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阅读的语感培养教学模式研究
2021-09-13徐伶俐
徐伶俐
[摘 要]文章分析了采用基于英语阅读的语感培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通过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和教学成效,旨在探索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感;英语;阅读;人文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24-02
一、研究背景
当前,部分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只看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言的认知过程及社会属性。如果我们仅将外语看作工具或手段,只注重让学生掌握“工具”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那么我们的外语教学将偏离课标的要求。
众所周知,培养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是阅读和写作教学,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英语教师倾向于将英语教学碎片化、理科化,习惯于将课文分解为词、句、语法等进行翔实而系统的讲解,并补充以大量的练习,殊不知这样做不仅破坏了语言的整体性和美感,而且扼杀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笔者自2015年起开展基于英语阅读的语感培养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改变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提炼出注重培养学生语感的阅读教学“模仿—研读—分享—演绎—巩固—创作”六步教学法。
二、研究意义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英语教学目标被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的语言技能习得,即学生基本语言技能方面的听说读写应达到的目标;深层次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培养,即对学生思维的激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终极的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需要重点发展的能力之一,是学生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材料之后慢慢形成的。基于语感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让英语教学回归到语言教学的本位——文化和文学层面,将语言的真善美、文学所蕴含的异国文化和人文精神传播给学生。大量阅读是增加学生语言输入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基于阅读的语感培养教学不仅实现了语言的大容量输入,而且让学生自然习得语言,实现高质量的语言输出。
三、具体措施
语感培养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进行理解文本内容、改编故事情节、演绎人物特征、写作摘要书评等活动,从而实现學生语言习得的目的,并以以上活动为支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沟通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当好引导者和组织者。下面是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1.学习模仿
组织学生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英语模仿诵读活动,并布置仿读家庭作业。通过大量的模仿诵读训练,一方面可以改进学生的语音语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
2.深入研读
布置学生开展深入研读、语段摘抄和组内交流活动。学生在研读时,要完成以下任务:(1)语言方面的好词好句摘抄;(2)内容方面的人物分析和故事情节整理。学生在研读结束后,结合任务在组内进行研讨分享,安排专人做研讨记录。
以下是学生读完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6的“Alice in Wonderland”后的交流研讨内容:
【词汇】
四会词:rabbit(兔,家兔),hole(洞),pass(经过;通过),by(经过),dear(哎呀,天哪,啊),watch(手表),get away(逃脱;离开),fall(落下,掉落;倒),hit(到达;击中,撞),herself(她自己),alone(独自,单独) ,low(低的,矮的),locked(锁上的),notice(注意,察觉),into(到……里面),side(侧,边),through(穿过,通过),go through(通过),surprise(使惊奇,使措手不及).
【句型】
One sunny day, Alice sat by a river with her sister.(交代故事背景的优美语句)
She looked up and saw a white rabbit in a coat passing by.(复杂结构“see sb. doing sth.”)
在学生自主研读故事的下一章节时,笔者给出如下研读任务:Present the main character and analyze her/him.Choose the most impressive plot and state the reason for your choice.这些任务的设置,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考,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理解故事内涵。
3.小组分享
根据教材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小组分工。还是以“Alice in Wonderland”为例,笔者将两部分文本内容细分为4个部分:Part A 1至3段(Alice followed the rabbit and jumped down the hole)、Part A 4至5段(Alice landed on the ground and unlocked a small door to a garden)、Part B 1至2段(Alice drank the medicine in the bottle and became smaller)、Part B 3至4段(Alice could go through the door but she couldnt reach the key)。4个部分对应班级的8个小组(每两个小组选择同一部分,便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成员组内分工,如朗读者、词汇教学者、句式教学者等。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以小组竞赛形式展开,竞赛前呈现评分量化标准并做好相关记录。
4.文本演绎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故事表演活动,内容不限于课文的内容。由三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自行改编出剧本,然后进行角色分工、排练,最后登台表演。其他小组的学生则充当评委,从故事选取、剧本编寫、台词记忆、角色演绎这4个角度给表演的小组打分。表1就是该环节的评价表。
教师在学生表演之前明确提出表演的4个环节的基本要求:(1)旁白者介绍小组表演的主要内容;(2)报幕人宣布场景顺序;(3)演绎展示要求认真投入、声音响亮;(4)要有谢幕环节。教师还应要求充当观众的学生保持安静,认真观看、聆听,争取当一名合格的裁判,给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5.知识巩固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记忆和运用词汇,帮助学生掌握复杂句型,督促学生背诵美文美句,还要组织阶段过关检测。以下是笔者编制的本部分文本阅读的过关检测题:
重点词汇翻译:(1)兔子;(2)洞;(3)手表;(4)逃脱,离开;(5)低的,矮的;(6)她自己;(7)锁上的;(8)注意,察觉;(9)通过;(10)足够的;(11)决定;(12)进入;(13)朝,向;(14)忘记;(15)够到。
重点句子翻译:(1)她抬起头并看见一只穿着白色外套的兔子正经过。(2)它从它的口袋里拿出一块手表并且看时间。(3)Alice站起来并跟着这只兔子跑过田野。(4)Alice不想让这只兔子逃脱,因此她也跳下了洞。
6.故事续写或改写
该部分可以是文本的改写,也可以是续写。教师应搭建好写作框架,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然后让学生针对如何用地道的英语完成写作进行资料查阅和小组讨论,完成创造性写作。此时教师的引导无疑能够激励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例如,在学生读完“Alice in Wonderland”后,笔者给了学生如下的续写框架指导:Will Alice eat the cake? What will happen to her after that? Where will she go next? What will she see? ...
通过以上简单续写框架的搭建,学生基本有了较清晰的写作思路,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较好地完成续写任务,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也大大得到提升。
笔者采用基于英语阅读的语感培养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在集体模仿和课后研读的锻炼过程中,变得更标准、更地道了;小组分享和故事表演满足了学生表现的欲望,带给了他们无尽的快乐;在故事改写和续写创作中,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张贴在班级宣传栏或者学校展板上,收获别人钦羡的目光,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等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小组讨论、分享、表演等环节不但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无疑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韩宝成.关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0-3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春良.中学英语读写教学实验研究:基于文学读本的阅读与写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124-128.
(责任编辑 周侯辰)