”“断舍离”“小目标”“逆袭”“后浪”“内卷”等等,进行延伸和拓展,设计时评热点类作文,提升学生对时事热点、时代特征、社会风尚、民族心态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准确把握特定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实质。

例5:早上9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这就是所谓的996工作制。近日,有程序员在网上表达对996工作制的不满。短短几天内,他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马云说:“能做到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你不付出超出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获得成功?年轻人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有学生赞同马云的看法:如果不热爱,哪怕8小时你都嫌长;如果热爱,其实12小时也不算太长。但也有学生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996工作制是奋斗的一种体现,但崇尚奋斗,并不等于强制996。“996”作为《咬文嚼字》2019年年度热词,引发大众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奋斗?教师也要据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破除“伪奋斗”,实现“真奋斗”,搜集“真奋斗”的人物素材和典型事例,形成班级合作汇聚的《最美奋斗者》素材集。

带领学生关注年度热词,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深度,培养学生用客观的、全面的、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教师要以此为抓手,针对“文以载道”的要求,设计不同类别的作文训练题,不断提升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猜你喜欢

佛系热词硬核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这都是什么硬核老师啊
热词
百度APP×呷哺呷哺:热词和火锅很般配
法系妈&佛系爸
“硬核”时代下的人性
从“乌镇热词”看改变
【第九十七辑】97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佛系”掩盖了什么?
“硬核”火遍网络,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